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浙江大学大肠癌学术论坛“外科分会场”报告特辑

05月1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浙大二院大肠外科

2024年5月11日下午,2024浙江大学大肠癌学术论坛的外科分会场在杭州黄龙饭店隆重召开。本次盛会汇聚了国内知名结直肠外科专家,围绕前沿治疗技术、聚焦临床研究,对目前结直肠诊疗的相关热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索结直肠癌外科诊疗的未来。

图1.jpeg

【外科分会场现场】

外科分会场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首钢医院顾晋教授和浙江大学肿瘤学学位点负责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二院)副院长丁克峰教授的致辞中拉开序幕。三位教授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学术传承和临床研究对推动结直肠外科事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蔡三军教授作开场致辞】

【顾晋教授作开场致辞】

【丁克峰教授作开场致辞】

在"前沿之声"单元,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的许剑民教授报告了“一项对比机器人与腹腔镜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EAL trial)”。研究结果初步提示了机器人手术可有效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术后排尿功能。许剑民教授团队主持的临床研究项目为结直肠癌外科治疗提供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图5.jpeg

【许剑民教授作临床研究报告】

随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任教授分享了单孔机器人手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现状。近年来,他所在的团队专注攻克单孔机器人手术的技术难点,力争拓宽单孔机器人手术适应证。

图6.jpeg

【赵任教授分享单孔机器人手术的应用与展望】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吴小剑教授总结了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选择性去放疗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新辅助化疗和免疫治疗替代新辅助放疗的探索历程。

图7.jpeg

【吴小剑教授作研究报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自强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局部晚期和复发直肠癌三平面扩大手术及修复重建方面的丰富经验,提出手术方案需因人、因病制宜,强调精准评估和综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意义。

图8.jpeg

【王自强教授分享三平面扩大手术的经验】

接下来进行的"焦点研究"专场,聚焦备受关注的器官保留手术及淋巴结清扫等前沿话题。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潘志忠教授全面阐述了低位直肠癌器官保留治疗的策略与挑战,包括早期肿瘤局部切除、新辅助治疗降期后局部切除、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CR)患者的观察等待策略及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应对方法等。

图9.jpeg

【潘志忠教授探讨低位直肠癌器官保留的策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姚宏伟教授报告了中国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现状调研的研究进展,该项目为规范化手术流程、相关临床指南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图10.jpeg

【姚宏伟教授介绍中国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现状】

中国医学科学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刘骞教授就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研究新进展进行分享,并解读了最新的国内专家共识要点。

图11.jpeg

【刘骞教授分享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专家共识解读】

“创新外科圆桌会”一直是外科分会场的保留环节,来自国内外的结直肠外科专家学者在会台上思想碰撞、观点交锋。第一个议题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冯波教授作引导发言,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腔内吻合的利弊。冯教授分享了其牵头的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腔内吻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李太原教授、庄競教授、苏国强教授、汤坚强教授和周雷教授五位专家就吻合方式选择、适应证把握、并发症防控等展开了热烈讨论,观点碰撞激烈。

图12.png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腔内吻合技术讨论】

第二个议题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心翔教授作引导发言,该议题聚焦低位直肠癌器官保护的新思路。李教授指出提高新辅助治疗疗效、创新放化疗与免疫治疗联合方案、优化cCR患者的评估与管理流程是当前亟需攻克的难题。陈刚教授、毛盛勋教授和揭志刚教授等讨论嘉宾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为推动器官保护理念落地实践建言献策。

图13.png

【低位直肠癌器官保护新见解讨论】

最后,丁克峰教授在大会总结中指出,外科治疗的未来发展将是以“通过精准评估来缩小手术切除范围”为主要趋势。这需要优秀的青年外科医生突破传统思维局限,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只有与时俱进地优化诊疗理念和技术手段,联合多学科协同作战,才能不断开拓微创治疗的新疆域,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图14.jpeg

【丁克峰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

2024浙江大学大肠癌学术论坛的外科分会场至此圆满落下帷幕。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浙大二院大肠外科也将肩负时代使命,与业内同仁们携手同行、砥砺奋进,共同推动我国结直肠外科事业迈上新台阶!

1715499279102.jpg

扫码观看会议直播


作者:凌添翼 余成轩
审阅:潘婷婷 朱阿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