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CR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尽管随着治疗手段的改进、新药物的使用以及分子分型的普及使得CRC患者的整体预后得到改善,但仍存在许多挑战。曲氟尿苷替匹嘧啶(TAS-102)是一种已经获批用于mCRC治疗的新型口服化疗药物,在晚期mCRC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肿瘤资讯】特邀河文峰教授、张新教授、周岚教授、彭小丹教授、方丽兰教授与李星教授,分享2例从TAS-102的治疗中获益的晚期CRC病例,供读者交流讨论。
病例一:
PFS近1年,TAS-102显著延长晚期CRC患者生存期
病例汇报:河文峰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
病例点评:
张新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周岚教授 汕头市中心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
师承广东省名中医吴万垠教授
世界中联中医外治操作安全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
广东省针灸学会易医脐针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传统医学会老年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秘书等
从事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互补,善于易医结合,针药并施,防治肿瘤
病例介绍
1. 患者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女,51岁。
主诉:肠癌综合治疗4年。
病史:2017-08-03行经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术后病理:(右半肠)中分化腺癌(病理学分期∶pT4,pN1b,pMx);免疫组化:MSH2(+),MSH6(+),MLH1(+),PMS2(+),P53(70%阳性),Ki67(80%阳性),HER2(阴性,积分1+),CDX2(+),Syn(-),CgA(-)。2017-09至2018-03共行8程CAPIRI方案术后辅助化疗。
既往史:胃息肉、结节性甲状腺肿(右)、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临床诊断:
右半结肠腺癌(rT4aN1cM1b,IVb期);
全身性广泛继发恶性肿瘤(肺、直肠、卵巢)。
2. 治疗经过
一线治疗:
2018-06-12腹部CT:左侧附件区巨大肿块,2018-08-02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子宫全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术后病理:(左附件)卵巢可见腺癌,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肠癌卵巢转移。2018-09至2019-06共行8程XELOX方案。
二线治疗:
2020-08复查CT提示双肺上叶右肺中叶,右肺下叶多发结节;肠镜显示直肠肿胀隆起,病理:距肛门10cm送检肠黏膜内可见少许异形细胞团,符合腺癌。进一步基因检测:KRAS(+)、BRAF(-)、HER2(-),PIK3CA(-)。2020-09-18、10-08行2程FOLFIRI+贝伐珠单抗方案化疗。
2020-11复查CT提示肿瘤进展,2020-11-13治疗方案调整为瑞戈非尼+特瑞普利单抗。2020-11-26因III度全身皮疹,减量后仍不能耐受而停药。2020-12-05、2020-12-27改行2程特瑞普利单抗单药治疗。
2020-12-28开始联合呋喹替尼治疗。2021-01-18患者出现阴道流粪水,检查后考虑直肠阴道瘘,2021-02-22经腹腔镜行盆腔粘连松解术+小肠吻术+横结肠双腔(桥式)造口术。
三线治疗:
2021-03-24再挑战呋喹替尼+特瑞普利单抗抗肿瘤。
2021-04-08患者再次因阴道流粪水1周于外科行小肠小肠吻合术+肠粘连松解术+剖腹探查术。
2021-5查肿瘤标志物升高,复查CT考虑疾病进展。
四线治疗:
2021-05至2022-04期间,予以TAS-102+特瑞普利单抗2周期后,采用TAS-102单药。PFS 11个月。
2021-07-29复查:双肺上叶、右肺中叶、右肺下叶(2.3x1.3cm→2.1x1.0cm)多发结节,考虑转移瘤,较前略缩小。术区软组织肿块,考虑肿瘤复发,范围较前缩小(5.8x5.0cm→5.3x4.4cm)。
五线治疗:
2022-04至2022-06期间,予以TAS-102+贝伐珠单抗治疗2周期。
六线治疗:
2022-06-14评价疗效再次PD。TAS-102化疗+PD-L1联合治疗2周期。患者疾病进展迅速,后因相关并发症死亡。
3. 病例小结
该患者为51岁中老年女性,诊断为右半结肠腺癌(rT4aN1cM1b,IVb期)。患者依次经过外科手术、辅助化疗、六线系统抗肿瘤治疗后,因疾病快速进展死亡,总生存(OS)约为5年。在后线应用TAS-102期间,患者耐受性可,生存获益显著。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腹盆部肿瘤科、教授
毕业于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进修学习两年
从事肿瘤放化疗治疗二十余年,擅长直肠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膀胱癌、胃癌等腹盆部恶性肿瘤的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
