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俞文娟教授:泽布替尼为既往BTKi不耐受的CLL/SLL带来治疗选择

2023年12月0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两年一次的第17届国际恶性淋巴瘤会议(17-ICML)于2023年6月13日在瑞士卢加诺举行。在这一场汇集了全球从事淋巴瘤研究与治疗的专业人士、共同分享最新淋巴瘤科研成果的盛会里,“既往接受过泽布替尼和/或阿可替尼治疗但对其不耐受的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再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2期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的初步结果”公布[1]。本文特邀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俞文娟教授对该研究进行点评,详情如下。

研究详情

研究背景

使用布鲁顿酪氨酸激酶 (BTK) 抑制剂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事件(AE)导致治疗(tx)中断。来自BGB-3111-215(NCT04116437)的中期数据表明,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对其他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或阿可替尼不耐受的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中耐受性良好。本次ICML大会初步报道了使用泽布替尼治疗对伊布替尼或阿可替尼不耐受的CLL/SLL患者的安全性结果。

研究方法

研究针对伊布替尼、阿可替尼或两者都不耐受(之前BTK抑制剂未进展)的CLL/SLL患者给予泽布替尼单药治疗(160 mg 每日两次[BID]或320 mg 每日一次[QD]),并评估安全性,包括之前在伊布替尼和/或阿可替尼导致不耐受的AE的重复发生群情况以及疗效情况。

研究结果

截至2023年1月3日(中位随访时间:25.6个月),研究入组61例CLL/SLL患者,其中包括仅对伊布替尼不耐受的44例,对阿可替尼不耐受的17例[仅阿可替尼不耐受9例; 伊布替尼和阿可替尼均不耐受8例]),至少使用过1个剂量(160 mg BID:43例[70%],320 mg QD:18例[30%])的泽布替尼治疗。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1岁(范围49~91岁),中位治疗时间为23.7个月(范围0.5~36.2个月)。

安全性分析显示,最常见的既往BTK抑制剂不耐受性AE分别为疲劳(n=12次)、皮疹(n=11次)和心房颤动(n=10次)。 在使用泽布替尼期间,61%的患者未经历任何既往BTK抑制剂相关不耐受性AE的再发生。在事件级别方面,68%(65/95)的伊布替尼不耐受性AE和71%(15/21)的阿可替尼不耐受性AE未在泽布替尼治疗期间重复发生。 对于重复发生的伊布替尼不耐受性AE,73%(22/30)为较轻程度,27%(8/30)为相同程度。 对于重复发生的阿可替尼不耐受性AE,33%(2/6)为较轻程度,67%(4/6)为相同程度。 无不耐受性AE以更高级别重复发生。 在数据截止时,41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疗;20例因疾病进展(6例)、AEs(5例)或其他原因(9例)停药;12例退出研究(死亡6例、患者撤回4例、失访2例)。 

最常见治疗相关AEs (TEAEs)包括疲劳(n=18, 30%)、COVID-19(n=14, 23%)、瘀伤(n=13, 21%)、腹泻(n=12, 20%)、关节痛、肌肉痛和咳嗽(各n=10, 16%)。 3级或以上TEAEs发生于31例患者(51%);最常见3级或以上TEAE为中性粒细胞减少(n=7, 11%)。 严重TEAEs发生于16例患者(26%),需要治疗中断的TEAEs发生于30例患者(49%),需要减量的TEAEs发生于15例患者(25%)。 1例患者(COVID-19肺炎)发生导致死亡的TEAE。 在57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疾病控制率和总体响应率分别为95%(n=54)和72%(n=41)。 6个月和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5%和88%。

研究结论

在使用泽布替尼时,既往导致患者停用伊布替尼或阿可替尼治疗的AEs再发生的几率降低,并且疾病仍然得到了控制。这表明对伊布替尼或阿可替尼不耐受的患者可能通过切换为泽布替尼继续获得临床获益。

图片7.png

大咖点评

 

俞文娟
临床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科室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组员
CSCO抗白血病联盟&抗淋巴瘤联盟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淋巴专委会委员、白求恩基金会血液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血液病淋巴瘤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分会委员兼秘书
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会通讯编委
以通讯及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Hematology, Annals of Hematology, Leukemia & Lymphoma , Leukemia research及中华血液学杂志发 表 论文16篇,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俞文娟教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是一种惰性B细胞恶性肿瘤,其临床预后呈明显异质性,具有高危因素患者临床进展快、易复发耐药,且生存期短。此外,CLL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且常伴合并症,更是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挑战。近年来,随着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治疗CLL/SLL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CLL/SLL治疗已逐渐进入“无化疗”时代。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结构优化改造的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能完全且精准地抑制BTK靶点,减少脱靶效应,为治疗的安全性带来更多保障。


虽然BTK抑制剂的疗效已经获得充分证实,但也因为脱靶效应的治疗相关毒性而限制了其应用。众所周知,BTK抑制剂比较令人关注的毒性包括房颤、出血、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等。泽布替尼是一种强效、不可逆的新一代 BTK 抑制剂,通过选择性结合 BTK 和限制脱靶激酶结合而使耐受性最大化;在头对头研究中,泽布替尼组不良事件(如房颤、大出血和≥3级高血压)的发生率低于或接近伊布替尼组,因不良事件导致的停药率也较低。那么对于因不耐受而停用伊布替尼和/或阿可替尼的 B 细胞恶性肿瘤患者,泽布替尼单药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如何?本次ICML大会上报道了应用泽布替尼治疗既往接受过伊布替尼或阿可替尼治疗但不耐受的CLL/SL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研究采用单臂开放标签的设计,入组样本量较小,但数据质量较高,结果令人鼓舞。首先,泽布替尼治疗组获得了高达95%的疾病控制率,72%的总体缓解率,这表明其疗效确切。更为可贵的是,大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事件没有重复发生或为轻度,这验证了泽布替尼在这类患者人群中的良好安全性。


总之,该研究表明对于伊布替尼或阿可替尼不耐受的CLL/SLL患者患者,泽布替尼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其安全性特征通常可控、停药率较低,并且也能带来很好的疾病控制。因此,该研究提示我们对既往BTK抑制剂治疗不耐受或者疗效不佳的CLL/SLL患者,换用泽布替尼是一种可选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17-ICML Poster#345.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guangli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