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 7月也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但却留下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临床研究。 在此, 小编特精选过去一个月内各大顶级血液学期刊中值得重点回顾的研究动态, 带您一睹为快!
Cilta-cel vs 标准治疗在“来那度胺-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疗效比较
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 (cilta-cel)是一类靶向BCMA的CAR-T, 在既往经过多线治疗的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近来, Jesús San-Miguel教授等在NEJM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III期研究, 入组了419例来那度胺-难治性的MM患者, 随机分配至cilta-cel组(n=208)或标准治疗组(n=211)进行治疗,旨在比较两组治疗对于此类患者的疗效差异,主要的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FS)。
中位随访15.9个月, 结果显示:
①在治疗反应率方面, cilta-cel组的总体缓解率(ORR)达到了84.6%, 要优于标准治疗组的67.3%, 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73.1% vs 21.8%; 微小残留病阴性率(MRD-)分别为60.6% vs 15.6%, 均是cilta-cel组占优。
②在PFS方面, cilta-cel组的中位PFS尚未达到, 而标准治疗组的中位PFS为11.8个月(HR=0.26; 95%CI:0.18~ 0.38; P<0.001), 12个月PFS则分别为75.9% vs 48.6%。
该研究表明, 较之于标准治疗而言,cilta-cel单药治疗能降低来那度胺难治MM患者的疾病进展及死亡风险。
Axicabtagene Ciloleucel治疗对于大B细胞淋巴瘤的生存影响
Jason R. Westin教授等开展了一项III期临床研究, 纳入359例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以1:1随机接受axicabtagene Ciloleucel(后续简称axi-cel, n=180)或标准治疗组(即2~3周期免疫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达到缓解者], n=179)治疗, 主要研究终点为无事件生存率(EFS),关键的次要终点为总体生存(OS)及治疗缓解率。
中位随访47.2个月,结果显示:
①axi-cel组的死亡患者为82例, 而标准治疗组则达到了95例(HR=0.73; 95% CI:0.54~0.98; P=0.03);
②axi-cel组的中位OS尚未达到, 而标准治疗组的中位OS为31.1个月,预估的4年OS分别为54.6%(axi-cel)vs 46%(标准治疗)。中位PFS方面, axi-cel组的中位PFS为14.7个月,明显优于标准治疗组的3.7个月,预估的4年PFS分别为41.8% vs 24.4%。
该研究通过长达47.2个月的随访表明,axi-cel作为复发/难治大B细胞淋巴瘤的二线治疗手段,早期应用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
KEYNOTE-170研究最终分析: Pembrolizumab在复发/难治性原发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Pier Luigi Zinzani教授等在BLOOD杂志上发表了KEYNOTE-170研究的最终分析结果, 该研究入组了53例复发/难治性原发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R/R-PMBCL)患者,给予Pembrolizumab 200mg(每3周一次, 共35个周期)进行治疗,研究终点指标主要包括总体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PFS)、总体生存(OS)及安全性。
中位随访48.7个月,其结果显示:
①ORR达到41.5%, 其中完全缓解率(CR)为20.8%, 中位的缓解持续时间(mDOR)尚未达到。
②在生存情况方面, 中位PFS为4.3个月, 4年PFS为33%; 中位OS为22.3个月,4年OS则为45.3%,具体详见下图。
③安全性方面, 56.6%(30/53)的患者出现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AEs), 最常见的AEs为中性粒细胞减少、乏力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其中3~4级AEs发生率为22.6%,无任何1例5级AEs。
综上,KEYNOTE-170研究最终结果表明Pembrolizumab对于R/R-PMBCL患者具有良好且较为持久的疗效, 安全性可靠。
图1患者PFS&OS
Elotuzumab联合泊马度胺、地塞米松应用于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治疗: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的真实世界临床研究
Massimo Gentile教授等开展了一项真实世界研究, 纳入意大利35家医疗中心的200例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 既往平均接受过2线以上的治疗, 其中51%接受过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以及73%既往接受过daratumumab治疗。
入组后接受elotuzumab+泊马度胺+地塞米松(EloPd)方案治疗,中位随访9个月,结果显示:
总体缓解率(ORR)达到55.4%,中位无进展生存(mPFS)为7个月(要短于与此类似的ELOQUENT-3研究); 中位总体生存(mOS)为17.5个月, 也要劣于ELOQUENT-3研究中的mOS(29.8个月)。
