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医诺学院】第四届诺华肿瘤医学肺癌高峰论坛隆重召开:聚焦精准,共瞻前沿

2023年03月2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以下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如您非前述专业人士,请离开本页。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肺癌少见突变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层出不穷的靶向药物为患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希望。为梳理少见突变最新进展,整合优化临床诊疗路径,2023年3月25日,“第四届诺华肿瘤肺癌高峰论坛”如期开启,聚焦精准,共瞻前沿,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同时开启,虽在异地,心聚同堂!大会特邀天津市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清华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另有多位中外大咖齐聚,共同探讨肺癌领域前沿进展,【肿瘤资讯】整理会议精粹,以飨读者。

大会伊始,诺华创新药物中国总裁张颖女士致辞,诺华以创新为基石,聚焦于实体肿瘤、血液肿瘤、心血管、免疫和中枢神经五大领域,旨在为患者带来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肺癌是目前中国死亡率和发病率最高的癌种,诺华在肺癌方面布局于ALK、BRAF、KRAS及cMET等靶点的精准治疗,多个靶向药物已获批并进入国家医保,进一步提高创新药物可及性,还有多个新药正在临床研究中。丰富的管线布局将持续提高诺华在肺癌领域的影响力,诺华公司将秉承“承诺中华”的寓意,深入肺癌领域靶向药物研发,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领导致辞.jpg

随后,大会主席天津市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清华教授先后致辞,精准医学发展下,肺癌靶向治疗的突飞猛进,特别是BRAF、KRAS、cMET等罕见靶点,越来越多的肺癌罕见靶点靶向药物问世,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获得大幅提升。基于我国肺癌患者的人群基数,肺癌“罕见”靶点并不“罕见”,应受到更多的重视。致辞后几位大会主席共同上台,为本次大会书写墨宝——“精准愈未来”,将大会篇章徐徐拉起!

图片1.png

大会主席开场仪式

Section 1 聚焦精准,驭领创新

诺华肺癌研发管线布局

Alice(1).jpg讲者:诺华全球肿瘤转化研究负责人Alice Shaw博士

诺华全球肿瘤转化研究负责人Alice Shaw博士分享了目前诺华正在积极布局的肺癌研发管线。诺华始终围绕患者的需求出发,将解决患者的临床痛点放在第一位。如今,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已经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格局。精准医疗发展势态下,诺华更加注重靶向药物的发展,并针对NSCLC少见突变靶点布局多条靶向药物研发管线。JDQ443作为结构独特的KRAS G12C抑制剂,已展示出初步疗效。IAG933针对间皮瘤和其他Hippo通路改变的肿瘤而研发,并在积极拓展间皮瘤以外的应用。此外,诺华在全球范围内至少有2种新型放射性同位素靶配体(RLTs)进入临床。诺华致力于遵循科学,为肺癌患者带来创新和变革性药物,满足肺癌患者更多的临床需求。

吴一龙教授、周彩存教授Alice Shaw博士的分享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共同探讨了未来靶向治疗和细胞治疗在实体瘤中的发展前景以及RLTs相较于抗体偶联药物在肿瘤中应用的优势。

精准医学下看临床研究设计

5 姚晨.png讲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姚晨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姚晨教授带来了精准医学下看临床研究设计——适应性设计的分享。适应性设计旨在更好地改进进行中的临床试验,而不是因设计本身缺陷而有极大可能导致临床试验失败所做的临时补救,常见适应性设计包括成组序贯设计、样本量再估计、两阶段无缝适应性设计、主方案设计。精准治疗下新型研究设计模式包括篮式设计、伞式设计、平台设计和MOT设计。其中,篮式设计可用于评估一种药物治疗具有同一种生物学特征的不同疾病类型的临床效果,但有时子研究样本量会很少,因此常采用贝叶斯层次模型(BHM)进行分析。诺华ROAR试验正是采用了篮式设计的贝叶斯信息借用分析,试验样本量计算基于模拟研究进行。CDE及监管机构审批适应性设计时,会考虑其适用性、合理性、完整性和可行性。

