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抗体偶联药物已进入中国临床实践,用药管理必须了解(下)

2023年01月0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分两篇讲述抗体偶联药物及维布妥昔单抗的用药管理。这是下篇。进此链接回顾上篇:抗体偶联药物已进入中国临床实践,用药管理必须了解(上)

上篇我们聊了抗体偶联药物(ADC)和维布妥昔单抗(BV)的作用机制与用药管理中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管理,今天的《解码淋巴瘤》栏目将再续前篇!

一.如何让临床用药有条不紊?

1.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ADC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可能与原发疾病、靶标细胞的性质或细胞毒性药物的骨髓移植效应有关。

在ADC使用中,对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风险高危(>20%)或中危(10%-20%)合并其他风险因素的患者,可给与G-CSF预防。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预期将持续1周以上<100个/mm3时,可给予预防性的抗感染治疗。体温>38℃时,及时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并完善检查,明确病原体后及时调整治疗用药[1]

来自维布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CD30阳性HL/sALCL患者的中国注册研究显示,BV安全性良好,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多为1~2级[2]。对于BV治疗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管理,其剂量调整原则可参考下图[3]

图片71.png图1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管理原则和BV剂量调整办法

2.输液相关反应

输液相关反应(IRR)是ADC治疗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偶尔有恶心、呕吐、疼痛、头痛等。 

在ADC使用中,对有IRR相关风险的患者应预先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乙酰氨基酚和(或)苯海拉明,以最大程度地减少IRR风险。在输注过程中和输注结束至少1h内监测是否有IRR发生。对于出现IRR的患者,可及时中断输注,并给予类固醇激素或抗组胺药对症治疗;对于严重IRR患者,建议永久停药[1]

二.特殊人群特殊对待

除了上述药物管理的共性问题,特殊人群也是临床必须关注的。这又是为何?

以BV为例,中国一项单中心研究显示,ALK+ sALCL多见于青年人,ALK- sALCL以中老年多见[4]。对于适用于BV治疗的sALCL患者,其中的年轻人群的治疗需求不单单是生存,还可能是生育,或者需要在妊娠期和脯乳期应对疾病。

也有研究表明,中国HL发病率的峰值是在70-74岁的老年人,与美国HL发病年龄峰值在21-30岁截然不同[5]。老年HL患者病情更复杂,常伴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或合并肝肾功能问题,也需要特殊对待。

对于哺乳期女性,因尚不清楚BV或其代谢产物是否会分泌进入人乳汁,应停止哺乳或停止/放弃治疗。对妊娠期女性不建议使用,除非对母亲的益处远大于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对于治疗期间及结束6个月内的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应避孕。对于有生育能力的男性亦是,建议治疗前冷冻精子样本并储存,也建议治疗期间以及末剂给药后至少6个月内不要生育后代[2]

对于重度肾损害或肝损害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1.2 mg/kg。对于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重度肾损害患者,以及中度和重度肝损害患者,避免使用[2]

三.ADC用药护理不能少[1]

  1. ADC用药前:药物需要现用现配,建议配置好的药物在2h内输注,建议由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集中配置。如外周静脉不适宜穿刺者,建议使用中心静脉进行输注。

  2. ADC用药中:应核对患者信息,建立静脉通路,按照药物说明书要求进行输注。

  3. ADC用药后:初始剂量用药后至少90min内观察患者是否发热,有无寒战或其他IRR,后续剂量用药后至少观察30min。

    ADC是近年来的“热门”药物,除了治疗方案的优化,联合用药的探索,用药管理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治疗。及时合理的药物管理能保证药物治疗连续性,从而最大程度保障药物的抗肿瘤效应,提升患者的预后转归!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中华肿瘤杂志2021年1月第43卷第1期.
[2] Song,et al.CSCO2019.abstracetC25010
[3]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中国说明书.2020年5月12日.
[4]陈英坤, 俞文娟, 刘辉, et al. 原发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40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0;41(3):222-227.
[5]Liu W, Liu J, Song Y, et al. Burden of lymphoma in China, 2006-2016: an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J]. J Hematol Oncol. 2019;12(1):115.

材料审批编号:VV-MEDMAT-40586
材料审批日期:3/2021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Polin

                  

版权声明
本资讯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站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