在中国,胃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三位,当前其诊疗水平尚存提升空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4》已经出版。CSCO指南快速、精准地收纳前沿循证证据,为胃癌的临床诊疗带来更加规范细致的指导。为了更快地促进新版指南应用于临床实践,2024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首场解读会已于2024年5月26日在绍兴举行。会议里面有哪些精彩内容?【肿瘤资讯】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开场及致辞
李进 教授-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
会议伊始,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李教授指出,胃癌是中国特色肿瘤。每年中国肿瘤新发病例占全球的40%以上,中国每年新增胃癌患者近70万例。国内面临沉重疾病负担。国内医生希望通过开展临床试验,为患者提供帮助。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有待提高。李教授强调,指南巡讲旨在帮助基层医生掌握指南,用好指南。最后李教授致谢指南全体专家组成员,并预祝绍兴指南会议圆满成功。
梁军 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在致辞部分讲到,医生努力治疗疾病,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是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力量。胃癌是国内发病率较高的癌种。中国各地区发展欠平衡,胃癌诊疗同样需要规范化,指南编写工作尤为重要。在国内专家的指引下,指南内容经过热烈讨论而制定。CSCO指南的不断更新意义重大。梁教授对指南专家工作组以及会议举办者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对2024 CSCO指南的公布表示了祝贺。最后,梁教授也祝愿首场指南会能够圆满成功。
沈琳 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致辞表示,2024年CSCO胃癌首场指南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胃癌临床工作者在临床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多学科领域齐心协力、合作双赢带来了胃癌医疗的飞速发展。在指南的靶向、化疗、免疫、病理、影像部分,均含有中国研究作为循证证据。这是所有医学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CSCO指南面向国际发布,扩大了中国在胃癌诊疗方面的影响力,在国际起到了引领作用。相信大家在这场会议中会有很大的收获。
会议上半场
金晶 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会议的上半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金晶教授的主持下精彩开场。
胃癌诊断部分(上半场)
饶圣祥 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盛伟琪 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胃癌诊断部分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饶圣祥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盛伟琪教授担任主持人。
唐磊 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唐磊教授在胃癌影像部分讲到各中心应建立胃癌影像学检查规范化流程。淋巴结转移诊断要考虑综合征象,可参考Node-RADS风险分级,必要时结合MDT讨论确定cN分期。CT测量胃癌原发灶面积可作为疗效评价的定量指标。推进智能影像评估软件的临床应用。通过胃癌影像结构式报告促进规范化诊断。
蔡木炎 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木炎教授在胃癌病理部分总结到,新版指南新增评估HP感染参考文献。组织学诊断新增pT分期。根据SPOTLIGHT研究,分子诊断部分Claudin18.2检测由Ⅲ级推荐变为Ⅱ级推荐。并且增加检测方案(免疫组化)和评价方法注释。目前胃癌精准分型越来越重视。标准治疗失败胃癌患者可以进行分子检测,进行更好地治疗。新版指南中FGFR2、c-MET由注释到Ⅲ级推荐。
吴齐 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齐教授在胃癌内镜方面,强调了超声内镜在胃癌分期中的作用,作为Ⅰ级推荐。增加抗血管药物围手术期管理的注释。增加对于有严重合并症的老年和手术风险高的患者,内镜切除可能是一种选择。在早期胃癌内镜切除后的随访及治疗策略中,针对根治度A及根治度B,第1年每3个月行1次内镜检查。分化型胃癌随访频率增加。
邱妙珍 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邱妙珍教授在胃癌随访与筛查部分总结到,胃癌前2年每3~6个月随访1次,然后每6~12个月随访1次至5年,5年后每年1次随访。邱教授强调,推荐患者将Hp检测作为常规随访检查手段。在营养方面,尤其是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推荐维生素B12和铁离子检查。针对一些遗传综合征,可以进行基因检测,例如遗传性弥漫型胃癌可以进行CDH1基因检测。
非转移胃癌治疗(上半场)
梁寒 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