王长利教授姚晨教授的分享进行了总结,周清华教授姚晨教授就真实世界研究与临床研究有怎样新型的结合方式进行进一步探讨,两位认为,真实世界研究作为RCT研究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但并不能够替代RCT研究,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转化医学引导下的BRAF研究进展

范云教授.jpg

讲者: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范云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范云教授梳理了转化医学引导下的BRAF研究进展。转化医学加速推进了肺癌靶向治疗的发展。以BRAF突变为例,20年前BRAF基因突变在肿瘤中首次被发现,动物模型进一步确定BRAF V600为致癌基因。针对BRAF V600抑制剂临床开发,单靶仍存在缩瘤有限及耐药问题。从转化医学角度来看,双靶点BRAF+MEK抑制剂临床前疗效验证可进一步降低肿瘤生长。双靶方案(即达拉非尼+曲美替尼)转化成功之路在于以下几点:其一,双药联合在肺癌中的疗效确切;其二,双药联合安全性可管可控;其三,双靶方案在中国人群中获益显著;其四,双靶方案在恶性黑色素瘤、肺癌、泛瘤种中均显示出良好有效性。在BRAF V600转化医学未来的发展中,双靶治疗后耐药问题、靶免联合治疗、非V600突变的治疗以及新型药物的开发均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张力教授充分肯定了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在目前BRAF V600突变患者中的治疗地位,就非V600突变的治疗方式与范云教授展开探讨。对于非V600突变的治疗仍在临床探索中,值得后续的进一步尝试与关注。

Section 2——聚焦精准,共瞻前沿

北京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清华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担任北京场会议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煜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黄鼎智教授作为分享嘉宾。

早期肺癌少见突变进展

姚煜.png讲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煜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煜教授介绍了早期肺癌少见突变研究进展。I-III期NSCLC治疗仍有大量未被满足需求,治愈之路道阻且长。随着中国肺癌分子检测率逐年上升,为精准治疗带来更多可能。既往EGFR阳性NSCLC辅助靶向治疗获益明显,靶向治疗提前到新辅助亦有探索前景,为其他驱动基因突变的围术期治疗探索点亮方向。现阶段,ALK阳性NSCLC新辅助治疗初现疗效,塞瑞替尼新辅助+辅助治疗病例获病理缓解,且阿来替尼新辅助治疗也显示出无疾病进展(PD)无降期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BRAF V600突变NSCLC使用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新辅助治疗,可达显著病理缓解(MPR)。METex14跳突和MET扩增NSCLC新辅助和辅助治疗研究已至II期阶段。DS-8201新辅助治疗HER2 20ins局晚期NSCLC初现探索前景。首个选择性RET抑制剂辅助治疗RET融合NSCLC研究已在进行中。未来,期待在筛选围术期治疗最佳获益人群、MRD监测和ctDNA运用等方面进行更多探索,真正做到个体化围术期NSCLC治疗方案制定。

晚期肺癌少见突变进展
 黄鼎智.png

讲者: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黄鼎智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黄鼎智教授则就晚期肺癌少见突变进展进行了分享。现阶段,肺癌精准医学发展迅速,少见靶点细分更多获益人群。随着中国肺癌分子检测率逐年上升,为精准治疗带来更多可能,NSCLC少见突变晚期治疗进展全面开花。ALK-TKI的出现让ALK阳性NSCLC慢病化成为可能,其中ASCEND-8亚洲亚组数据佐证塞瑞替尼在亚洲人群中疗效更优,亚洲人群3年OS率高达93%,在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也表现出优秀疗效,相较于克唑替尼显著延长PFS至45.0个月。BRAF基因及通路逐渐成为肺癌精准治疗的新焦点之一,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双靶一线治疗,ORR、DOR显著获益,中位PFS达14.6个月,中位OS达24.6个月。在中国注册研究中,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全线治疗ORR高达75%,并且真实世界研究再次佐证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一线疗效优异。双靶方案在NCCN指南中地位逐年升高,其他系统性治疗推荐降级。METex14突变NSCLC的治疗上,卡马替尼在全球及中国初治患者中均显示优异疗效。靶向KRAS G12C的化合物JDQ443显示初步疗效。未来,更精准、更高效、更前沿的发展是方向,肺癌精准治疗模式的持续创新,必将向全程、个体化的慢病管理迈进。

