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共探前沿,共筑未来——2024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尿路上皮癌专委会年度学术会议(主会场)圆满落幕

05月28日
来源:肿瘤资讯

导读:2024年5月25日,2024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尿路上皮癌专委会年度学术会议隆重召开,同步线上直播。本次会议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何志嵩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进行开场致辞。本次会议特设主会场、外科分会场和内科分会场三大会场,汇聚国内外顶尖的泌尿肿瘤专家,聚焦于尿路上皮癌领域最新的科研发现和临床应用,旨在为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通过分享和讨论,共同探讨尿路上皮癌的最新诊疗进展、研究动态及未来发展方向!

 开场致辞

会议伊始,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崔建教授担任主会场的主持,何志嵩教授和郭军教授进行开场致辞。何志嵩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尿路上皮癌领域的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方向,相信未来尿路上皮癌治疗的效果将会更加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更大的提高。此外,他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以及衷心的感谢,并祝今天的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图片1.png何志嵩教授

郭军教授在致辞中代表CSCO总会祝贺CSCO尿路上皮癌专委会年度学术会议顺利召开。他指出近年来,全球尿路上皮癌的相关研究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这些研究都可能彻底改变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治疗和新辅助治疗等治疗方式。本次年度学术盛会为大家提供一个绝佳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希望大家深入了解前沿领域的最新动态,拓宽学术视野,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能力。未来,希望大家在何志嵩教授的领导下,致力于新的临床研究,共同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中国和世界尿路上皮癌的发展作出贡献。

图片 2.png郭军教授

第一环节

第一环节由何志嵩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贺大林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响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齐隽教授共同担任主持,邀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姚旭东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胡海龙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浩教授进行精彩的学术分享。

图片 3.png 何志嵩教授、贺大林教授、李响教授、齐隽教授

姚旭东教授为大家分享了《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围手术期治疗选择及最新进展》的学术内容,围绕UTUC围手术期治疗选择肾全切还是保肾治疗;选择新辅助治疗还是辅助治疗;输尿管镜检查是否影响肿瘤复发;少见UTUC的诊断方式;多器官尿路上皮癌的治疗选择五大临床问题展开汇报。姚旭东教授指出低危病例保肾、高危病例新辅助治疗是UTUC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单纯输尿管镜检查不显著增加UTUC膀胱内复发;输尿管镜检查也不影响患者的总生存期(OS)。值得关注的是,林奇综合征合并UTUC需行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筛查。对于多器官尿路上皮癌复发患者需要进行精准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图片 4.png姚旭东教授

胡海龙教授就《ctDNA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围手术期治疗的指导意义及预后影响》的相关进展进行盘点,围绕MIBC的围“术”期治疗、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循环肿瘤DNA(ctDNA)、ctDNA在MIBC围术期中的应用以及总结与展望五大部分展开分享。胡海龙教授指出ctDNA检测手段较多,合理选择是个挑战。目前,ctDNA用于监测MIBC辅助治疗后微小残留病灶(MRD),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此外,ctDNA预测MIBC新辅助治疗疗效,效果有待提高,尿液肿瘤DNA(utDNA)能够有效预测新辅助治疗疗效,但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未来,ctDNA有望成为临床试验中无病生存期(DFS)、OS的替代指标。

图片 5.png胡海龙教授

曾浩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尿路上皮癌膀胱灌注治疗进展》的学术内容,详细阐述了目前尿路上皮癌领域膀胱灌注治疗的各种治疗方案以及临床应用效果,为未来的尿路上皮癌治疗提供新方向。他指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术后化疗药物即刻灌注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尤其是低中危NMIBC的重要局部治疗。目前,卡介苗(BCG)仍然是高危NMIBC患者的最佳膀胱灌注治疗药物,但在BCG短缺的情况下,如何合理调整治疗策略值得重视。此外,新型药物和新型药物载药系统将是进一步提升NMIBC膀胱灌注治疗疗效的希望和未来。


图片 6.png曾浩教授

专家讨论环节

讨论环节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卓炜教授和武汉同济医院刘征教授就第一环节三位讲者的精彩授课展开了热烈讨论,加深了大家对尿路上皮癌围手术期最新进展的认识与理解。

图片 7.png刘卓炜教授、刘征教授

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由郭军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秀问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刘子玲教授和浙江省人民医院董海鹰教授担任主持,邀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虞巍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恺惟教授进行精彩的学术分享。

图片 8.png郭军教授、王秀问教授、刘子玲教授、董海鹰教授

盛锡楠教授围绕《抗体偶联药物(ADC)在MIBC围手术期治疗领域的应用》的相关内容进行精彩的盘点,为大家介绍了MIBC围手术期治疗现状、ADC在MIBC围手术期的探索和围手术期治疗模式及未来探索。盛锡楠教授为大家分享了RC-48-C017研究。该研究是一项评价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围术期治疗计划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且存在HER2表达的MIB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单臂、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主要疗效终点是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次要疗效终点是病理缓解率、临床客观缓解率、1年无病生存期(DFS)率和OS。截至2024年4月15日,共有31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接受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病理完全缓解率达到61.3%。此外,14.9%的患者报告了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新辅助治疗期间无死亡病例,无患者因TRAE而取消手术。由此可见,RC-48-C017研究的初步疗效数据令人鼓舞。

