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国好声音】788例中国DLBCL患者数据揭秘,治疗成功后,二次患癌风险究竟有多大?

2023年08月24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primarymalignancy,MPM)是指同一个体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原发性恶性肿瘤。MPM是一种常见的肿瘤迟发效应,大量肿瘤生存者仍有罹患后续原发恶性肿瘤(subsequentprimarymalignancies,SPM)的长期风险,SPM发病率的增加也引发了学术届对MPM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预后因素的研究热潮。

近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利妥昔单抗等单克隆抗体改善了NHL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因此许多DLBCL患者成为长期生存者,SPM的风险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在我国,DLBCL也是NHL中最常见的亚型,但关于DLBCL中MPM的研究较少。近期,中国学者在CancerMedicine杂志上发布了最新研究[1],该研究不仅关注MPM病史对中国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还关注DLBCL发生SPM的时间和风险。通过回顾性分析MPM的临床特征,以更好地了解MPM病史和DLBCL患者中SPM的发生率对预后的预测作用。

image001.png

CancerMedicine:多原发性恶性肿瘤在788例DLBCL中国患者中的发病率与生存情况的研究

研究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88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MPM在DLBCL中的发病率、发生率及生存情况。所有患者均符合MPM诊断标准:
 
1.       肿瘤具有明确的恶性特征;
2.       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特征;
3.       并且排除肿瘤是指示肿瘤转移的可能性。
 
既往患癌是指在DLBCL诊断前2个月以上发生过前次癌症的患者,同时患癌是指在2个月内诊断为DLBCL和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诊断为DLBCL后2个月被检出另一种恶性肿瘤的患者被视为SPM。

主要研究结果


患者特征

本研究涵盖了200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诊断的78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其中42例为多原发恶性肿瘤(MPM)。根据诊断标准,患者被分为三个类别:20例有MPM病史(在DLBCL基线时被诊断为MPM),其中14例为既往癌(在DLBCL诊断前被确定为原发性恶性肿瘤),6例为同时性癌(在DLBCL后2个月内被诊断为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22例为二次原发恶性肿瘤(SPM);750例无其他类型肿瘤。

在随访期间,202例(25.5%)患者死亡,22例(2.86%)发生SPM。从DLBCL诊断至SPM的平均间隔时间为37.32个月(范围3-108个月)。第一年有4例发生SPM,1-5年有14例,5年后有4例。SPM的发生部位包括:呼吸系统(肺癌)8例,消化系统4例,血液系统4例,泌尿生殖系统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左内眦基底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腺癌1例。

SPM发生率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

作者主要探讨SPM的发生率与患者基线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的关系,如性别、年龄、IPI评分、Hans分型、利妥昔单抗使用情况等。结果显示,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SPM风险更高(p=0.010);GCB亚型和早期患者更容易发生SPM(p=0.0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M与性别、AnnArbor分期、结外受累、IPI评分、B症状或利妥昔单抗使用无显著相关性(表1)。

表1 768例DLBCL患者的SPM风险因素

image002.png

DLBCL的SPM发生率和临床结局

在788例DLBCL患者的10年随访中,作者评估了768例单发DLBCL患者的SPM发生率。尽管IPI评分和SPM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但SPM的死亡率随着IPI评分的增加而增加(图1)。

image003.jpg

图1 IPI评分与死亡率和SPM发生率的关系

SPM组和DLBCL组的总生存率Kaplan–Meier分析曲线显示:SPM患者和单发DLBCL患者的总生存率(OS)无显著差异(5年OS:65.6%vs.72.6%,p=0.419),中位OS均为120个月,但两组的OS生存曲线很少重叠,SPM患者在大多数情况下OS更差(图2A)。

MPM对DLBCL的预后影响和结局

既往癌组和同时性癌组Kaplan–Meier总生存率分析曲线示:既往癌患者与同时性癌患者的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图2B)。

MPM组和DLBCL组Kaplan–Meier总生存率分析曲线示:伴MPM的DLBCL患者的OS与不伴MPM的DLBCL患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5年OS:58.6%vs.71.6%,p=0.006);MPM患者的OS较差,中位OS分别为93个月和120个月(图2C)。

image004.jpg

图2(A)SPM组和DLBCL组总生存期曲线;(B)既往癌亚组和同步性癌组的总生存期曲线;(C)MPM组和DLBCL组的总生存期曲线

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

表2展示了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的结果。单变量分析结果揭示,年龄超过60岁(p<0.001)、乳酸脱氢酶(LDH)超过正常值上限(ULN)(p<0.001)、ECOGPS≥2(p=0.002)、IPI评分≥3(p<0.001)、non-GCB亚型(p<0.001)、以及MPM(p=0.006)对总生存期(OS)产生负面影响。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超过60岁(p<0.001)、LDH超过正常值上限(ULN)(p=0.002)、IPI评分≥3(p<0.033)、B症状(p=0.014)以及non-GCB亚型(p<0.001)与较差的OS相关,然而MPM(p=0.442)似乎与OS无显著关联。
 

表2 对766例DLBCL患者的OS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image005.png

及时预警SPM的发生,可进一步改善DLBCL患者预后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8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了多原发性恶性肿瘤(MPM)在DLBCL中的发病率、发生率及生存情况。研究发现,42例患者为MPM,其中20例有MPM病史,22例为二次原发恶性肿瘤(SPM),其余750例无其他类型肿瘤。随访期间,25.5%的患者死亡,2.86%的患者发生SPM。研究还探讨了SPM的发生率与患者基线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的关系,发现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SPM风险更高,GCB亚型和早期患者更容易发生SP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M与性别、AnnArbor分期、结外受累、IPI评分、B症状或利妥昔单抗使用无显著相关性。
 
在10年随访中,评估了768例单发DLBCL患者的SPM发生率。尽管IPI评分和SPM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但SPM的死亡率随着IPI评分的增加而增加。SPM患者和单发DLBCL患者的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但SPM患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总生存率更差。此外,伴MPM的DLBCL患者的总生存率与不伴MPM的DLBCL患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MPM患者的总生存率较差。然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M似乎与总生存期无显著关联。
 
另外,作者提出,>60岁、GCB亚型和AnnArbor分期<3期患者发生SPM的风险可能增加,可为DLBCL后SPM提供早期诊断线索,也是未来监测DLBCL患者的重点。警惕SPM风险因素将促进SPM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参考文献


[1]         ZHANG X, TANG H, MIAO Y, et al.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cies in 788 Chinese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J]. Cancer Medicine, 2023, 12(13): 14112-9.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Amiee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评论
2023年08月28日
杨世忠
阳泉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 肿瘤内科
>60岁、GCB亚型和AnnArbor分期<3期患者发生SPM的风险可能增加,可为DLBCL后SPM提供早期诊断线索,也是未来监测DLBCL患者的重点
2023年08月28日
欧阳波
酒钢医院 | 呼吸内科
内容很精彩,值得学习!
2023年08月27日
杨世忠
阳泉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 肿瘤内科
多原发恶性肿瘤(MPM)是指同一个体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原发性恶性肿瘤。MPM是一种常见的肿瘤迟发效应,大量肿瘤生存者仍有罹患后续原发恶性肿瘤(SPM)的长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