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何金杰医生为您揭秘《消化道肿瘤微创手术的十八般兵器》

2023年05月22日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已落下帷幕,但全民肿瘤防治工作仍要继续。 闻“癌”色变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正确了和有意识地筛查癌症成为当下时代的热点。而肠癌作为一种可通过早期筛查发现、治愈率高的癌症,全民更应该做好肿瘤防治的第一步。


何金杰博士受邀参加第29届全国肿瘤宣传周特别直播节目,为广大群众科普关于肠癌的相关知识。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消化道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何金杰医生说:人体有八大器官系统组成,消化系统是其中之一。从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整个消化道呈管腔形。食物从整个消化道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消化道机械性的消化,需要胆汁、胰液、肠液的化学性消化,人体通过小肠对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最后再将残渣排出体外。

消化道肿瘤又有哪些?目前,消化道肿瘤是全球高发的肿瘤之一,有食管癌、胃癌、十二指肠癌、肠癌等。而肠癌在所有消化道肿瘤中占比非常大,还是需要着重关注的。


根据近年来的肠癌数量,肠癌发病是否有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们国家的肠癌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从发病年龄来看,早发性的肠癌患者(小于50岁)占比也在逐渐上升。而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肠癌的发生,比如红肉摄入高、油炸食品摄入高、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吸烟、大量饮酒、久坐、维生素D的缺乏等。这一部分是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来预防肠癌的。

红肉和油炸食品为何能够增加肠癌风险?从目前大量的研究看来,红肉中含有一种成分叫做血红素体。这种成分在人体消化道中会产生一种致癌物质,会增加肠道黏膜癌变的风险。油炸食品含有亚硝基胺,肉类在油的高温作用下会产生杂环胺、多环芳胺,这些都是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认可的致癌物质,故而长期摄入也会增加肠道黏膜癌变的风险。


长期坐在电脑前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会想了解“久坐”与“肠癌”到底又有什么关联?这个因素很多人都会忽略,都会认为“久坐”与“痔疮”的关系密不可分。但在临床工作中,不难发现“久坐”伴随着的是低水平的活动,同时会减少人体肠道的蠕动和骨骼肌的运动。食物在消化道中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人体通过排泄会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但久坐的人群因为肠道蠕动减慢,就会增加肠粘膜与有毒物质的接触,也会增加肠癌的发病风险。还是建议大家平时在工作生活中还是要起来活动活动,促进肠道的排空。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锻炼身体,预防肿瘤。


那么维生素D的水平下降与肠癌的发病有什么联系?目前有研究表明,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的下降会增加肠癌的发病风险。如何改善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维生素D的三大来源分别是饮食、晒太阳和额外的补充。在饮食中,海鲜类的食物和豆类食品富含维生素D的,比如三文鱼、金枪鱼、豆奶等。如果平时饮食结构均衡,摄入全面的话,一般是不会缺乏维生素D的。

肠镜检查是发现肠癌主要检查方式,那么肠镜在发现肠癌的过程中能起到怎么的作用?早期肠癌、癌前病变、息肉等都是可以在肠镜下有效地治疗。肠镜最大的优点就是创伤小、恢复快,而且目前的无痛肠镜很方便,患者可以选择在麻醉下进行肠镜检查。很多人在做肠镜时都会发现息肉,那么息肉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该如何科学的面对?何金杰医生解释道:肠息肉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在消化道上发现的凸起一般都可以叫做息肉。结直肠中的息肉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为:隐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是一个比较明确的癌前病变,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它就会发展成癌。肠息肉发展成癌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我们要利用这个时间做好预防。


在节目中有很多观众在节目中留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何金杰医生对这些问题做出的专业解释。


溃疡性结肠炎会导致癌症吗?溃疡性结肠炎要注意哪些问题?目前比较明确的癌前病变包括两类,一类就是肿瘤性息肉,另一类是炎症性肠病,包括小肠的克罗恩病、大肠的溃疡性结肠炎。肠粘膜在不断地发生炎症与修复黏膜表面的过程中会产生基因突变,导致肠粘膜表面产生异型增生,在时间的作用下发展成肿瘤。所以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是需要定期做肠镜随访检查,这样能尽早发现病变,做到早期干预。


如果患上早期肠癌,身体有什么“报警信号”?早期肠癌可能症状不太明显。除了借助肠镜的手段,我们可以结合粪便的形状、颜色、次数等来判断。还可以借助基因检测的手段来发现是否患肠癌。还是希望大家做好早期筛查这一步,如果一旦有临床表现,比如便血、黑便、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等,就可能是比较晚了。


胆囊切除术后是否会增加肠癌的发生比例?从目前的流行病学来说,胆囊切除后是会增加肠癌发病的风险的。胆囊最主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储存胆汁,并且根据进食习惯有节律地排放胆汁进入消化道。胆汁在通过肠道代谢后,会在小肠的最末端处被重吸收。如果胆囊切除,破坏这种身体运行的平衡后,一些次级胆汁酸会被排到结肠中。而次级胆汁酸也是一类比较明确的可以刺激肠粘膜物质,会增加肠癌发病风险。


肠镜筛查的频率怎么定?像一般人群,没有家族遗传背景的,通常建议在45岁以上就要开始肠镜的筛查,如果检查没有问题,则3-5年一次则可。如果有发现肠息肉或进展期腺瘤的还是建议一年后再做一次肠镜复查。如果有家族遗传背景的,建议比一般人群提前5-10年进行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肠癌的治愈率是很高的,一定要做好早期筛查这一步!







何金杰

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

浙大二院大肠外科 主治医师

美国 Huston Methodist Hospital 访问学者

浙江省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委员

发表SCI论文10余篇

其中第一作者或共一6篇

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


编辑|潘婷婷

审核|何金杰


浙二大肠癌

诊治中心

扫一扫,了解更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