汕头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教会肿瘤分会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新教授:本患者治疗思路规范,从手术、病理、基因监测到多线的系统药物治疗都与指南相符合。从放疗科医生的角度来看,在患者局部盆腔转移时,可在综合评估后,考虑联合放疗的可能,从而达到与系统治疗药物协同增效的目的。
周岚教授:患者OS达到5年,每一线的治疗都非常规范。从生存获益方面来讲,患者在一线、二线、三线治疗时,PFS相对较短,不尽如人意。从四线治疗应用TAS-102开始,取得了约1年PFS,结果令人惊喜。患者在应用TAS-102期间,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可。后续在临床实践中,仍然要关注TAS-102单药或联合方案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争取为患者带来更优的生活质量。
病例二:
四线PFS反超前线,TAS-102助力晚期CRC患者长生存
病例汇报:彭小丹教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病例点评:
方丽兰教授 江门市中心医院
李星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医学硕士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肝胆胰腺肿瘤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院协会肿瘤防治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抗癌协会胃癌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胃肠肿瘤分会康复与安宁专委会委员
病例介绍
1. 患者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女,64岁。
主诉:确诊直肠癌2年余。
病史:2021年6月肠镜提示距离肛门3cm,见环形肿物。活检提示腺癌。2021-06-05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术后病理提示低分化腺癌。pT4N2M0,术后行XELOX化疗8程,2022-07-25检查胸部CT正常,腹部CT示造瘘口周围,大网膜、肠系膜、腹膜种植转移,大量腹水。肝包膜下低密度灶,考虑转移。
体检:ECOG PS 1分,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双下肺肺呼吸音减弱,双肺未及明显干湿啰音,腹部明显膨隆,轻压痛,无反跳痛。
既往史:无特殊。
个人史:无嗜烟酒。
初步诊断:
1. 直肠中分化腺癌IV期(右肺中上叶转移,双侧胸膜转移,腹膜及盆腔多发转移);
2)双侧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
2. 治疗经过:
一线治疗:
2022-8开始行FOLFIRINOX方案化疗1程,出现IV度骨髓抑制。2022-9-14,2022-10-02,2022-10-30改行FOLFOX+西妥昔单抗治疗3程,复查PD,PFS 3个月。
二线治疗:
2022-11-14,2022-12-03,2022-12-19,2023-01-05月行贝伐珠单抗+ FOLFIRI化疗4程。2023-02复查CT,双侧胸膜多发转移,并胸腔积液,造瘘口周围,大网膜、肠系膜、腹膜种植转移,大量腹水。肝包膜下低密度灶,考虑转移,较前进展。疗效评价PD,PFS 3个月。
三线治疗:
2023-02-13行特瑞普利单抗+呋喹替尼治疗2程。2023-04复查CT胸腹腔病灶进展。疗效评价PD,PFS 约3个月。
四线治疗:
TAS-102+贝伐珠单抗。2024-01胸+上腹部CT:右肺中上叶多发实性结节,双侧胸膜弥漫性结节样增厚,考虑转移,部分较前增大,双肺少量胸腔积液,部分包裹,较前增大。直肠癌术后,造瘘口周围、大网膜、肠系膜及盆腔多发转移,较前进展。疗效评价PD,PFS 9个月。
3. 病例小结:
该患者为老年女性,诊断为直肠中分化腺癌IV期。患者在直肠癌根治术后,依次接受标准的一线、二线、三线系统抗肿瘤治疗,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每一线的PFS仅有3个月。四线治疗采用TAS-102联合贝伐珠单抗的联合方案,PFS一举达到9个月。目前即将进入五线治疗。
江门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结直肠癌分会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免疫治疗分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头颈肿瘤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门市抗癌协会第一届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乳腺肿瘤分会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转移性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免疫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广东省科技厅人才专家库专家
