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BOC/BOA 2023 China】杨坤禹教授:免疫治疗在鼻咽癌领域取得突破,高效低毒是未来探索方向

2023年07月12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7月7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2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3 China”于黑龙江哈尔滨盛大启幕。此次BOC/BOA 2023 China大会头颈部肿瘤专场中,多位领域内专家报告、评述了本次ASCO大会中的头颈部肿瘤多项前沿临床研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肿瘤资讯】特邀大会评述环节讲演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杨坤禹教授分享鼻咽癌领域的重磅研究进展,并探讨鼻咽癌精准治疗的发展方向。

专家简介

杨坤禹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肿瘤科主任/教研室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鼻咽癌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放疗专委会,常委
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头颈肿瘤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生物学组,副组长
湖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湖北省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十三五”规划教材《Oncology》、
十四五规划教材《肿瘤放射治疗学》副主编   

免疫治疗在鼻咽癌领域获得更广泛应用,生物标志物的指导作用有待进一步规范

杨坤禹教授:每年,ASCO年会都是一场学术盛宴,可以带来非常多的肿瘤领域信息资讯。本届ASCO大会中,鼻咽癌领域有三项我个人较为关注的临床研究。第一项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麦海强教授团队报告的JUPITER-02数据更新,另外两项研究(NeoSpace研究、CONTINUUM研究)则是局晚期鼻咽癌领域的新进展。

JUPITER-02试验是一项关于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研究。此前报告的结果中,在GP化疗方案中添加特瑞普利单抗可以将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从8.2个月延长至21.4个月,提高一倍有余。本次报告的总生存期(OS)数据中,我们看到对照组患者在疾病进展后使用免疫治疗,也可将总生存时间延长。该研究提示免疫治疗逐渐全方位介入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治疗,未来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患者在一线接受免疫联合化疗后如出现疾病进展,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仍然值得我们考虑。

NeoSpace研究探索了在标准同步放化疗基础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对局部晚期高危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入组对象均为高危患者,包括T4N1、N3期患者等。该研究除探索了免疫治疗参与局晚期鼻咽癌标准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外,值得关注的是将患者血浆EBV拷贝数作为重要指标用于评估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病情进展。当然,血浆EBV检测方法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或有必要建立一套规范化的检验标准。

CONTINUUM研究同样关注局部晚期高危鼻咽癌患者。该研究在诱导化疗后的标准同步放化疗基础上,进一步联合了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结果显示,在免疫治疗的参与下,患者的三年无事件生存期(EFS)显著提高(76.0% vs 86.1%)。作为一项大规模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其结果将对临床实践提供重要指导,也进一步证实了免疫治疗在局部晚期高危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另外,该研究一个有趣的发现是,研究设计预期高危患者可从治疗中获益更大,但结果却显示低危患者的获益更大。这一发现提出了新的治疗思路,其背后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也为未来的治疗策略调整带来了一定启示。

中国逐渐成为全球鼻咽癌研究领航者,高效低毒精准化是探索目标

杨坤禹教授:过去20年间,中国鼻咽癌领域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如今,越来越多中国临床研究已经进入美国NCCN指南、欧洲ESMO指南等国际权威指南,中国正在逐渐成为全球鼻咽癌治疗的领航者。

鼻咽癌治疗水平的进步离不开业内专家们的努力奋斗,特别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团队在过去20年间培育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为中国鼻咽癌临床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目前国内鼻咽癌研究也存在一些需要努力的方向,例如在标准治疗模式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应用创新药物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这将是我们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与此同时,创新放射治疗技术也在蓬勃发展,许多医院已经开始使用质子和重离子等新型放疗技术。这些前沿技术有望帮助我们攻克当前鼻咽癌放疗中存在的难题,也值得持续关注。

随着肿瘤治疗进入个体化和精准化的新时代,鼻咽癌治疗也将愈加强调个体化和精准化。如何筛选出更有效的风险分层指标,对高危患者实施高强度治疗以获得更佳疗效,对低危患者给予相对低强度治疗以确保更好的生活质量,这将是我们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对于免疫治疗等创新方案,我们需要遴选可指导临床实践的生物标志物,这也是未来科研工作的重点。总之,鼻咽癌治疗的精准化发展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同时开发可靠的生物标志物为创新治疗方案提供指导,这需要医学工作者持续努力,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Pain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qinhu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07月12日
孙泽辉
唐山市第三医院 | 肿瘤外科
高效低毒是未来探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