北京讨论(1).png

北京场讨论环节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清华教授主持北京场讨论环节,北京医院李琳教授、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张翠英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赵军教授以及吉林省肿瘤医院柳影教授就晚期肺癌患者二次活检的比例及考量因素、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在治疗BRAF突变NSCLC中的临床经验、少见靶点一线治疗药物选择考量以及对未来少见突变药物开发的展望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探讨。专家们认为二次活检对于患者而言更加有益,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对BRAF治疗疗效优越,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少见靶点一线治疗药物选择应基于药物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患者的意愿综合考量。未来,希望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能够问世,为患者带来更多选择。

上海场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担任上海场会议主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佳蕾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洁教授作为分享嘉宾。

NSCLC少见突变临床进展

方文峰.png

讲者: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方文峰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方文峰教授为我们梳理了NSCLC少见突变临床进展。精准检测助力靶向治疗进展,推动个体精准化诊疗时代的到来。ALK通路的靶向药物发展迅速,塞瑞替尼的研究也从后线推进至围术期治疗。BRAF在肺腺癌中突变率为1%~5.5%,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方案一线治疗BRAF V600 突变NSCLC的mOS可达24.6个月,肺癌适应症已获NMPA批准并进入医保目录,化疗诱导后双靶再挑战、新辅助治疗等探索也正在进行中。METex14跳突在肺腺癌中的发生率为1%~4.3%,卡马替尼在MET exon 14跳跃突变初治晚期NSCLC患者中有确切疗效数据。JDQ443或将突破KRAS G12C抑制剂不可成药困局。其他少见突变靶点同样进展不断,喜讯频传。如今,药物开发新领域不断拓展,新型药物开疆拓土,创新疗法突飞猛进,为肿瘤患者带来希望。

少见突变真实世界数据
胡洁.png

讲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洁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洁教授分享了少见突变的真实世界数据。NSCLC治疗模式在发生着历史性巨变,但目前少见突变NSCLC获批靶向药物数量仍少于EGFR/ALK TKIs,真实世界研究有助于罕见肿瘤的精准治疗决策,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真实世界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疾病诊疗全貌。相较于RCT等,利用数据来源相对广泛等优势,真实世界研究可在更大样本量人群中验证注册研究结果,填补临床研究数据需求,辩证不同治疗方案的差异性,亦可在特殊人群中进行探索。深化对真实世界数据的利用和成果转化已成为时代趋势,将为少见突变NSCLC治疗决策发挥更多指导性作用。如今,精准治疗理念已转化为肺癌患者更长生存数据,未来,少见突变NSCLC精准治疗决策将更加依赖和兼顾药物卫生经济学因素、患者生活质量、癌症基因组信息、肿瘤微环境、AI等真实世界数据。
 上海讨论.png

上海场讨论环节

大咖讨论环节由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建英教授担任主持,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方文峰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艾星浩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媛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洁教授分别就晚期患者基因检测情况、肺癌少见突变一线治疗药物的选择、临床实践中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的用药体会以及真实世界研究在临床执行中存在的困难等话题展开头脑风暴,内容高屋建瓴,引人深思。

广州场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担任广州场主持,分享嘉宾为湖南省肿瘤医院邬麟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张绪超教授
NSCLC少见突变治疗进展

