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超凡联盟】 戴春华教授:守正创新,钻研医术,心系患者,一生践行

2024年01月1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医术上,他是被人称赞的良心医生,在学业上,他是从理工科跨行至医学的超级学霸,在患者眼里,他是兢兢业业的负责医生。在他几十年行医过程中,他守正创新,钻研医术,为成千上万名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


本期《超凡联盟》栏目带您走进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和戴春华教授一起共同回顾不同时代下,肿瘤病人的抗癌之路。

本期特邀专家—戴春华 教授

戴春华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放疗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肿瘤放疗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联盟食管癌专委会副主委
江苏省抗癌联盟肺癌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学会鼻咽癌专委会常委
江苏省抗癌协会纵膈肿瘤专委会常委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放疗分会常委
江苏省医学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镇江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主持国家级和省、市厅科研项目多项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胸部肿瘤基础和临床诊治研究;发表SCI收入论文20余篇。

一时选择,一生践行

戴春华教授:我从小学到高中,我的数理化是非常好的,我曾经获得过江苏省数学和物理竞赛二等奖,我的志向其实是搞计算机方面的一些研究,后来高考的时候阴差阳错,我进了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但是我想,既然选择了医生作为我自己的一辈子的工作,就应该不辜负自己,对得起医生这个称呼。

用好放疗利器,为控制患者病情提供极大帮助

戴春华教授:我们肿瘤放疗科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既往70%的患者的一生中都会经过一次或两次的局部的放疗,我们科在食管癌方面参加了多个III期临床研究。从十余年前,我们参加了于金明院士放化疗结合靶向治疗结合食管癌的一线研究,到目前免疫结合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一线研究。比如我们参加了这个国际多中心的KEYNOTE-975研究、KUNLUN研究、RATIONALE-311,这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心系患者,心存大爱,只为肿瘤病人能够更好、更长的活下去

戴春华教授:第一个故事,大约在三十几年前。我刚刚工作的时候,有一个来自农村的40 岁左右的年轻的食管晚期(患者)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这个患者只能依靠保守治疗。那个时候主要是以普通的钴60放疗,患者放疗以后两年左右很快复发,复发以后没有什么其他更好的手段,只能再次放疗,但是我们知道,再次放疗的效果也很差,因此这个人很快就走了。

第二个故事,大约发生在三年前。有一个肺癌患者手术后化疗、放疗、复发,那么再放疗、再靶向,大约在3 -4年后又复发。如果说在既往,这种病人就失去了治疗的希望,但是今天,我们可以给他再换化疗方案,同时再结合新的靶向治疗以及再结合最新的精准放疗,那么患者又活了两三年,这两三年以后,他又在另外一个其他的地方转移,再复发。在三年前左右,我们的免疫治疗已经上市,我们根据免疫检测抑制剂加大分割的放疗,目前患者获得非常好的满意的疗效,  病程已经有十余年。

这两个故事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医学、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肿瘤正成为像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那么肿瘤的全程管理就尤为重要;其次,肿瘤治疗的标准化治疗和个体化治疗要互相结合。我们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必须时刻牢记自己作为医生的使命,在治疗的时候,首先要依靠指南,然后超越指南,尤其到后线治疗以后,就必须充分和患者、家属沟通,获得患者和家属的充分信任,根据患者和家属的要求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

医学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医生的个人经验也是不断累积的,我们医生必须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如果说两者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的诊疗技术才能使患者走得更远、活得更好,这是我们和患者共同的目标。我相信,终有那么一天,肿瘤肯定能被治愈,对于我们这样普通的医护工作者,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为患者服务,和患者一起共同努力,使患者活得更好、走得更远。其次,带领好自己的团队,做到临床、科研两不误,在肿瘤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为肿瘤领域的学科发展贡献自己一点点微薄的光芒。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nth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宋淇榕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