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贝加生存,更高获益| 恩沙替尼二线OS数据发表媒体发布会圆满召开

2024年03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作为贝达药业自主研发的创新药,恩沙替尼于2020年11月成功获批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也是第一个获批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恩沙替尼上市发布会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曾评价:恩沙替尼是中国肺癌ALK领域的“歼20”。截至今日,恩沙替尼累计发表SCI 63篇,累积影响因子396.73分,由于其数据表现亮眼,被纳入《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3年版)》、《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3》等指南推荐。近期,恩沙替尼二线OS数据公布,为ALK+ NSCLC患者带来了更长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恩沙替尼二线OS数据发表媒体发布会精彩速递

2024年3月5日,恩沙替尼二线OS数据发表媒体发布会圆满召开。本次发布会由贝达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博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建英教授致开场词。

(从左至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建英教授

贝达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博士

张力教授:在恩沙替尼研究初步结果完成后,周建娅教授又组织各中心对总生存期进行更新,并开展了相关Biomaker的研究,这对团队协作起到了榜样作用。同时,恩沙替尼二线数据的结果,为国产ALK-TKI提供了更多循证医学数据的支持,增加了临床应用的信心。

周建英教授:从严格的入排标准到严谨的临床研究,恩沙替尼为ALK融合患者带来了非常好的OS数据。ALK+ NSCLC患者二线治疗有时候存在挑战,要兼顾患者的临床获益和安全性,提供患者更好的生活质量。相信在国产原研产品恩沙替尼的加入下,经济可支付的ALK融合患者可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临床医生也可以真正意义上把晚期肺癌当做慢病来对待。

此外,南京大学医学院金陵医院宋勇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建娅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赵军教授一并出席会议。周建娅教授从恩沙替尼二线治疗ALK+ NSCLC研究背景和设计展开,带领大家回顾既往研究成果,分享总体人群和亚组人群的最新OS数据。赵军教授详细梳理了ALK阳性晚期NSCLC治疗现状,汇总了不同ALK+ TKI的研究情况,突出了恩沙替尼在此类人群的治疗优势。随后,多家媒体在访谈环节竞相提问,几位嘉宾就恩沙替尼新数据发表后的治疗格局变化、安全性评价、特定突变下的治疗选择和未来研究方向等问题逐一解答,全方位介绍了恩沙替尼在ALK+ NSCLC的优势与整体布局!

生存获益近2年,恩沙替尼二线OS数据最新发布

WX20240307-121906@2x.png

周建娅教授:作为第一代ALK-TKI,克唑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的NSCLC的客观缓解率(ORR)为87.5%,但半数患者会在11个月后发生进展。因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牵头开展了一项单臂、开放标签、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以评估第二代ALK-TKI恩沙替尼治疗既往克唑替尼治疗失败的ALK阳性NSCL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新总体生存(OS)数据已在《Cancer Communications》(IF=16.2)公开发表。自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29家研究中心共入组了182例受试者,OS分析纳入180例基线有靶病灶的受试者。研究显示,在克唑替尼一线治疗失败后使用恩沙替尼作为二线治疗,患者的中位OS达到42.8个月(图1),基线伴随脑转移患者的中位OS达到43个月。

4.png
图1:全分析集OS

研究还开展了基因组图谱和富集通路的相关分析,将患者分为长生存组(OS≥43.4个月)和短生存组(OS<43.4个月),结果显示两组人群中最常见的基因变异为ALK变异(融合或突变) ,其次为TP53突变。短生存组的基因变异种类更多,突变频率更高。通过富集通路分析发现,短生存组存在Th17细胞分化、向小细胞肺癌转变、p53信号通路失活和肿瘤转录因子失调(图2)。

5.png
图2:基因组图谱和富集通路分析

从一线到二线,恩沙替尼是更适合中国人群的ALK TKI

WX20240307-121917@2x.png

赵军教授:ALK融合在不同分期NSCLC患者中的发生率存在差异,早期患者中ALK融合发生率为2.4%~8.6%,晚期患者中为8.7%~9.0%。自ALK-TKIs问世后,陆续7种ALK-TKIs在中国获批ALK+NSCLC治疗,恩沙替尼是第一个获批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ALK-TKI。在ALK+NSCLC一线治疗中,恩沙替尼全人群中位PFS超过30个月,亚裔人群中位PFS超过40个月,远超其他ALK-TKI(图3),且安全性良好。二线治疗数据显示,恩沙替尼治疗OS为42.8个月。

7.png
图3:ALK-TKIs晚期一线数据汇总

基线存在CNS转移是ALK阳性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恩沙替尼一线治疗亚裔无脑转移人群PFS近4年,脑转移人群PFS近2年。二线治疗结果显示,脑转移人群OS 为43个月,和无脑转移人群(41.8个月)无统计学差异。可见,存在脑转移的患者选择恩沙替尼治疗仍有很好的获益。

ALK-TKI不可避免会存在耐药问题,其耐药机制分为ALK依赖的耐药机制和非ALK依赖的耐药机制。二代TKI耐药位点不同,恩沙替尼对ALK TKI和其他类别药物产生的交叉耐药性最小,所以当选择恩沙替尼进行一线治疗时,即便进展后仍可有更多治疗选择。

道阻且长,ALK+ NSCLC终将迈入“慢性病”时代

大会最后,周建英教授总结道:在ALK融合晚期肺癌的治疗中,如果很好应用精准治疗,关注安全性和全程的管理,相信患者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长生存。自恩沙替尼问世以后,特别是二线OS数据发表以后,ALK融合患者多了一个有疗效优势的治疗选择。所以这也改变了肺癌患者的临床观念。如同宋勇教授提到的,所有上市药物具有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征,没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其实就是一种安慰剂。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如果可以兼顾临床获益和良好的药物安全性的话,相当于对患者的长生存加固了保障。所以,恩沙替尼二线的OS数据发布以后,ALK融合患者的治疗赛道当中,通过精准诊断理念、好的临床药物和专家团队的全程关注,临床医生可以在真正意义上把晚期肺癌当做慢病对待。

另外,临床实践中确实面试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药物的使用伴随而来的耐药或者疾病存在共突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真实世界研究过程中再进一步探索解决方案。如何实现出现耐药或者存在突变患者的临床获益,我们持续关注,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怎么样,中国有自己的民族企业自主研发的新药问世,这为高发生率、高死亡率的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和药物选择,也期待领域出现更多突破性药物和优秀研究数据,使ALK融合患者获得更长生存!

创新动力勃发奔涌,恩沙替尼未来可期

恩沙替尼二线治疗ALK+ NSCLC患者的OS长达42.8个月,安全性良好,是更适合中国人群的ALK TKI。除长生存本身临床获益,恩沙替尼具有更便捷的服药方式、可实现脑转移患者同步获益和耐药交叉位点少等优势,无一不展示了中国创新企业自主研发的活力和智慧。恩沙替尼二线治疗结果的公布,不仅为ALK+ NSCLC二线治疗增添了有力循证医学证据,还为其布局早期治疗带来了巨大鼓舞,助力构建ALK+ NSCLC患者的治疗新格局!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Rex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