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NEJM】非共价BTK抑制剂为既往共价BTK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的CLL/SLL患者提供潜在治疗选择

2023年07月25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在共价Bruton氨基酸激酶(BTK)抑制剂治疗失败后预后较差,需要新的治疗方案。Pirtobrutinib是一种高选择性的非共价(可逆)BTK抑制剂,旨在重新建立BTK抑制。近日,波兰MSC国家肿瘤研究所的Wojciech Jurczak教授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文,报道了既往接受过共价BTK抑制剂治疗的CLL/SLL患者接受治疗Pirtobrutinib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背景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B细胞克隆增生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标准治疗已由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转向为以BTK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为代表的靶向治疗。BTK抑制剂并非治愈性治疗,而共价BTK抑制剂之间存在交叉耐药,一旦疾病进展,患者后续治疗选择有限。BCL-2抑制剂在BTK抑制剂治疗失败后CLL/SLL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疗效,但需要谨慎肿瘤溶解症风险,且疾病控制时间短。这些患者预后极差,迫切需要新的治疗选择。Pirtobrutinib是一种新型非共价BTK抑制剂,可抑制BTK常见耐药突变,旨在克服现有BTK抑制剂的局限性。BRUIN临床试验评估了Pirtobrutinib在既往使用过共价BTK抑制剂的CLL/SL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Pirtobrutinib单药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入选标准:复发或难治B细胞肿瘤患者;允许存在控制良好的心房颤动和使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

在CLL或SLL患者中,主要终点是根据2018年国际CLL工作组响应标准的总体缓解率(ORR;部分缓解或更好疗效)。次要终点包括含淋巴细胞增多的PR的OR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安全性及生物标志物的探索性分析。独立审查委员会对疗效终点(OS除外)进行评估。从首剂至最后一剂结束后37天或开始后续抗肿瘤治疗(以较早者为准)的不良事件报告用于评估安全性。

研究结果

患者特征

研究共纳入773例B细胞肿瘤患者,其中317例为复发难治性CLL/SLL,并且有247例既往至少接受过1种BTK抑制剂治疗。中位年龄为69岁,中位既往治疗数为3。除BTK抑制剂外,患者还曾接受过抗CD20单抗、化疗、BCL-2抑制剂等治疗。大多数患者因疾病进展停止之前的BTK抑制剂治疗。患者分子特征较为恶性,如del(17p)、TP53突变、复杂核型等较为常见。

疗效分析

之前接受过BT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ORR为73.3%(95% CI 67.3-78.7),其中CR 4例(1.6%),结节性PR 1例(0.4%),PR 176例(71.3%)。考虑含淋巴细胞增多的PR后,ORR为82.2%(95% CI 76.8-86.7)。在既往同时接受过BTK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治疗的亚组中,ORR为70.0%(95% CI 60.0-78.8);考虑含淋巴细胞增多的PR后的ORR为79.0%(95% CI 69.7-86.5)。如瀑布图所示,大多数有资料的患者(223例中216例,96.9%)靶病灶缩小,与既往BTK抑制剂治疗中止原因和是否接受过BCL-2治疗无关。

表 既往接受BTK抑制剂治疗的CLL/SLL患者经Pirtobrutinib治疗的疗效

1690252589500.jpg

图 肿瘤病灶大小变化及PFS结果

在所有的疗效分析人群中,中位PFS为13.8个月(95% CI 9.9-18.3)。1年PFS率为52.9%(95% CI 44.3-60.6)。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29.6个月(95% CI 18.6月-未达到)。至数据截止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1.3个月(IQR 7.4-15.6)。36例患者在试验期间因疾病进展或其他原因停用Pirtobrutinib治疗。在之前接受过BT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18.2%达到MRD阴性(10-4)。

安全性分析

317例接受Pirtobrutinib治疗的CLL/SLL患者中,截至数据截止日,有277例(87.4%)患者至少接受了推荐II期剂量200mg 1次/天的Pirtobrutinib治疗,中位治疗时间为16.5个月(范围0.2-39.9)。

表 接受Pirtobrutinib治疗的CLL/SLL患者安全性概况

1690252782920.jpg

总体而言,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感染(71.0%)、出血(42.6%)和中性粒细胞减少(32.5%)。3级或以上最常报告的不良事件是感染(28.1%的患者)和中性粒细胞减少(26.8%),最常见的与治疗相关的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14.8%)。未观察到任何猝死病例,总共有16例患者在接受Pirtobrutinib治疗期间因除疾病进展外的原因死亡,包括2019冠状病毒病或与COVID-19相关的肺炎(8例患者)、肺炎或真菌性肺炎(2例)、脓毒症休克或休克(2例)及其他原因(4例)。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导致15例患者(4.7%)减量,9例患者(2.8%)永久停药。

所有接受Pirtobrutinib治疗的B细胞肿瘤患者(773例)的安全性概况与CLL/SLL患者的安全性人群相似。但是,与所有B细胞肿瘤患者(55.6%)相比,CLL/SLL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更高(71.0%)。此外,截至数据截止日,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房颤或心动过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导致35例患者(4.5%)减量,20例(2.6%)永久停药。

讨论与总结

在BRUIN I/II期试验中,Pirtobrutinib在既往接受过BTK抑制剂治疗的CLL/SLL患者中初显疗效。这些数据提示,无论既往有无共价BTK抑制剂暴露,几乎普遍依赖BTK介导的B细胞受体信号。因此,共价BTK抑制剂序贯Pirtobrutinib治疗可能会延长患者靶向这一关键通路依赖性的临床获益期。安全性方面,感染、出血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在Pirtobrutinib治疗期间比较常见。这与BTK抑制剂类药物的已知不良事件谱相符。

总之,该项I/II期临床研究提示非共价(可逆)BTK抑制剂Pirtobrutinib在既往接受过共价BTK抑制剂治疗后失败的CLL/SLL患者中显示出了良好疗效。无论既往共价BTK抑制剂治疗是因疾病进展、毒性或其他原因而中断,重新建立BTK抑制都是后续治疗的一种潜在选择。
 

参考文献

Anthony R,  et al. Pirtobrutinib after a Covalent BTK Inhibitor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3 Jul 6;389(1):33-44. doi: 10.1056/NEJMoa2300696.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Amiee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07月25日
郭飞
丰城矿务局总医院 | 外科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在共价Bruton氨基酸激酶(BTK)抑制剂治疗失败后预后较差,需要新的治疗方案。Pirtobrutinib是一种高选择性的非共价(可逆)BTK抑制剂,旨在重新建立BTK抑制。
2023年07月25日
徐国明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认真学习,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