周爱萍 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非转移胃癌治疗部分在天津市肿瘤医院梁寒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爱萍教授的主持下精彩开场。
李元方 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元方教授在可切除胃癌治疗原则及外科部分介绍到,这几年外科部分更新的主要内容包括D2手术基础上,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优化是重要的研究方向。腹腔镜手术已经获得广泛认同,机器人手术的研究证据日趋丰富。保功能消化道重建术式是临床实践的热点问题,仍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外科手术的实践与研究需要充分结合目前进展期胃癌治疗模式的转变。
曲秀娟 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秀娟教授在可切除胃癌围手术期治疗部分提及,可手术切除胃癌治疗更多地强调了个体化和优效化。在整体治疗策略方面主要对胃癌患者进行初始分期,Ⅰ期主要是以局部治疗为主。Ⅱ期是以手术+术后辅助化疗为主。Ⅲ期患者更多的是强调围术期的治疗,包括术前新辅助。在术后辅助方面,SOX方案有一定研究数据,化免方案尚未获得阳性结果。新辅助SOX方案也具有研究数据。在注释部分增加关于dMMR胃癌新辅助治疗,可采用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方案或参加临床试验。目前围手术期化靶免的应用数据仍然不成熟。
张玉晶 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玉晶教授在不可切除局部晚期胃癌治疗部分提及,不可手术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放化疗主要基于一些比较早期的前瞻性研究和专家共识。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放化疗研究尚待研究数据发表:TOPGEAR、Noe-CRAG、PREACT。围手术期免疫治疗+化(放)疗尚待进一步积累数据:pCR/MPR显著改善,生存改善未明。免疫+放化疗在不可手术非转移胃癌的疗效改进尚待进一步研究数据证实。免疫治疗时代放疗时机、靶区和剂量调整问题等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在局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强调了化疗/放化疗的局部控制、转化及减症作用。同时胃癌放疗的靶区和全流程质量控制,值得更多重视。
上半场讨论
在天津市肿瘤医院梁寒教授的主持下,上半场讨论部分精彩开场。
图(由左到右,依次为梁寒教授、白威教授、肖秀英教授、刘浩教授、邱红教授(线上)、黄华教授)
总体来说,2024 CSCO指南内容比较全面,包含影像、病理、内镜、随访、可切除胃癌、不可切除胃癌等内容。2024 CSCO指南是精准的。它指引外科向精准外科发展。指南对淋巴结清扫的程度描述得比较明确,也说明了清扫的时机。2024 CSCO指南与时俱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为医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些技术使影像学诊断更加精准,从而带来更加精准的治疗。2024 CSCO指南与基层相结合。指南内容以表格和注释的形式展示,通俗易懂,有利于基层工作者使用。指南的实用性非常强。2024 CSCO指南是规范的。它对化疗等治疗有明确的推荐。这份指南体现的是国内胃癌临床研究工作者的贡献,值得广大医疗工作者认真学习,广泛推广。相信指南能够指引临床走向更好的未来。当然,胃癌在国内属于大瘤种,今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免疫+放化疗在围术期的研究尚为Ⅰ期和Ⅱ期研究,期待在未来能得到好的结果。
下半场
转移性胃癌药物(下半场)
梁军 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转移性胃癌药物治疗部分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的主持下精彩开场。
应杰儿 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肿瘤医院应杰儿教授在转移性胃癌化疗部分提及,对于无手术根治机会或转移性胃癌,目前公认应采取以全身抗肿瘤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胃癌的时空异质性强,肿瘤微环境复杂,应鼓励我国患者积极参与临床研究。目前转移性胃癌的化疗主要针对的是HER2阴性患者。化疗的一线治疗是将奥沙利铂/顺铂+氟尿嘧啶类作为1A类,Ⅰ级推荐。将氟尿嘧啶类+紫衫类作为2A类,Ⅰ级推荐。二线治疗中是将单药化疗(紫衫类/伊立替康)作为1A类,Ⅰ级推荐。根据既往用药情况推荐双药化疗(2B类,Ⅱ级推荐)。在三线治疗中,根据既往用药情况,参照二线推荐方案合理选择单药化疗(3类,Ⅲ级推荐)。
