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BOC/BOA 2023 China】沈琳教授:砥砺前行曙光初现,期待中国创新走向世界

2023年07月18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7月7日—8日,202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3 China在冰城哈尔滨盛大召开。在此次大会上,来自全国的各肿瘤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精华内容进行解读和评述,分享并讨论了国际一流学者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2022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研究进展,助力我国临床肿瘤领域的深入发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作为讲者详细介绍了“Current Standard Practice after ASCO 2023:消化系统肿瘤”。

在会议现场,【肿瘤资讯】特别专访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就当前胃癌的前沿进展以及国内消化道肿瘤领域临床研究开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享。

专家简介

沈琳
教授

消化肿瘤内科主任、I期临床试验病房主任
历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
北京学者
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理事会轮值理事长

冰火两重天,艰难前行中的胃癌治疗

沈琳教授:在本次BOC/BOA 2023 China会议中,我特别就众人最为关心且当前治疗最为困难的瘤种——胃癌,进行了专题汇报。胃癌是我国的高发瘤种,全球接近一半的胃癌患者都在我国,并且由于胃癌异质性极大,疾病诊疗极为复杂。在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飞速发展的时代,原本与胃癌一样治疗很困难的瘤种,如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实体瘤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其5年生存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令我们十分羡慕。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胃癌的临床研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例如,关于免疫联合化疗用于胃癌术后辅助治疗的ATTRACTION-5研究为阴性结果,探索胃癌免疫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治疗的KEYNOTE-585 研究亦是阴性结果。因此,人们对于可选择人群,如探索HER2阳性人群免疫联合治疗的KEYNOTE-811研究充满期待。其初步结果为阳性,但由于HER2阳性人群占比并不高,未来还需要进一步选择人群,才能让更多患者从免疫联合靶向或化疗中获益。从上述研究结果也可窥见,胃癌的治疗难度极大,相对于其他实体瘤,可谓“冰火两重天”。

虽然在胃癌靶免治疗的探索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但我们亦有成功的案例,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针对Claudin 18.2高表达人群的探索。众所周知,Claudin 18.2高表达人群是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的人群,其腹膜转移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在2023 ASCO年会上,徐瑞华教授牵头进行的GLOW研究公布了最新成果,研究显示Claudin 18.2单抗Zolbetuximab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Claudin 18.2阳性/HER2阴性局部进展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这一成果必将改变当前的临床实践。目前该药正在向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递交相关适应证的申请,相信中国患者很快就能在临床中使用。

除了GLOW研究,SPOTLIGHT研究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相信这两项研究结果的公布将会改变全球胃癌一线治疗的格局,即原本的一线免疫治疗仅有PD-1单抗联合化疗这一选择,如今又有了新的选择。随着未来Claudin 18.2单抗的获批,又会呈现出新问题,即对于同时存在PD-L1和Claudin 18.2高表达的人群,到底该选择PD-1单抗联合化疗还是Claudin 18.2单抗联合化疗?这将成为我们下一步研究的目标。

诚然,对于胃癌的研究并不仅局限于一线治疗,还包括如何克服耐药,如PD-1单抗联合方案一线治疗失败后该如何处理?诸如此类,均需要进行探索。因此,现在对于胃癌精准靶向治疗的选择较为活跃,如针对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的研发,针对Claudin 18.2的ADC、双抗及CAR-T细胞治疗等,也处于积极研发中。目前在这些领域,国内几乎与国外同步,换言之,基于中国人群治疗需求的研发非常旺盛。

此外,针对c-MET、FGFR抑制剂等的研发也正在进行中。虽然此类人群相对较少见,但其或可为我们提供非常好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药物。以往,HER2阳性获益人群仅为15%,但随着ADC药物的问世,获益人群扩展到了约25%。同样地,MET扩增获益人群仅为3%、MSI-H晚期人群仅为2%~3%,EBV阳性者仅为3%,但是对于这些人群都有相关研究在进行,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整体而言,虽然胃癌治疗在艰难前行,但相信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未来胃癌的精准治疗必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在这个领域,中国也应该在国际上展现出自己的实力。

从“Me too”到“First in class”或“Me better”,致力于中国创新走向国际

沈琳教授:以前中国开展的临床研究大多是“Me too”,但如今在新靶点的挖掘和新药的呈现方面,我国与国外的差距已经从原来的3~5年缩短为1年左右,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处于领先地位。在进行新药研发时,首先要考虑这种药物是否为“First in class”或者“Me better”。其次,同一种药物针对不同疾病特征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治疗也是一种创新,因为它是基于临床问题的研究。以靶向药物为例,虽然属于同一类靶向药物,但它们的临床设计也可以不完全相同。举例来说,针对EBV阳性患者,使用抗PD-1单抗联合治疗的效果并不好,但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此类患者的Treg细胞表达较高,使用CTLA-4单抗联合治疗或可攻克其当前的耐药情况,这也是一种创新。又如,c-MET抑制剂用于c-MET扩增胃癌的疗效如何?目前国际上并未进行此方面的研究,我们就进行了相关探索。在胃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及术前新辅助治疗中,虽然应用同样的药物,但因为选择的目标人群不同、研究设计不同,也有可能获得新的临床适应证。

总体而言,探索新的适应证的目的是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或提高治愈率。我们既要寻找真正的“First in class”或者“Me better”的新药,同时也要想办法找到优势人群、合适的生物标志物,用现在已经可及的药物进行新的探索。当前,国内研究者正积极进行这两方面的创新探索工作,相信未来我国胃癌的研究一定会走在国际前列。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uqi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07月18日
侯宪民
阳谷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期待学习更多知识技能
2023年07月17日
雷昕奕
永州市中心医院 | 胃肠外科
肿瘤治疗又有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