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超凡联盟】吴育锋教授:小细胞肺癌探索步履不停,免疫联合模式为患者开辟长生存之道

01月0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而小细胞肺癌(SCLC)是其中侵袭性最强的一种亚型,预后不佳,俗称“小恶魔”。从一线标准化疗到免疫联合化疗方案,SCLC的治疗格局不断变革,探索步伐从未停歇。【肿瘤资讯】特邀河南省肿瘤医院吴育锋教授进行专访,点明肺癌早筛的重要性,梳理SCLC一线治疗前沿进展,并以专家视角展望领域未来发展。

本期特邀专家—吴育锋 教授

吴育锋
副主任医师 博士

杜克大学访问学者,郑州大学硕士生导师
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近五年累计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3篇
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委会会 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纳米肿瘤专委会 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 专业委员会 委员

肺癌高发,早期筛查与预防至关重要

吴育锋教授: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而在我国,肺癌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首位。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中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约82.8万,占新发癌症总数的24.6%,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死亡病例约65.7万,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29.71%。由于肺癌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医生及患者的共同迫切诉求。

早筛早诊早治在肺癌防治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多数患者而言,肺癌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治疗手段也越多。大部分肺癌早期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如咳嗽、发热等往往不被重视,而等到出现胸闷、气短、疼痛、咳血等症状时,大多已处于肺癌中晚期,而晚期患者的生存率将大大降低。因此,肺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治疗尤为重要。我们提倡,对于40岁以上、长期吸烟、长期接触烟灰或油烟、有慢性肺病或恶性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更应重视肺癌的早期筛查。低剂量CT是肺癌早期诊断、早期筛查优先推荐的检测之一。一次低剂量CT筛查对人体影响不大,又能够尽早发现肺部出现的问题,以及时处理。今年年初,由于新冠肺炎,很多患者进行了CT检查,许多早期肺癌得以发现,可能让未来几年的晚期肺癌发病率降低。当然,除了早筛早诊外,预防(如戒烟、脱离不良工作环境)仍是降低肺癌发病率的最关键的干预措施。

细数SCLC研究进展,一线免疫联合治疗大放异彩

吴育锋教授:SCLC属于与吸烟密切相关的肿瘤,其约占肺癌的15%。由于SCLC具有侵袭性高、易早期转移、预后差、对放化疗敏感,但极易出现耐药等特点,临床上称其为“小恶魔”。

总体而言,多数SCLC患者在诊断时往往已没有手术机会,且多为广泛期(ES)。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期更细化,通常分为Ⅰ、Ⅱ、Ⅲ、Ⅳ期,甚至更细的亚型,而SCLC为何仅分为局限期(LS)和ES?原因在于,SCLC一旦扩散超过胸腔,预后极差,两年生存率不足10%。此外,在NSCLC领域,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取得了不少突破,而在SCLC领域则难有进展。

2019年以后免疫治疗的大规模上市,让SCLC患者获得了新的治疗武器,免疫与化疗的联合方案不断刷新着SCLC患者的生存纪录。IMpower133、CASPIAN、CAPSTONE-1、ASTRUM-005等研究结果证实了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SCLC一线治疗中的疗效,《2023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也将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列为Ⅰ级推荐。
今年,在SCLC领域,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化疗序贯放疗、免疫联合抗血管及化疗、免疫联合PARP抑制剂等进展偏多。相信和NSCLC一样,SCLC治疗也将很快迎来“黎明”。

2023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中,IMpower 133研究公布了五年随访数据:阿替利珠单抗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2.3个月(vs 对照组为10.3个月),5年OS率为12%,展示了免疫联合化疗方案的5年长期生存获益。

RATIONALE-312研究探索了替雷利珠单抗或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S-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2023 WCLC大会中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中位随访14.2个月,相比安慰剂联合化疗,替雷利珠单抗+化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m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免疫治疗在ES-SCLC一线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新适应症上市申请 (sBLA) 已于2023年10月获CDE 受理。

其他许多国产药物也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有前景的疗效,如特瑞普利单抗、贝莫苏拜单抗(Benmelstobar)等。

此外,一些新的联合方式也逐渐展露头角。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奥拉帕利一线维持治疗ES-SCLC,中位随访10.5个月后,从第一周期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计算出的mPFS为5.8个月[95%CI 4.86-6.90],客观缓解率(ORR)创新高,达到73.4% [95%CI 62-85]。

但总体上,SCLC治疗领域还没有实现数量级上的突破,仍有巨大进步空间,相信未来随着更多新型药物的上市,如ADC,患者的生存期将实现更大突破,SCLC治疗未来可期。

SCLC治疗前景可期,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筛选与新治疗模式是未来方向

吴育锋教授:目前免疫联合治疗带来的生存突破较为有限,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满足亟需新治疗手段的迫切临床需求,该领域的探索正在不断深入和开拓。

一方面,免疫疗法在SCLC治疗中显示出一定效果,然而耐药现象的出现令人关注。部分患者通过免疫治疗可以实现临床根治,这些患者具有哪些特征?我们能否在这些患者中直接应用相关免疫疗法,以提高根治效率?如此筛选免疫治疗适应人群,既能提高患者的临床获益,又能规避治疗失败的风险,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我们需要研究这些患者的相关生物标志物。目前SCLC的生物标志物有限,且这些标志物与临床的相关性并不总是紧密。SCLC免疫分型与疗效获益的相关性是另一探索方向,目前,有一种相对凝聚的共识,即将SCLC分为四个亚型。然而,这种四类分法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分型的需求,我们正在逐步探索更为细致的亚型划分。期待未来在生物标志物研究上取得更多突破。

另一方面,新治疗模式的探索也在不断推进,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的协同作用,更有效地对抗肿瘤。化疗+化疗+免疫+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四药模式目前在SCLC领域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为该领域的探索提供新思路。许多临床试验也正在探索将序贯放疗或同步放疗与免疫、化疗联合的模式,相信未来这些临床数据的披露,能为SCLC的治疗指明方向,进一步改善SCLC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T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BJ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