广东省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肿瘤诊疗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会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肿瘤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肝胆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医防融合专业委员会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专刊客座主编,Oncology Reports杂志编委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 项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大人才工程支持
有全面的肿瘤内科专业基础知识,熟悉肿瘤化疗、靶向治疗前沿进展,常规参与肝癌、头颈部肿瘤等多学科会诊讨论
研究方向:肿瘤中免疫抑制细胞分化发育。在Nature Medicine、Kidney International、Lancet Oncology、Hepatology、Cancerletters等著名杂志以(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8篇。H-index 23(全国前1%)
方丽兰教授:该患者的诊疗过程规范,经过多线治疗后,可再次进行病灶活检,明确当前患者的的病理状态,有的放矢地用药。四线TAS-102的治疗取得了9个的PFS,对于晚期CRC患者而言是个较为不错的成绩。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四线治疗后进展的患者而言,后线的药物选择相对有限,临床医生可紧跟前沿进展及指南更新,探索更多的治疗选择。
李星教授:TAS-102作为新型化疗药物,为晚期CRC患者的后线治疗带来了一定的突破。该患者一线、二线、三线的标准抗肿瘤治疗,均只取得了3个月的PFS,而在四线应用TAS-102时,PFS却达到9个月,这对于晚期患者而言,极大地提升了治疗信心。结合我们在临床应用TAS-102的体会,我认为其在晚期CRC的治疗中还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总结
更多模式探索,更多生存希望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mCRC患者三线及以后治疗效果亟待进一步提升。当前,转移性结直肠癌后线治疗药物包括瑞戈非尼、呋喹替尼、TAS-102等。其中,TAS-102作为一种口服细胞毒药物,可以视为“升级版”的氟尿嘧啶,在其抑制胸苷酸合成酶作用干扰DNA合成的基础上,还可以磷酸化产物渗入DNA,替代胸腺嘧啶的作用而干扰DNA合成。
RECOURSE研究[1]是一项国际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针对既往接受≥2种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后进展的mCRC患者,口服TAS-102对比安慰剂显著延长了患者中位OS(7.1个月 vs. 5.3个月P<0.001),降低了32%的死亡风险,而在另一项亚太地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TERRA中[2],TAS-102对比安慰剂同样取得了显著的生存改善,降低了21%的死亡风险。在降低疾病进展方面,两项研究中TAS-102也显示了对比安慰剂可降低超过50%的疾病进展风险,并同时显示了延缓患者体能恶化的效果。2项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了TAS-102在mCRC三线治疗中的疗效。
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晚期CRC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TAS-102在与抗血管生成联合方面也取得了“1+1>2”的效果。在2023年公布的SUNLIGHT研究中[3],TAS-102联合贝伐珠单抗相较于TAS-102单药能够带来更长的生存获益,两组的中位OS分别为10.8个月和7.5个月(HR=0.61)。目前,TAS-102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方案已获得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3版)》的II级推荐[4]。
除此之外,TAS-102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瑞戈非尼、呋喹替尼的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期待未来更大样本量的研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有效方案。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经验看来,对于此类高龄、基础状况较差患者,TAS-102可作为安全、有效的临床优选。
[1] Mayer RJ, N Engl J Med. 2015;372(20):1909-19.
[2] Xu JM, et al. J Clin Oncol. 2018;36(4):350-358
[3] 2023 ASCO Poster 2606.
[4] CSCO 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3版)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