另外在毒副作用方面, 本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ELOQUENT-3研究类似。 该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表明, elotuzumab+泊马度胺+地塞米松(EloPd)方案在RRMM治疗中是安全的潜在治疗选择。
氟达拉滨+阿糖胞苷+伊达比星±维奈克拉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
Rabia Shahswar教授等在Haematologica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回顾性研究, 入组118例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R/R-AML)患者, 其中37例接受氟达拉滨++阿糖胞苷+伊达比星(FLA-IDA)方案治疗, 另81例患者则接受FLA-IDA+维奈克拉(FLAVIDA)方案治疗, 旨在探索在FLA-IDA基础上联合应用维奈克拉是否可改善R/R-AML的疗效。
结果显示:FLAVIDA方案具有更高的总体缓解率(ORR),达到了78%, 而FLA-IDA方案仅为47%(p=0.001),但两种方案的MRD阴性率并无差异,分别为50% vs 57%。另外, 在生存方面, 两组方案的无事件生存(EFS)和总体生存(OS)基本相似。
达沙替尼+强化化疗在Ph染色体阳性的新诊断、儿童急淋患者中的应用:一项多中心、单臂II期研究
Stephen P Hunger教授等开展了一项单臂II期临床试验(CA180-372/COG AALL1122),最终纳入106例ph染色体阳性的新诊断、儿童ALL患者, 接受EsPhALL方案+达沙替尼60mg/m2/d(诱导治疗第15天开始),主要的研究终点为该联合方案的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与历史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所有的ALL患者均达到完全缓解(CR), 其中82%为标危组,19%为高危组。另外, EsPhALL方案+达沙替尼组的3年EFS达到了65.5%, 要优于无达沙替尼组的49.2%(p=0.032)。安全性方面, 最常见的3~5级不良反应(AEs)为粒细胞减少伴发热(n=93)及菌血症(n=21),有9例患者因不良反应死亡, 分别因为感染(n=5)、移植相关AEs(n=2)、心脏骤停(n=1)及不明原因(n=1)。综上, EsPhALL方案+达沙替尼对于ph染色体阳性的新诊断、儿童ALL患者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1.San-Miguel J, Dhakal B, Yong K, et al. Cilta-cel or Standard Care in Lenalidomide-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N Engl J Med. 2023;389(4):335-347. doi:10.1056/NEJMoa2303379
2. Westin JR, Oluwole OO, Kersten MJ, et al. Survival with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in Large B-Cell Lymphoma. N Engl J Med. 2023;389(2):148-157. doi:10.1056/NEJMoa2301665
3. Zinzani PL, Thieblemont C, Melnichenko V, et al. Pembrolizumab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primary mediastinal large B-cell lymphoma: final analysis of KEYNOTE-170. Blood. 2023;142(2):141-145. doi:10.1182/blood.2022019340
4. Gentile M, Vigna E, Palmieri S, et al. Elotuzumab plus pom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in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real-world experience with 200 cases outside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Jul 13]. Haematologica. 2023;10.3324/haematol.2023.283251. doi:10.3324/haematol.2023.283251
5. Shahswar R, Beutel G, Gabdoulline R, et al. Fludarabine, cytarabine, and idarubicin with or without venetoclax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Jul 20]. Haematologica. 2023;10.3324/haematol.2023.282912. doi:10.3324/haematol.2023.282912
6. Hunger SP, Tran TH, Saha V, et al. Dasatinib with intensive chemotherapy in de novo paediatric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 (CA180-372/COG AALL1122): a single-arm, multicentre, phase 2 trial. Lancet Haematol. 2023;10(7):e510-e520. doi:10.1016/S2352-3026(23)00088-1
排版编辑: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