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3ASH中国之声】梁爱斌教授:新型抗CD20/CD19双特异性CAR-T细胞疗法可以为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2023年12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12月9日至12日,第6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盛大召开,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涵盖最全面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本次会议接收了多项中国研究者发起的最新研究成果。12月11日,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梁爱斌教授报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新型抗CD20/CD19双特异性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复发/难治性(r/r)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临床研究的新进展。【肿瘤资讯】特邀梁爱斌教授进行采访,分享研究开展的背景、研究结果以及其临床意义和启示。

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或可成为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治疗新趋势

梁爱斌教授:首先,客观数据表明,在临床应用中,单靶点CAR-T细胞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临床缓解率低于50%,随访1年临床缓解率降到了40%,随访2年临床缓解率可能只有30%。第二,既往研究表明某些应用单靶点CAR-T细胞疗法初治患者存在抗原表位的基因突变、抗原表位片段的逃逸缺失等问题,导致细胞蛋白结构发生变化,单一靶点CAR-T细胞疗法结合力减弱,因而无法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第三,既往研究中发现,CD19治疗后的一部分患者会出现抗原片段逃逸缺失,而CD20靶点则是治疗侵袭性淋巴瘤的非常好的治疗靶点之一,可实现淋巴瘤患者更好的长期生存。基于此,团队研究开发了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来弥补单靶点CAR-T细胞疗法面临的困境。本研究展示了一种自体抗CD20 /CD19双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CAR) T细胞疗法(C-CAR039)超过31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了其在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中良好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数据显示,总缓解率(ORR)为91.5%,完全缓解率(CR)为85.1%,2年的PFS和OS率分别为66.0%和77.9%。此项研究结果提示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可成为未来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治疗趋势,为患者带来新的福音。

新型抗CD20/CD19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作用机制仍在探索中

梁爱斌教授:新型抗CD20/CD19双靶点CAR-T(C-CAR039),是一种新型的双特异性CAR-T细胞疗法,可以同时靶向两种肿瘤抗原CD20/CD19,但其实在国际上早有开展。

现有的证据可以看出,C-CAR03双靶点CAR-T疗法可以同时针对CD19和CD20,它在靶目标接触的时候会更加牢固,从而使其有效率及安全性都会较单靶点疗法明显提升。而且,双靶点CAR-T疗法的细胞因子分泌与单靶有所不同,可以更多侵袭到肿瘤所在部位,从而提升杀灭肿瘤细胞的效率。

此外,临床研究中还观察到,对分子遗传学因素导致的高危淋巴瘤,双靶点CAR-T疗法相较于单靶的治疗效果也有提升。例如,在TP53突变的淋巴瘤中,双靶点CAR-T疗法作用于肿瘤细胞后,能使其某些抗凋亡通路更容易受到抑制。当然,有关于这些发现的进一步机制探索仍在进行中。

与单靶CAR-T细胞疗法相比,C-CAR039具有持久疗效、安全性可靠、成本可控的特点

梁爱斌教授:该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意义:

  1. 与单靶CAR-T细胞疗法相比,新型抗CD20/CD19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C-CAR039)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长期随访中具有明显持久的临床疗效,这其中包括临床缓解率、两年总体生存率和进展生存期。

  2.  与单靶CAR-T细胞疗法相比,新型抗CD20/CD19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C-CAR039)在临床中表现出的毒副作用,包括细胞因子风暴、免疫治疗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或其他已发生的并发症等未见明显差异,这对后期的临床推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具有很好的安全性。3. 与单靶CAR-T细胞疗法相比,新型抗CD20/CD19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C-CAR039)的制备成本稍高一些,但总体可控,而综合其获益,经济成本并不高。

期待C-CAR039早日应用于临床,同时仍需探索更多减毒增效的治疗方案

梁爱斌教授:尽管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在很多领域都开展了研究,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其结果并未提示出更好的缓解率或者更长的生存期。但在国内外多个团队开展的淋巴瘤患者研究中,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显示出比单靶CAR-T细胞疗法更持久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其中也包含C-CAR039的研究。因此,如果能在国家层面尽快推动商品化进程,早日应用于临床,可以造福更多患者。
其未来的发展可包含以下几个方向:

  1. 如能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则可继续深入研究其他双靶点甚至三靶点细胞疗法,这样的突破是否会带来更加喜人的研究数据,是值得期待的。

  2.  关于解决抗原表位发生突变而产生的脱靶问题,以及增加安全性,也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规避脱靶效应就能得到更好的疗效,减少细胞因子风暴及其他毒性是增加患者耐受性的重要渠道。

  3. 研究面向不同肿瘤的有效的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比如髓系肿瘤,T细胞肿瘤,实体肿瘤等,当然这需要有更多新靶点的开发、新技术的突破。希望各位同仁能够通力合作,解决更多临床问题,为患者带来福音。


专家介绍

梁爱斌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
同济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同济大学血液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全国常委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国家重大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
上海市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副会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十一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治疗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https://ash.confex.com/ash/2023/webprogram/Paper182817.html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