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寻根溯源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皮肤“坏疽”一例

03月2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您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人,正在接受来那度胺治疗,但皮肤上突然出现了多个难以愈合的溃疡?起初被认为是带状疱疹或坏死性筋膜炎,但经过外科手术、抗生素治疗后病情仍在恶化。这时,您可能会感到有些困惑,究竟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应该如何治疗?那么接下来,我们跟着JAMA Oncology的这个病例一起来揭晓答案。

图片5.png

病例介绍:当MDS遇上“坏疽”,75岁老人皮肤“千疮百孔”

这位75岁男性患者4年前确诊为MDS伴del(5q)。最初表现为贫血,开始服用来那度胺10mg/d,28天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即不再依赖输血,病情稳定。

1个月前,患者胸部和上肢出现了多个小脓疱,迅速发展为溃疡,疼痛明显。最初考虑带状疱疹可能,予以阿昔洛韦治疗,病情无改善。后怀疑坏死性筋膜炎,行病变切开引流,细菌培养提示溶血葡萄球菌感染,予以万古霉素治疗,但多次清创后病情仍恶化。

诊疗经过:巴掌大的溃疡!病因成谜,查查查...

体检:胸背部和上肢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皮肤溃疡,最大达9×15cm,溃疡边缘呈灰色,凹陷,周围可见红色丘疹。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WBC 16.2×10^3/μ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2.7×10^3/μL,HGB 9.4g/dL,PLT 262×10^3/μL,无幼稚细胞。  

- 血培养、带状疱疹病毒PCR、自身抗体谱均阴性。
 图片6.png

图1:皮损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

病理:皮损活检见真皮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血管增生,免疫组化提示髓过氧化物酶阳性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细胞标志物阳性,CD117阳性肥大细胞浸润,未见早期髓系细胞,GMS染色未见异常。

诊断:坏疽性脓皮病。 

鉴别诊断:

  1. 白血病皮肤浸润:病理未见白血病细胞浸润,血常规未见幼稚细胞。

  2. 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病理未见血管壁白细胞浸润和破坏。  

  3. 淋巴瘤样丘疹病:典型表现为红褐色丘疹或结节,可自行消退,病理为非典型淋巴细胞浸润。

治疗:

  1. 停用来那度胺。 

  2. 甲基强的松龙1mg/kg/d。

  3. 英夫利昔单抗5mg/kg。

经上述治疗后,皮损明显好转,随访未见复发。

寻根溯源:坏疽性脓皮病:免疫失调所致的“皮肤杀手”

坏疽性脓皮病(PG)是一种少见的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真皮炎症性疾病,典型起病为疼痛性红斑或炎性丘疹,迅速发展为边缘紫红的溃疡。大型队列研究显示,PG常伴发于其他系统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41%)、炎性关节病(21%)、血液肿瘤(11%)、实体瘤(7%)。发病率0.63/10万人年,好发于中老年人(中位年龄51.6岁),女性多于男性。

PG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皮肤病相似,没有特异性诊断指标,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病史、组织病理、排除其他皮肤炎症性或溃疡性疾病。早期病理可见真皮内中性粒细胞浸润,晚期则出现表皮或真皮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脓肿形成。IgM、C3、纤维蛋白沉积可见但不具特异性。PG分为4个亚型:溃疡型、大疱型、脓疱型、增生型。

PG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调节异常和遗传因素有关。研究显示PG皮损处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1α/β、IL-8、IL-12、IL-15、IL-17、IL-23、IL-36表达增高,模式识别受体表达增多,导致炎症小体激活,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失调。一些PG家族性病例提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相关基因变异包括PTSTPIP1/CD2BP1、MEFV、NLRP3、NLRP12、NOD2、LPIN2。
 
10%~20%的MDS患者可合并自身免疫表现,如中性粒细胞皮肤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血管炎等,其中del(5q)占22.6%。del(5q)导致的RPS14单倍体不足可上调S100A9(一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蛋白),在慢性炎症和固有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多因素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皮肤病是MD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9),但一些研究认为MDS的总体预后更多取决于IPSS分级而非合并的自身免疫疾病。此外,PG可能与MDS常用药来那度胺相关,但具体发生率有待进一步研究。
 
PG的治疗取决于皮损范围和严重程度。局限性病变以局部糖皮质激素或他克莫司为一线治疗。广泛或进展迅速者,一线选择糖皮质激素(泼尼松0.5~1.5 mg/kg/d,4-6周减量)或环孢素A(对糖皮质激素不耐受者),并可联合英夫利昔单抗、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预防减量期复发。难治性病例可选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或烷化剂(环磷酰胺、氯法齐明)。其他有效药物包括美法仑、沙利度胺、卡那昔单抗、托珠单抗等。

小结:PG虽少见,后果不容小觑!MDS患者需警惕

  1. 坏疽性脓皮病(PG)是一种少见的中性粒细胞性皮肤病,可合并于血液肿瘤等系统性疾病。

  2. PG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排除其他皮肤病。

  3. PG与免疫调节紊乱和遗传因素相关,在MDS尤其del(5q)患者中更为常见,可能与RPS14基因单倍体不足导致的S100A9上调有关。

  4. PG的治疗根据皮损严重程度,以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为主,难治性病例可联合生物制剂或烷化剂。

  5. 对于合并PG的MDS患者,应警惕预后不良,但总体预后更多取决于IPSS分级,及时停用可疑诱发药物并积极处理PG,可取得较好疗效。


考一考你

一名56岁男性,因体检偶然发现白细胞增多就诊,诊断为慢性期CML,中危。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分析检测到BCR::ABL1重排。由于初诊时白细胞计数升高不明显,未予以细胞毒药物治疗。此后患者的血细胞计数逐渐好转,BCR::ABL1/ABL1比率也持续下降。诊断6个月后,RTqPCR未检测到BCR::ABL1基因融合。


结合诊断前后CBC变化趋势,患者最可能的情况是?


A、疾病进展缓慢
B、检测结果不准
C、该亚型预后较好
D、获得自发缓解
E、诊断有误

上期“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组织细胞型Sweet综合征一例”答案:D


参考文献

Jordan AI, Zhang L, Yun S. Nonhealing Cutaneous Ulcers in a Patient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JAMA Oncol. 2023;9(6):860–861. doi:10.1001/jamaoncol.2023.0193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Mathil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