王风华 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风华教授在转移性胃癌靶向治疗部分提及,针对HER2、VEGFR、PD-1靶点药物在晚期胃癌获批适应症,仍在探索更好的成药形式及联合策略。伴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肿瘤精准医疗的发展,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临床研究促进胃癌靶向治疗进展。经典靶点的新型靶向药物包括抗体偶联药物(ADC)、双特异性抗体、个体化肿瘤疫苗CAR-T。新靶点靶向药物包括CLDN18.2、FGFR2、其他包含c-MET、NTRK、mTOR、RET等。2024年胃癌针对转移性胃癌的靶向治疗中,靶向HER2有曲妥珠单抗一线治疗、维迪西妥单抗三线治疗、德曲妥珠单抗(T-DXd)三线治疗(ⅡA类,Ⅲ级推荐)。以往HER2阳性晚期胃癌已由HER2靶向药物+化疗演变为HER2靶向药物+化疗+免疫治疗。HER2 ADC药物及联合模式、转化治疗方案探索,提供抗HER2治疗药物全程管理下个体化的排兵布阵。靶向VEGFR有雷莫芦单抗二线治疗、呋喹替尼二线治疗(注释)、阿帕替尼三线治疗推荐。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治疗为靶免二联疗法或靶免化三联疗法在晚期胃癌中的后续探索提供了基础。靶向Clind18.2将一线治疗及新型靶向药物如双抗、ADC和CAR-T等数据放在了注释里面。Clind18.2被认为可能是继HER2之后胃癌的第二重要靶点。在高表达人群中,甚至超过了HER2。全球内技术路线几乎囊括所有主流方向,研发急步向前,鼓励患者参加临床研究。
张小田 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在转移性胃癌免疫治疗部分提及,基于KEYNOTE811研究,针对HER2阳性患者,采用PD-L1 CPS评分是否≥1判断是否靶免化治疗。针对HER2阴性患者,新增CPS≥5 CAPOX联合舒格利单抗1A类证据/Ⅰ级推荐(303研究)。新增CPS≥10 CAPOX/FP联合帕博利珠单抗1A类证据/Ⅰ级推荐(KN859研究)。针对dMMR/MSI-H患者,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调整为Ⅱ级推荐(NO LIMIT研究)。更新要点还有,AFPGC作为特殊类型胃癌,一线治疗考虑SOX+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Ⅱ期研究)。二线免疫治疗将斯鲁利单抗从注释提高到表格推荐(2A类证据)中。增加卡度尼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Ⅲ期研究的注释。增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相关的注释。
转移性胃癌综合治疗(下半场)
袁响林 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转移性胃癌综合治疗部分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袁响林教授的主持下精彩开场。
刘天舒 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天舒教授在胃癌腹膜转移综合治疗部分提及,胃癌腹膜转移发生率高,诊断滞后,预后差。胃癌腹膜转移分为CY1 P0和P1。Ⅲ期胃癌推荐腹腔镜探查排除腹膜转移。对CT怀疑腹膜转移进行进一步检查手段。一旦确定有腹膜转移,临床分期归为IV期,患者基本失去手术机会,以全身系统化疗为主。转化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获益,因缺乏大规模、高质量的RCT研究作为临床实践依据,且人群高度特异,难以进行大规模研究,结果难以复制,推荐等级较低。术中腹腔化疗、术中广泛腹腔灌洗缺乏统一标准。减瘤手术和姑息手术的获益人群仍需进一步明确。
孙凌宇 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孙凌宇教授在胃癌复发或单一远处转移治疗部分提及,针对局部复发患者,按照复发转移性胃癌处理或参加临床试验(Ⅰ级推荐)。残胃或吻合口复发患者,推荐ESD残胃全切除+淋巴结清扫±联合脏器切除(Ⅰ级)。在不伴腹膜转移的同时性单一远处转移患者中,针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肝脏单一远处转移患者、卵巢转移患者,按照复发转移性胃癌处理或参加临床研究(Ⅰ级推荐)。
王畅 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畅教授在胃癌支持治疗部分提及,我国胃癌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老年胃癌患者更容易发生中度及以上营养不良。早期支持治疗(营养+心理干预)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我国已制定多个营养治疗指南和共识。一经确诊应立即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不良评估。存在重度或中度营养不良且须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在术前应实施7-14天营养治疗。非终末期应定期评估,制定营养计划。终末期患者应给予个体化营养干预。
下半场讨论
下半场讨论部分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刘宝瑞教授的主持下精彩开场。
图(从左到右,依次为刘宝瑞教授、林榕波教授、陶锋教授、牟海波教授、刘波教授(线上)、范耀华教授、关文龙教授(线上))
各位专家纷纷表示,指南指导基层医生规范化治疗,指导医生更好地设计临床研究,是临床科研实践的指南针,也切实影响到家属对疾病诊疗的认识。指南走出国门,可以和国外相互交流。指南有更多的中国研究,是多学科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家相互学习,此次指南更新很快,发布比较及时,对国内患者的治疗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意义。除了化疗、靶向、免疫之外,指南还有针对腹膜转移、单一远处转移方面的指导,可谓十分全面。指南凝聚了专家团队的智慧和心血,承载了很多胃癌患者的希望。
会议末尾, 梁军教授总结到,首场CSCO胃癌指南解读会议举办得非常成功,受到了广泛关注,再次感谢指南编写工作组。
排版编辑:xiao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