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金时教授:靶向治疗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同样是肺癌,为什么免疫治疗的疗效却天差地别?

04月2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肺癌,作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发展与创新。其中,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因其精准高效的特点备受瞩目。然而,并非所有肺癌患者都适合进行靶向治疗,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肺癌患者可以接受靶向治疗呢?同时,靶向治疗的优势和劣势又是什么?为何即使确诊了肺癌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而同样是肺癌,为什么免疫治疗的效果在不同患者之间却有着天壤之别?本期有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肿瘤内科金时教授,为我们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本期特邀嘉宾——金 时 教授

金时
肿瘤内科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博后合作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肿瘤内科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博后合作导师
天津医科大学肺癌研究所博士后
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访问学者
深圳市高层次医学人才、深圳市龙岗区深龙英才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胸部肿瘤专委会委员、青委会秘书长
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青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专委会青年委员
国家临床研究中心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南区常委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委会副主委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肺癌专委会常委
广东省临医会免疫治疗专委会常委
深圳市医学会免疫治疗专委会常委
深圳市医学会胸部肿瘤MDT专委会常委
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两项
在Annals of Oncology等期刊发表第一作者SCI文章10余篇,共同作者SCI文章30余篇
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五项

什么样的肺癌患者可以做靶向治疗?

对于肺癌患者而言,能够接受靶向治疗的首要条件是存在明确的治疗靶点。换言之,只有在基因检测中找到与现有药物相匹配的靶标,患者才能进行靶向治疗。

要确定是否找到靶点,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对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测序,关注那些已有针对性药物推荐的关键基因;其次,详细分析这些基因是否存在特定类型的突变,比如融合突变、缺失突变或点突变。每种已知能形成有效药物靶点的基因,其对应的突变类型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

例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经典的EGFR突变包括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以及L858R的点突变,此外还有G719X、L861Q、S768I等其他点突变,以及包括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而对于ALK和RET基因,它们在发生融合突变时可响应特定靶向药物。MET基因的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则是其有效的治疗靶点。BRAF基因中,V600位点的突变则有相应的靶向药物可用。至于KRAS基因,当前针对G12C位点的突变已经有获批的靶向药物。

如果觉得这些信息过于专业,感到难以理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咨询主管医师。他们将基于详细的基因检测结果,为您提供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靶向治疗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首先,靶向治疗的最大优势在于其高度针对性,能够精准作用于病变部位,因此往往能迅速见效,部分患者甚至在短短3天至1周内就能明显感受到症状的缓解。

其次,靶向药物多以口服剂型为主,这大大提升了用药便捷性。患者无需住院或接受注射治疗,在家中即可轻松完成疗程,极大地改善了生活质量。

再者,当前可供选择的靶向药物种类日渐丰富,并且随着医保政策的支持,更多患者得以在第一时间享受到靶向治疗带来的益处。相较于化疗,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显著减少,因其精确性而使得副作用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靶向治疗也存在不足之处。首要问题是耐药性,所有靶向药物都可能面临这一挑战。此外,新上市的靶向药物由于研发成本高昂,初期价格相对较高,可能会让部分患者感到经济压力较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医保政策的调整,这些药物逐渐进入医保适应症范围后,将惠及更多的患者群体。

尽管靶向药物的副作用总体较低,但也有一些特定不良反应,例如皮疹、腹泻,以及可能影响肝肾功能等。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通过积极对症处理,这些不良反应都能得到很好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并不能算作靶向治疗的重大劣势。

综上所述,靶向治疗既有显著的优势也有需要注意的问题,患者朋友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

为什么确诊了肺癌还要做基因检测?

首先,我们要了解肺癌的确诊过程。通常情况下,通过CT检查发现肺部占位病变后,最终的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活检结果,这能帮助我们确认其为肺癌,并进一步确定癌细胞的具体分型,如腺癌、鳞癌、大细胞癌或小细胞癌等。然而,仅依据组织病理学分析,并不足以揭示患者是否具备靶向药物治疗的适用性,因为肺癌是实体瘤中靶向药物治疗最为丰富的类别之一。因此,即使已经确诊为肺癌,患者仍需进行基因检测,以判断是否存在适合的靶向药物治疗机会。

接下来谈谈肺癌的免疫治疗方法。肺癌在实体瘤中对免疫治疗反应较为显著。大家普遍关注的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一疗法。也许您对这类药物名称并不熟悉,但只要提到PD-1、PD-L1以及CTLA-4等名词,您就会有所了解。这些药物已上市并获得批准,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当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范围远不止上述提及的靶点,还包括LAG-3、TIM-3等其他靶点。在研发阶段,部分患者甚至有机会通过临床试验接触到这些新型药物。

除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外,肺癌的免疫治疗还包括细胞治疗领域。比如大家可能听说过的CAR-T和TCR-T疗法,在肺癌治疗方面也正积极开展大量的研发工作。此外,还有细胞疫苗的研发,例如结合AI+RNA技术的新型疫苗等,也在肺癌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探索与实践。

总之,肺癌的免疫治疗手段并非仅仅局限于PD-1和PDL-1这两种狭义的代名词,实际上涵盖了多种类型的丰富治疗方式。

同样是肺癌,为什么免疫治疗的疗效却天差地别?

很多患者会有疑问:为什么别人在使用免疫治疗后能获得显著疗效,而自己却没有类似的神奇效果。今天就为大家深入剖析这个问题。

首先,要明白的是,肺癌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包含多种病理类型,如肺腺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以及神经内分泌肿瘤、肉瘤样癌等多种亚型。每种病理类型的肺癌对免疫治疗的反应是不尽相同的,即不同类型的肺癌可能对免疫疗法有不同的敏感度。

其次,在基因层面上,每个患者的遗传背景各异,这意味着他们的肿瘤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突变状态。这些基因突变不仅影响着肺癌的发生发展,同样会对免疫治疗的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再者,每位患者的肿瘤微环境也各有特点。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所处的器官及其周围相邻的正常组织和细胞群。例如,通过检测PD-L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发现,有的患者其肿瘤细胞高表达PD-L1,而有的则几乎不表达。这种微环境中的差异性特征也是导致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时疗效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不可忽视的是,每个患者的情绪心理状态也会对治疗结果产生微妙且重要的影响。个体的心理应对能力、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等因素都可能间接或直接影响免疫治疗的整体疗效,从而造成千差万别的治疗结果。

总结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无论是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都在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我们鼓励患者积极与医生沟通,充分了解自身的疾病特点,并在专业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策略,共同抗击这一顽固的疾病。与此同时,科研人员也在持续探索更有效的肺癌治疗方法,以期在未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Rex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