邬麟.png

讲者:湖南省肿瘤医院邬麟教授

湖南省肿瘤医院邬麟教授梳理了目前NSCLC少见突变的治疗进展。肺癌治疗从早期的化疗已逐渐进入精准治疗时代,对于肺癌诊治而言,靶向精准治疗显著提升了NSCLC患者的生存获益。目前肺癌少见靶点包括ALK融合、BRAF V600、METex14跳脱、KRAS G12C、ROS1、RET、HER2等。ALK通路的靶向药物发展迅速,治疗选择越来越多,二代ALK TKI塞瑞替尼显示出更长PFS,在亚洲人群中疗效更优。BRAF基因及通路逐渐成为肺癌精准治疗的新焦点之一,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全线治疗获益明确,一线双靶起始获益更优。卡马替尼在MET exon 14 跳跃突变晚期NSCLC的初治患者中显示获益。对于KRAS G12C突变,Sotorasib/Adagrasib后线治疗疗效相似,JDQ443显示初步疗效,针对KRAS联合用药方案是未来研究方向。随着创新药物技术的不断研发,更多靶点、药物进入临床,必将推动肺癌精准治疗模式的持续创新,向全程、个体化的慢病管理迈进。

NSCLC少见突变基因检测现状与思考
张绪超.png

讲者:广东省人民医院张绪超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张绪超教授分享了NSCLC少见突变基因检测现状与他的思考。少见突变NSCLC , 精准检测飞速发展,精准治疗渐入佳境;国内外指南均推荐所有肺癌患者需进行常规驱动基因检测。少见靶点亟需关注,NSCLC BRAF和KRAS突变常用分子病理检测方法为PCR和NGS; MET异常多种方法和判读标准并行,METex 14 跳突检测包含DNA/RNA NGS 以及PCR,FISH 是检测MET 扩增的金标准,IHC是常用MET过表达检测方法。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少见靶点“全程”精准治疗,MRD 可作为术后复发风险评估及预后评估指标,未来新技术助力精准治疗。
广东讨论.png

广东场讨论环节

讨论环节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担任主持,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安文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林冬梅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林英城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教授以及广东省人民医院张绪超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几位专家以自身经验出发,金句频出,犀利地探讨如今临床上基因检测报告存在的问题,指出检测报告应该由病理科医生、临床医生等共同解读,并结合靶向药物的临床疗效、药物的安全性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以BRAF V600突变患者为例,治疗应根据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双靶联合疗效、不良反应、患者选择意愿和价格等问题选择。从延长生存角度出发,双靶联合的治疗疗效显著获益,应尽量一线治疗优先选择双靶联合的方式。

大会总结

大会主席对本次会议给予的高度的肯定。吴一龙教授表示,诺华管线布局丰富,不仅涵盖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还有新型的RLTs,期待诺华未来研发中带来更多的惊喜。周彩存教授对本场分享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了诺华现有的靶向、免疫、放射、细胞治疗四个方向的布局。周彩存教授说“靶向治疗,诺华可以说是先行者,格列卫起源于诺华,诺华在很早之前就在进行靶向治疗的探索。”诺华不止步于在肺癌领域的开发,逐渐发展出ALK、BRAF、cMET等靶点的靶向抑制剂,将来还会有KRAS抑制剂。周彩存教授高度认可诺华在罕见突变靶向治疗方面的发展,并提出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的期望。王长利教授在充分肯定诺华产品线的布局之余,对诺华未来的发展以及临床实践提出了更多的期望。总结而言,此次会议围绕少见突变精准治疗的发展进行了多维度分享,令大家获益良多。肺癌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方式如今已有了质的突破,但是随着研究发现的逐渐越多,仍处于未知的领域也愈发增多,肺癌治疗未来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索。

1ecf8a6170758fb81d5824e99e2ed01.jpg

8a5e79ef6cf8b2e49798c229410d220.jpg

1989d9d6600168d477e44eb5852a02d.jpg

MCC号TML23032131有效期2024-03-25,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此文章内容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xiaoxu 
排版编辑:Lil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