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采访】曹国春教授:重视胸部肿瘤领域技术发展、早诊早治,助力早日达成2030健康中国目标

2023年02月17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随着肿瘤治疗理念和手术器械的更新,胸部肿瘤在微创外科及肿瘤精准化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胸部肿瘤诊疗已跨入新的阶段。【肿瘤资讯】邀请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病区主任曹国春教授,谈谈胸部肿瘤治疗领域的进步和变化。

新技术和新型药物的出现 ,助力胸部肿瘤治疗长远发展


曹国春:胸部肿瘤的治疗主要聚焦在几个方面,第一是手术,肿瘤机器人的应用提高了外科微创手术的水平,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其次是创新药的持续研发,尤其是免疫药物在胸部肿瘤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使一些不能手术的患者,达到了手术条件,对胸外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武器;一些晚期患者通过新的治疗方法,得到更长的生存,甚至临床治愈。这些新技术、新型药物和新理念的出现让胸部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长足的提升,也为医生提供了非常好的武器,目前我们甚至可以将肺癌作为一个慢病来进行管理。基于此,我国要实现2035年实体肿瘤五年生存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已经是迈进了非常大的一步。

重视食管癌的早诊早治、预后管理,早日实现2030健康中国目标

曹国春:胸部肿瘤治疗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个是肺癌的治疗,一个是食管癌的治疗。肺癌的治疗手段较多,包括手术切除、新型药物如分子靶向药物等都为患者带来了一定的临床获益。此外,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探索使更多的分子机理得到揭示;转化医学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新药,使肺癌患者能够有尊严的生存下来,生活也得到非常好的保障。同时也不能忽视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小细胞肺癌侵袭性强,2年生存率不超过30%,目前还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免疫治疗的效果也低于非小细胞肺癌,所以未来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
目前中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全球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50%以上,如何改善食管癌临床现状,需要我们更多的医药从业者包括医生、药厂等的共同努力,使食管癌防治更加规范化。我觉得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首先是食管癌的预防,我国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中科院系统和北大系统在河南林县开展了一些筛查和预防,使河南林县食管癌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其次是食管癌的治疗,因为食管癌是由多基因突变积累导致的发病,靶向治疗在食管癌中疗效不佳;但随着免疫治疗的出现,给新辅助治疗带来很大惊喜,同时在晚期食管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也都取得了巨大成果,部分药物还纳入了医保,为患者提供了疗效好、可及性高的治疗手段。过去晚期食管癌患者很少活过一年,随着免疫治疗的加入,目前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时间都能够超过一年,食管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更是大幅提升。
第三是重视食管癌预后管理,近年来,通过标准化治疗以及全国多个多学科团队的建立,让这种治疗理念向二级医院不断蔓延,让基层医生意识到MDT多学科讨论的重要性。只有让食管癌患者得到规范化的诊疗,极大的改善患者预后,才能更快实现2030健康中国的目标。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