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于静教授:肝癌有哪些常用的检查方法?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肝癌?

04月2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肝癌,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攀升,尤其在我国更是呈现高发态势。鉴于此,深入理解肝癌的早期筛查与预防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肝癌不仅威胁着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而且其背后往往关联着慢性乙型肝炎等易被忽视的病因。本期有请到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于静教授为我们详细探讨肝癌检查的常用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切实有效地预防肝癌的发生。

本期特邀专家—于静 教授

于静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硕土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分会老年学组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消化心身联盟河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肝癌有哪些常用的检查方法?

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肝癌这一高发疾病,全球肝癌病例中约50%发生在中国,并且我国高达90%的肝癌是由乙型肝炎导致,因此对疾病的预防工作尤为关键。自2022年起,相关指南强调了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采取积极的筛查和治疗策略,力求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实现防病于未然。

由于肝脏疾病的发病具有较强的隐匿性,大多数肝癌病例往往在常规体检中被发现。部分患者可能在体检时发现甲胎蛋白水平异常升高,或是进行其他检查时偶然发现肝脏微小病灶,这些情况若能得到及时诊治,仍有较高的治愈机会。

针对肝癌的筛查项目主要包括血液检测,如甲胎蛋白、CA199、癌胚抗原等特定指标,以及一些反映肝功能状况的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和血常规等。

在影像学检查方面,CT是常用的检查之一,通常采用增强扫描(平扫+增强)的方式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最为敏感的检查手段则是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这对于肝癌的确诊具有显著优势。此外,PET-CT在肝癌诊断上也有其应用价值。超声造影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鉴别肝脏小结节性质(如判断结节为转移性还是原发性)时常用。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预防肝癌的发生,首要任务是明确其潜在的致病因素并针对性地进行排查与防治。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肝癌?

上面我们讨论了如何检测肝癌,实际上,预防远比治疗更为关键,正如古语所说“大医治未病”,我们应该在疾病未发生时便采取措施进行预防。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从哪些方面调整我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防止肝癌的发生。
要知道,肝脏是我们身体中最大的“化工厂”,同时也是最大的腺体,其功能多样且至关重要,包括参与代谢、分泌、物质转运、排毒以及分泌消化酶(如胆汁酸)等。例如,当我们摄入肉类时,若无肝脏分泌的胆汁帮助乳化大块脂肪,就可能导致腹泻,这就凸显了肝脏的重要作用。

对于如何真正地保护肝脏,有些人认为服用大量保肝药物就能达到目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人的寿命长短,约20%由基因决定,而60%则与生活习惯、环境及饮食息息相关,剩余的20%至30%才受医疗条件影响。

因此,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和心态至关重要。首先,从饮食入手,应多摄取新鲜蔬菜、水果以及优质蛋白质,比如鸡蛋中的蛋白质就是很好的选择。其中,“白色高档蛋白质”即指乳清蛋白,它主要来源于鸡蛋。蛋黄同样不可忽视,因为它富含磷脂,是修复肝脏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此外,推荐食用如鸡蛋、牛奶以及鸡肉、鱼肉等清淡食物。

再者,限制酒精摄入非常重要。关于饮酒问题,建议男性每日不超过30克纯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高度白酒即便只有不到一两,其酒精含量也可能超标,而换成啤酒或红酒,适量饮用可能有益健康,但过量饮酒无疑会给肝脏带来沉重负荷,使其不得不分解、代谢并排出酒精产生的“垃圾”。

此外,要避免摄入黄曲霉素,尤其是那些已发霉的食物,因为黄曲霉素已被证实对人体有害。同时,诸如用猪淋巴结制成的肉馅等不安全食品,存在极大的健康隐患,应尽量少吃。我们医院最近就有一个案例,一名孕妇因食用麻辣烫导致重症胰腺炎,这再次警示我们,饮食的选择对健康至关重要。

总结

肝癌的防治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既需要借助科学、精准的医学检查手段,如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等,以便尽早发现并及时干预;同时,更离不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努力——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度控制酒精摄入,严格规避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以及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这些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我们有望大幅度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守护好我们体内这座无比重要的“化工厂”——肝脏。让我们共同关注肝癌防治,携手守护生命健康,让每个人都能远离肝癌的威胁,共享美好生活。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为自己的健康把关。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Rex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