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超凡联盟】江冠铭教授:突破桎梏,终现曙光,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现在与未来

03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过去几十年,传统化疗一直是小细胞肺癌(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疗效有限,患者预后差,直到免疫治疗的问世为SCLC患者带来了突破桎梏的曙光。近年来,SCLC领域的免疫治疗方案和新型药物的研究不断涌现,使SCLC的治疗策略得以持续优化。


【肿瘤资讯】特邀东莞市人民医院江冠铭教授进行专访,介绍SCLC一线到后线的治疗策略,并展望SCLC诊疗未来探索之路。

本期特邀专家—江冠铭  教授 

江冠铭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二区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广东省医师协会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胸部肿瘤及肺结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东莞市抗癌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

SCLC一线治疗:从传统治疗到免疫疗法的演变

江冠铭教授: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15%,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早期转移,尤其是肝转移、脑转移,总体预后不佳,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SCLC,因此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SCLC分为局限期(LS-SCLC)和广泛期(ES-SCLC),约60%—70%的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广泛期。

对于LS-SCLC患者,治疗方法包括全身治疗和放疗。依托泊苷-铂类仍然是目前最常用的初始治疗方案。在化疗中添加放疗可改善LS-SCLC患者的生存和局部控制,尤其是在早期阶段。因此LS-SCLC以同步放化疗为主,但放疗的最佳剂量及分割方案尚未确定。

长期以来,铂类化疗一直是ES-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其中依托泊苷联合铂类最常用。胸部放疗可降低胸内复发的风险并促进免疫应答。ES-SCLC在治疗初期对放化疗敏感,但有效时间持续短,很快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极低。研究者一直在寻找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所幸,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改写了SCLC的治疗格局。基于IMpower133、CASPIAN、ASTRUM-005、CAPSTONE-1研究,以及3种PD-L1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和阿得贝利单抗、1款国产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的获批,免疫疗法已成为一线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PD-L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可使ES-SCLC患者OS提高约2~4个月。替雷利珠单抗RATIONALE-312研究也取得成功,再次在中国患者中证实了PD-1单抗治疗ES-SCLC具有有效性与安全性。同时,研究显示,放疗可启动免疫系统并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的疗效。

SCLC复发与耐药:二线及三线治疗策略

江冠铭教授:尽管SCLC对于初始治疗非常敏感,但大多数的SCLC患者在初始治疗后容易出现复发及耐药;这些患者在接受进一步的化疗后中位OS只有4~5个月。而在一线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或进展者,推荐二线治疗选择拓扑替康、伊立替康、吉西他滨、紫杉醇或长春瑞滨等药物,同时也推荐进入临床试验。一线治疗后超过6个月复发或进展的患者被认为是敏感性复发,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案重新治疗。但对于既往阿替利珠单抗或度伐利尤单抗维持治疗六个月后复发的患者,不推荐重新使用PD-L1抑制剂+化疗的联合方案,建议使用卡铂+依托泊苷或顺铂+依托泊苷方案。

对于SCLC的三线及以上治疗,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酶抑制剂安罗替尼是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3版的Ⅰ级推荐,而Ⅱ级推荐为参加临床试验或选择纳武利尤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

未来视角:新型药物崭露头角,最佳联合模式、生物标志物研究亟待深入

江冠铭教授:在SCLC领域,许多新靶点、新机制的药物正在崭露头角,如Aurora A抑制剂、PARP抑制剂、ATR激酶抑制剂、CHK1抑制剂、DLL3抑制剂、MYC抑制剂等。针对肿瘤细胞DLL3抗体和T细胞的CD3的双特异性T细胞连接器Tarlatamab治疗复发SCLC的Ⅰ期研究结果显示,确认的ORR为23.4%,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2.3个月,经过中位8.7个月的随访,PFS为3.7个月,OS为13.2个月,在复发SCLC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而靶向B7-H3的抗体偶联药物DS-7300在复发SCLC中也看到早期的抗肿瘤活性。

基于免疫治疗基础的各类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开展,最佳联合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免疫联合局部放疗、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免疫联合PARP抑制剂、免疫联合新型化疗药物等,如PD-L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及化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自体NK细胞回输、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维持治疗等多种治疗模式都显示出获益趋势,或将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选择。

此外,免疫联合治疗为SCLC带来生存获益之余,优势人群的选择也很值得关注。在多种癌症中,PD-L1表达水平、TMB和MSI是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但其在SCLC中的预测价值仍不确定。最新研究基于转录因子ASCL1、NEUROD1、POU2F3和YAP1 RNA表达的确定小细胞肺癌(SCLC)四种亚型,分别为SCLC-A、N、P和I,SCLC-I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疗法获益最大,而其他亚型各有不同的弱点,包括对PARP、Aurora激酶或bcl-2抑制剂的敏感性,顺铂治疗SCLC-A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瘤诱导肿瘤内向SCLC-I转移。这四个SCLC亚型显示出不同的神经内分泌和治疗响应特征,这些发现有助于个性化治疗策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发现和验证这种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的生物标志物。

未来期待看到更多SCLC领域的探索成果,让更多新药进入SCLC治疗的临床实践并尽早纳入医保,造福更多患者。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T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IRIS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