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超凡联盟】义维丽教授:梳理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新进展,展望未来发展之路

05月3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肿瘤治疗领域,免疫治疗正以其出色的疗效引领着治疗模式的革新。特别是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中,免疫治疗策略的引入已经显著地提高了疗效,并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有效治疗选择,点燃了更长生存期的希望之光。【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柳州市工人医院肿瘤科义维丽教授,盘点免疫治疗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新进展和突破性成果。同时,义教授还分享了她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前瞻性见解。

本期特邀专家—义维丽 教授

义维丽
副主任医师、教授

柳州市工人医院 肿瘤科
主要从事胸部、泌尿系、软组织肿瘤相关诊治
广西抗癌协会第四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西医师协会第一届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广西肿瘤放射治疗专科联盟第一届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西肿瘤放射治疗专科联盟委员
广西肿瘤放射治疗专科联盟第一届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突破性进展!免疫治疗显著改善晚期食管癌的生存预后

义维丽教授:食管癌(EC)是全球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我国人群死亡数第5位的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大多数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预后相对更差。目前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和重要突破。多项随机对照研究(RCT)证实,免疫单药或免疫联合化疗能够显著延长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同时提高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

例如,KEYNOTE-590、CheckMate-648等研究证实了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在晚期食管癌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除了国外研发的PD-1抑制剂,近年来,国产PD-1抑制剂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晚期食管癌一线治疗中展现出优异的疗效和安全性。例如,全球多中心III期RATIONALE-306研究评估了国产原研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在晚期食管鳞癌(ESCC)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组的OS(mOS高达17.2个月,相较于化疗组增加了6.6个月,降低了34%的死亡风险)、PFS(将mPFS从5.6个月提高到7.3个月,降低了38%的疾病进展风险)均显著延长,ORR提升了21.2%,持续缓解时间(DoR)更长,且安全性可控。这为晚期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有效治疗选择。

在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方面,多款免疫单药(如替雷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目前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在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RATIONALE-302研究中,替雷利珠单抗二线治疗相较于化疗,OS更优、ORR更高和DoR更长,两组的mOS分别为8.6个月和6.3个月,ORR分别为20.3%和9.8%,mDoR分别为7.1个月和4.0个月。基于该研究的出色表现,替雷利珠单抗已在国内获批并被《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I级推荐(1A类证据)用于食管癌的二线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替雷利珠单抗已被纳入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这使其用药可及性更强。

除了免疫单药、免疫联合化疗,目前有多项研究正在探索不同的免疫联合治疗策略(如靶免联合、双免联合、双抗+化疗),旨在进一步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

多种生物标志物助力食管癌免疫治疗应答预测

义维丽教授:在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领域,已经发现了一些具有潜力的预测因子和生物标志物,这些指标有助于我们预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以及评估其预后。第一,PD-L1表达水平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预测因子之一,PD-L1高表达的患者通常对PD-1/PD-L1抑制剂的应答率更高。第二,高肿瘤突变负荷 (TMB)患者可能对免疫治疗更敏感,因为肿瘤细胞突变越多,产生的新抗原也越多,更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第三,MSI-H/dMMR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率也较高。第四,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s)的存在与免疫治疗的疗效相关,TILs越高,患者的预后可能越好。除了以上因素,还有其他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正在研究中,例如基因表达谱、肠道菌群等,有望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未来展望:多个问题悬而未决,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义维丽教授:尽管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第一,需要进一步探索和优化免疫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方案,以提高疗效和安全性。第二,耐药机制问题,一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无效或产生耐药,其机制尚需深入研究,以寻找克服耐药的方法。第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问题,免疫治疗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事件,需要更有效的方法进行监测和管理。第四,生物标志物的优化问题,现有的生物标志物预测准确性仍有待提高,需要寻找更可靠的预测指标。

针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建议关注以下方面:第一,深入研究耐药机制,开发新的治疗策略。第二,寻找更精准的生物标志物,实现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第三,优化免疫联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毒副作用。第四,探索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和药物。第五,加强基础研究,深入理解肿瘤免疫微环境。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有望进一步提高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获益。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IRIS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0月29日
魏植强
三明市第一医院沙县医院 | 肿瘤内科
要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06月01日
刘海燕
丹东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高肿瘤突变负荷 (TMB)患者可能对免疫治疗更敏感
05月31日
石常庆
沛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食管癌(EC)是全球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我国人群死亡数第5位的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