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周彩存教授: 见微知著,未来可期——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中的应用和探索

2023年02月15日
来源:肿瘤资讯

在过去的2022年,各种创新疗法在肿瘤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为抗肿瘤治疗的现有格局带来颠覆性变革。“2022 抗肿瘤新药研究及肿瘤治疗年终大盘点”在众多专家的热烈讨论中圆满落幕。本期特邀请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针对肺癌领域新药研发与临床治疗最新进展,展开详尽的学术分享与深入的交流探讨。

免疫治疗多点开花,助力NSCLC临床治疗快速发展

周彩存教授:
肺癌免疫治疗蓬勃发展,免疫联合化疗已经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国内多个产品都已获批上市,并且获得指南推荐。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同步/序贯放化疗后免疫巩固治疗或维持治疗的数据在多项研究中均有展示,例如PACIFIC研究[1]中度伐利尤单抗维持一年,5年生存率达到43%;GEMSTONE-301研究[2]中序贯/同步放化疗后使用舒格利单抗,PFS也明显改善。基于这些数据,免疫治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成为标准治疗策略。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辅助治疗中也有免疫治疗的身影,IMpower 010研究[3]中阿替利珠单抗维持治疗一年,PD-L1阳性患者DFS和OS明显改善;PD-L1高表达II期和IIIA期患者使用阿替利珠单抗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5%以上,生存数据令人鼓舞。基于此项数据,阿替利珠单抗获得指南推荐,并获批上市,成为标准治疗策略。而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研究如Checkmate 816研究[4],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三个周期的化疗使患者pCR达到24%,EFS为32个月,OS数据未达到,目前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三个周期新辅助化疗也获得指南推荐。

国产免疫药物主要分布在晚期和局部晚期患者中,如卡瑞利珠单抗、替雷利株单抗、特瑞普利单抗、信迪利单抗等都已经获批相关的肺癌适应症。近年来,国产免疫治疗药物多点开花,对于中国患者来说,药物可及性大大增加,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治疗策略,延长生存。总的来说,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获得了全方位的成功。

筛选肺癌免疫治疗优势人群,助力患者获益最大化

周彩存教授:
第一,对于PD-L1高表达患者,可采用免疫单药治疗,PD-L1低表达或不表达患者可采用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其次,对于EGFR突变或者是ALK阳性、ROS1阳性患者,应该首选靶向治疗而非免疫单药治疗,该人群不是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免疫常与化疗联合放在后线使用。第三,对于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例如严重病毒感染的患者,不应该首选免疫治疗,当自身免疫疾病好转以后,再考虑采用免疫治疗。另外就是肺结核患者,也不主张使用免疫治疗,因为免疫治疗结束会使结核播散加重,在结核没有治愈之前不推荐免疫治疗。除此之外,长期使用抗生素、不吸烟等患者单用免疫治疗后效果都不是很好。

目前肺癌免疫治疗实际上没有一个好的Biomaker,所以未来还需要通过转化研究和临床研究去寻找到更好的Biomaker。

免疫耐药虽难以避免,探索新方向永不止步

周彩存教授:
对于免疫来说,耐药难以避免,那么免疫耐药以后怎么办?临床上一直在进行探索,但一直以来效果并不出色;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还未厘清患者免疫治疗获得性耐药的机制。需要通过多组学研究,找到耐药机制,再研发新药。从靶向治疗成功的经验来看,方向是对的。但是免疫比靶向更复杂,靶向是一个信号传导通路的组织,而免疫治疗涉及到抗原,抗原的释放、加工,T细胞的活化,抗原的呈递,还有免疫细胞的活化,免疫细胞的增殖,到达肿瘤后会不会杀死肿瘤细胞,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导致免疫的获得性耐药。因此未来需要将这些过程细化,具体怎么细分,还需要开展更多的转化研究和基础研究去试验。

图片1.jpg

参考文献

1.David R Spigel,et al.J Clin Oncol.2022 Apr 20;40(12) 1301-1311.
2.Qing Zhou,et al.Lancet Oncol.2022 Feb;23(2) 209-219.
3.Enriqueta Felip,et al.Lancet .2021 Oct 9;398(10308) 1344-1357.
4.Patrick M Forde,et al.N Engl J Med.2022 May 26;386(21) 1973-1985.

图片1.png

择捷美说明书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anna
审批号:PP-CEJ-CHN-0810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