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杨季红教授:肝癌外科日趋微创化与精准化,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最佳方案

2023年07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随着综合治疗理念的逐步兴起,当前肝癌治疗已进入以手术为主、介入和系统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时代。微创技术的发展让肝癌外科治疗日趋微创化、精准化与个体化;而系统治疗,特别免疫治疗药物的加入,让肝癌患者的生存得到了明显改善。【肿瘤资讯】特邀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杨季红教授就当下肝癌外科的治疗热点与发展方向进行分享。

杨季红
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临床医学院外科总论教研室副主任、肝胆外科首席医师
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委会肝胆外科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腔镜内镜外科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河北省协作组常委
河北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委员
河北省抗癌协会及河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河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外科学组第三届学组委员

微创化、个体化、精准化——肝癌外科治疗新热点

杨季红教授: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肝癌患者可以接受微创手术治疗。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肝癌的治疗中发展迅速,也逐渐受到重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免疫联合治疗在肝癌新辅助、辅助治疗、转化治疗领域的探索正在持续进行中。联合治疗也是当前肝癌外科治疗的研究方向之一,多种联合方案在肝癌外科探索,以期减少术后复发,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此外,机器学习算法在肝癌外科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包括肝癌影像学、术后早期复发预测等方面。

整体而言,当前肝癌外科治疗研究正朝着微创化、个体化和精准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这些治疗方法与技术将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多学科协作,全面监管,确保肿瘤有效切除

杨季红教授:肝细胞癌是一类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的恶性肿瘤中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第4位和第2位。肝切除术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在肝癌外科治疗中,最大限度保存剩余肝脏储备功能非常重要,需要在术前、术中多个阶段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护,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肝切除术的原则是完整切除肿瘤并保留足够体积且有功能的肝组织,因此完善的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与肿瘤学评估非常重要。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避免手术过程中对剩余肝组织的损伤。一般认为肝功能Child-Pugh A级、ICG-R15<30%是实施手术切除的必要条件;剩余肝脏体积须占标准肝脏体积的40%以上(肝硬化患者)或30%以上(无肝硬化患者)也是实施手术切除的必要条件。

需要强调的是,肝癌外科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肝胆外科、肿瘤内科、影像科、病理科等,以确保治疗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综合治疗方兴未艾,全面考量制定最佳策略

杨季红教授:近年来,肝癌非手术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方面,靶向药物、免疫药物单药或联合方案用于晚期或不可切除肝癌的治疗可获得30%左右的客观缓解率(ORR),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也提高至20个月左右。另一方面,局部治疗手段如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和放射治疗等,通过技术和药物的改进、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不仅在缩小肿瘤、控制癌栓方面获得较以往更好的效果,而且患者的生存也得到明显改善。

在肝胆外科治疗领域,国内外学者积极探索以上治疗手段的新辅助、辅助和转化治疗。部分研究已初显疗效和安全性,可减少术后复发率,使肿瘤缩小降期,部分患者重新获得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例如,替雷利珠单抗作为具有独特结构的PD-1抑制剂,已凭借在RATIONALE 301研究、BGB-A317-211研究、RATIONALE 208研究中改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ORR、中位持续缓解时间(mDOR),延长OS、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的出色表现,正在布局辅助治疗、转化治疗研究,以期联合手术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

在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时,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肝功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尽量选择疗效和安全性俱佳的高效低毒方案。我们会重点考量方案的缓解深度、缓解持续时间、靶病灶缩小情况、R0切除率、OS、PFS以及安全性等指标,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新型靶点lncRNA潜力无限,助力肝细胞癌更好疗效

杨季红教授:个人认为长非编码RNA(lncRNA)在肝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首先,lncRNA可以作为非侵入性诊断生物标志物,用于早期肝细胞癌的诊断。lncRNA是从癌细胞和组织中释放出来的,几乎参与了肝细胞癌发展的所有阶段,并且在体液中表达失调,因此是肝细胞癌非侵入性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潜在候选者。有研究表明,血液中外泌体miRNA可作为肝细胞癌早期诊断标志物,比经典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更具有优势。这些研究结果提示,lncRNA在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

其次,lncRNA也有望成为肝细胞癌的有效治疗靶点。例如,miRNA-1258过表达可以与Smad2和Smad3直接结合,从而减弱TGFβ/Smad信号传导,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在体内外的迁移和侵袭。这些研究结果表明,lncRNA在肝细胞癌治疗中也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

总体而言,lncRNA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对于肝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未来,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利用lncRNA来发展新型的肝细胞癌诊断和治疗策略,这将有助于提高肝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nth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BJ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评论
2023年07月16日
贾原菊
宜城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023年07月16日
徐宝连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 | 血液肿瘤科
肝癌外科日趋微创化与精准化,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最佳方案
2023年07月16日
戴明
厦门市中医院 | 肿瘤科
肝癌外科日趋微创化与精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