图片 9.png盛锡楠教授

虞巍教授为大家分享了《精准诊疗ADC时代的保膀胱治疗策略及展望》,围绕保膀胱综合治疗的现状及未竟之需和维迪西妥单抗开启HER2表达有表达患者保膀胱综合治疗新篇章两部分展开汇报。虞巍教授指出保膀胱治疗已经成为NMIBC及MIBC患者重要的治疗选择,现有的治疗方案标准不一、缺乏长期生存获益数据、无精准获益人群划分,存在巨大的未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此外,HER2表达高达80%,是尿路上皮癌独立不良预后因素,提示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有望开辟高危NMIBC以及MIBC患者保膀胱精准治疗新时代。值得关注的是,维迪西妥单抗作为我国首个获批上市并进入医保的HER2-ADC药物,在治疗高危NMIBC以及MIBC患者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是HER2有表达的保膀胱患者的优选。

图片 10.png虞巍教授

杨恺惟教授针对“抗体药物耦连物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精彩授课,她谈到2023 CSCO 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中NMIBC的危险分层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NMIBC不同风险分层的预后差异显著:中/高/极高危复发率呈显著倍增。目前,各大指南对于伴风险因素的NMIBC,仅推荐以BCG为主的局部膀胱灌注,极其缺乏生物标志物及个体化治疗方案。此外,杨恺惟教授谈到HER2表达是预测NMIBC进展为肌层浸润的独立风险因素,危险分层为高危结合HER2表达阳性可以预测更具侵袭性的肿瘤。

图片 11.png杨恺惟教授

专家讨论环节

 讨论环节邀请中国药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映霞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瑾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杨波教授围绕ADC类药物在尿路上皮癌领域的应用展开积极讨论,并结合临床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独到的建议。

图片 12.png陈映霞教授、吴瑾教授、杨波教授

第三环节

 第三环节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邢金春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朋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谢晓冬教授和辽宁省肿瘤医院胡滨教授担任主持。本环节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跃平教授、张崔建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爱香教授进行精彩的学术分享。

图片 13.png邢金春教授、张朋教授、谢晓冬教授、胡滨教授

刘跃平教授就《放疗在尿路上皮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度解读,围绕可手术膀胱尿路上皮癌保膀胱以及不可手术膀胱尿路上皮癌放化疗为主综合治疗展开精彩的盘点。他强调在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中,放疗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可以选择配合系统治疗来控制寡肿瘤、姑息减症。值得关注的是,无法手术的盆腔局限的侵袭性膀胱癌通过放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也能取得满意疗效,且保存膀胱功能。此外,通过新辅助化疗来筛选治疗敏感的膀胱癌接受综合治疗保膀胱是值得探索的。

图片 14.png 刘跃平教授

张崔建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尿路上皮癌免疫治疗新突破》的学术内容,围绕纳武利尤单抗开启肿瘤免疫治疗新纪元和纳武利尤单抗实现尿路上皮癌辅助治疗突破两方面展开汇报。他指出免疫治疗通过重启免疫应答机制针对性杀伤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是抗肿瘤药物发展史上继化疗、靶向之后的第三大里程碑。披荆斩棘20余载,纳武利尤单抗方才开拓免疫治疗。迄今为止,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MIBC标准治疗,保膀胱治疗是有效补充,但仍难达到同等获益水平。然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术后复发风险仍高,一旦复发,预后极差。

图片 15.png张崔建教授

王爱香教授就《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病理分类及对治疗的指导》展开汇报。她指出膀胱肿瘤组织学分级存在以下问题:①不同分级方法虽然有分级标准和纳入参数,但是在病理学医生之间的可重复性差;②膀胱活检和经尿道切除术容易产生烧灼,使组织变形,不易识别;③组织切片不同切向会造成组织出现伪影。此外,她谈到肿瘤病理的分级和分期是尿路上皮癌预后和治疗的重要病理学参数。值得关注的是,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一种肿瘤中可能存在多种组织学亚型和异向分化。

图片 16.png王爱香教授

专家讨论环节

随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寿建忠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秦尚彬教授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范晋海教授共同参与本环节的专题讨论,他们分享了自己在临床时间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创新的建议和思路。

图片 17.png寿建忠教授、秦尚彬教授、范晋海教授

学术专题

学术专题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崔传亮教授担任主持下,张崔建教授为大家分享学术专题。

图片 18.png崔传亮教授

张崔建教授为大家汇报了《更少复发,更优生存—BCG是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术后首选灌注治疗方案》的学术内容,他指出与灌注化疗相比,中危NMIBC患者术后BCG维持灌注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肿瘤的复发风险,并且治疗疗效获益更大。在未接受过灌注化疗的中危NMIBC患者中,BCG维持灌注治疗的疗效优于灌注化疗。此外,权威指南建议中危NMIBC术后BCG全剂量维持灌注治疗1年。同时,BCG维持灌注治疗不良反应可控且主要集中于诱导期。

图片 19.png张崔建教授

会议总结

大会最后,由何志嵩教授进行大会总结。何志嵩教授对上午主会场中各位讲者的精彩演讲表示了感谢,并对下午分会场的顺利召开表示了期待。同时,何志嵩教授请各位专家教授针对尿路上皮癌会议是否还需要分为主会场、外科分会场和内科分会场三个会场提出宝贵意见。此外,他谈到九月的最后一个周末CSCO将会举办尿路上皮癌的年会,期待届时与大家再次相逢。

图片 20.png何志嵩教授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VCIK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