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3 ASCO】段建春教授解读肺癌国产新药研究新突破

2023年06月14日
来源:肿瘤资讯

芝加哥当地时间6月6日,第59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已落下帷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肿瘤领域学术盛会,ASCO年会汇聚全球专家学者,分享了国际最前沿的重磅研究成果和治疗技术。
在此次会议现场,肿瘤资讯特别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段建春教授,就所在团队公布的两款中国创新药及临床研究分享最新成果、解读研究亮点。

专家简介

段建春
主任医师 肿瘤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  内科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CSCO理事
CSCO肉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肺癌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创新团队”骨干成员
国自然青年基金,国自然面上项目获得者
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 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
长期致力于肺癌为主的胸部肿瘤的规范化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及转化研究 

两款重磅新药亮相ASCO,或为对抗难治性肺癌新利器

王洁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国内开展了两项新型药物的研究,在此次ASCO年会上获得了Poster展示和Poster Discussion资格,很荣幸向大家汇报进展。

首先是靶向B7-H3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它通过连接子将拓扑异构酶1的抑制剂偶联到人源化抗B7-H3单克隆抗体上。在本剂量爬坡试验中,患者从1mg持续拓展到16mg。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8-12mg/kg的剂量强度可以观察到比较好的治疗有效率,整体人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0%。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中观察到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数据——共入组11例SCLC患者,中位治疗线数基本上超过了三线,在接受HS-20093治疗后的有效率达到63.6%,研究结果令人鼓舞。

安全性方面,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与常见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类似,包括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但总体上毒性均可耐受,经探索的剂量限制毒性(DLT)为16mg/kg。未来仍会进行1B期不同瘤种的扩展研究,包括常见的NSCLC、SCLC、食道癌及其他瘤种,我们期待HS-20093可以在更多实体瘤的后线治疗中发挥更好的抗肿瘤活性,为肿瘤医生提供更强有力的治疗武器。

另一项重要的研究为新型EGFR-TKI YK-029A在晚期NSCLC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研究。剂量爬坡试验发现,仅50mg左右即可在患者中展现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剂量升高到150-200mg左右,无论是血药浓度还是疗效均有较好的数据。与奥希替尼相关研究类似,YK-029A并未探索到最大耐受剂量(MTD)。

令人惊喜的是,YK-029A不仅对EGFR敏感突变有效,对一/二代EGFR-TKI继发性耐药突变EGFR T790M突变亦有效,而且对S768I、G719X、L861Q等EGFR少见突变也有非常好的疗效。而最让人欣喜的是,临床前研究发现该药物对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GFR ex20ins)有较低的IC50值。因此,本研究在扩展队列中纳入了EGFR ex20ins突变型的复治患者和初治患者。队列6研究结果显示,携带EGFR ex20ins突变型的初治患者治疗疗效非常惊艳,经独立审查委员会评估的有效率超过70%,中位PFS达到9.3个月。因此,我们认为YK-029A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国内正在开展针对一线治疗的III期随机对照研究。

破除难治性肺癌困境,新药研发任重而道远

是的。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新型的小分子靶向药物、ADC类药物,或免疫治疗药物,国内新型药企开展了很多针对新型药物的探索和研发,包括一些first-in-class的药物。这些药物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均展示了优秀的研究数据,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新型药物进入临床,开展临床试验。目前,YK-029A已经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突破性治疗药物(BTD)认定,正在开展III期临床研究。相信这些药物一旦问世会给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武器和治疗机会。

耐药机制探索是实体瘤治疗的破局关键

对于肿瘤的治疗,在临床上一直面临着两大难题——早期发现和治疗药物耐药。众所周知,肿瘤的异质性非常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逃避机体的免疫识别和攻击,而且对于免疫系统或治疗药物的攻击都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进而衍生出耐药机制。因此,对于晚期实体瘤患者,亟需更多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和明确的耐药机制,进而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方能有的放矢,更好地全程化管理病程。

另外,我们既往认为针对驱动基因阳性,如EGFR突变或ALK融合的患者,免疫治疗并不是优先选择的方案。但实际上探索后线治疗方案的排兵布阵或通过联合治疗引入免疫疗法,使其不仅对驱动基因阴性肿瘤患者有效,更能作为驱动基因阳性患者的后线治疗发挥积极作用,如长拖尾效应等,对于患者获益至关重要。

另外,新型ADC类药物在针对不同靶点,包括现在熟知的B7-H3、TROP2、HER2、HER3等治疗中均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这些药物的耐药机制,以及联合其他治疗方式用药的可能性和效果,仍是未来值得探索的方向。

肿瘤领域蓬勃发展,肿瘤医生把握临床与科研并重

非常荣幸能够代表王杰教授团队登上ASCO进行Poster Discussion环节展示。目前,肿瘤医生处在蓬勃发展的时代,无论是肿瘤新药的研发,或是治疗模式的创新,都迎来了日新月异的变革。

随着肿瘤逐渐向慢病化发展,为临床肿瘤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参与患者的全程管理、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另外在药物研究方面,国内越来越多的创新型药企都在积极研发新型药物,也使得肿瘤医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临床研究,针对感兴趣的药物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不仅有利于个人学术能力的成长,更能立足临床需求,在造福患者的工作中发光发热。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云初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qinhu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06月16日
王琼
株洲市第二医院 | 呼吸内科
对于肿瘤的治疗,在临床上一直面临着两大难题——早期发现和治疗药物耐药
2023年06月15日
梁留峰
叶县人民医院 | 消化内科
通过连接子将拓扑异构酶1的抑制剂偶联到人源化抗B7-H3单克隆抗体上。
2023年06月15日
孙超敏
嵊州市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对于肿瘤的治疗,在临床上一直面临着两大难题——早期发现和治疗药物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