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预防应用,持续获益:第三代长效G-CSF直击肺癌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

2023年03月2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化疗作为其重要治疗手段,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但同时也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不仅可影响化疗疗效,还可增加感染和死亡风险。第三代长效G-CSF艾贝格司亭α给药方便,长效且强效,拥有良好的安全性,为肺癌患者足剂量、足疗程使用化疗保驾护航。

肺癌化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不可忽视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虽然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出现使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大幅提升,但化疗仍然是精准医学时代下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在新辅助/辅助治疗、联合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放疗等抗肿瘤方案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基石地位[1]。但是,化疗药物属于细胞毒药物,尤如一把“双刃剑”,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细胞尤其是对机体的免疫、造血功能有严重损害。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引起的主要不良事件,可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化疗时间延迟,从而增加治疗费用、降低化疗效果和生存质量[2]。若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感染从而延误治疗或因暴发感染导致迅速死亡。据研究显示[3],相比FN肿瘤患者,无FN的肿瘤患者总生存期(OS)明显延长,中位OS分别为110.1月vs 87.2月(HR=6.015,95% CI 2.006~18.033 p=0.001)。因此,正确评估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风险,早期识别FN和感染发生风险,进行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对减少肿瘤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抗肿瘤治疗整体疗效、降低死亡风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肿瘤类型与化疗方案的不同以及患者自身条件的差异,导致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2021)》推荐根据FN发生风险对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进行分层,并给予相应的防治策略,其中常见中、高风险化疗方案见下表[4]

表1 肺癌常见中、高风险化疗方案

1579703357607_98637015_爱奇艺.png

G-CSF直击化疗“药”害,有效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风险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通过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向粒系细胞分化,促进粒细胞增殖、成熟和释放,恢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可有效防治肿瘤放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据Meta分析显示,G-CSF 预防性用药能有效降低感染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风险。G-CSF作为一级预防措施,FN发生风险可降低46%,感染相关死亡风险可降低44. 8%,化疗期间早期死亡风险可降低40.1%[4]

为规范G-CSF的应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2021)》强调[4]对于接受高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无论治疗目的是治愈、延长生存时间或是改善疾病相关症状,均建议预防性使用G-CSF。对于接受中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需评估患者自身风险因素,如患者年龄。若患者满足任意一项引起风险系数增加的因素时,建议预防性使用G-CSF。

在预防用药时指南推荐优选更为便捷的长效G-CSF,每个化疗周期仅需使用1次,不仅提高了患者依从性,也有效保障患者安全及化疗足剂量足疗程实施,从而降低患者感染和死亡风险、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

第三代长效G-CSF艾贝格司亭α,持续护航,全程获益

艾贝格司亭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长效rhG-CSF,采用Fc蛋白融合技术,连接双G-CSF分子结构,具有高稳定性、低免疫原性,作用更强等特点。研发10年余,艾贝格司亭α已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优异的临床疗效,在中国和全球III期临床试验中均到达临床试验终点,成为目前为止唯一一个与短效原研非格司亭和长效原研培非格司亭同时进行过大样本量头对头研究的G-CSF药物。

111.png

图1艾贝格司亭α结构


在头对头比较艾贝格司亭α与培非格司亭的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5]中,艾贝格司亭α和培非格司亭第1周期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平均持续时间均为0.2天,差异为0天(95%CI:-0.1-0.1)。在第2、3、4周期艾贝格司亭α组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0.1、0、0天,培非格司亭组分别为0.1、0.1、0.1天。在所有化疗周期和每个化疗周期中,艾贝格司亭α组因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任何感染导致的静脉抗生素使用和住院的平均持续时间和发生率均较低。严重不良事件和因不良事件导致停药率与培非格司亭相当。
 
在中国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III期临床试验中[6],艾贝格司亭α亦取得与非格司亭相似的疗效,两组患者第1周期3级/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0.67(SD 1.10)和0.71(SD 0.95)天;后续2-4周期的疗效终点与第1周期结果一致,但与非格司亭相比,艾贝格司亭α 组3级/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低。

小结

在靶向、免疫时代,化疗仍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可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治疗成本和患者死亡风险。G-CSF作为防治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药物,在临床中应用日趋广泛。第三代长效G-CFS艾贝格司亭α独特的结构,可持续有效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在国内、外开展的3期研究中均获得阳性结果,可有效预防肺癌患者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保证足剂量、足疗程治疗,改善患者生存。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化疗学组.肺癌化疗原则专家共识.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22(12):1428-1438.
2.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专家共识(2019 年版).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17):876-882.
3.HS Kim, et.al. Oncology.2016; 91(5): 274-282
4.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规范化管理指南(202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1;7(26): 638-648
5.John Glaspy , et al. A Phase III, Randomized, Multi-Center, Open-Label, Fixed Dose, Neulasta Active-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f F-627, a Novel G-CSF,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Receiving Myelotoxic Chemotherapy. Blood 138 (2021) 4290–4291.
6.William Daley, et al. 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phase III study of once-per-cycle administration of efbemalenograstim alfa (F-627), a novel long-acting dimeric rhG-CSF, for prophylaxis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eutropenia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Cancer Res (2022) 82 (4_Supplement): P5-16-14.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v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yxa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