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茵精读】王燕教授:骨转移危害不止生理症状,第三代因卡膦酸盐带来更强安全性

2022年11月23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类恶性肿瘤,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发展,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以骨转移为代表的远处转移仍然是困扰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的临床难题。【肿瘤资讯】特别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燕教授与我们分享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手段。

               
王燕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转化医学分委会候任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肺癌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药物不良反应管理分委会常委
《中国肺癌杂志》和《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编委

骨转移的临床表现:不止于生理症状,还会影响患者心理

王燕教授:骨转移是恶性肿瘤中一类常见的远处转移。特别是在肺癌中,患者在初诊时发生骨转移的几率就达到30%-40%,而约70%的肺癌患者会在诊断及后续治疗全程中的任意时刻出现骨转移。骨转移的发生会对患者造成多种危害,不仅仅是以骨痛、骨髓压迫、骨折或高钙血症为代表的生理症状,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肺癌患者的治疗中,临床医师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抗骨转移治疗。

抗骨转移治疗需综合进行:抗肿瘤+抗骨转,有时还需心理干预

王燕教授:目前,抗骨转移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即在有效的全身抗肿瘤治疗的基础下针对骨转移进行治疗。抗骨转移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骨相关事件(SREs)的发生,而对于已经产生了SREs的患者,就要采取对症治疗,常用的对症治疗方式包括:对于发生骨折的患者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固定去除影响,放疗,核素治疗等。此外,由于骨转移会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因此一部分患者还需接受心理药物进行情绪上的安定。
 
当然,最重要的是针对骨转移本身进行治疗。骨转移的形成机制是由于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加,导致人体内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使得骨质吸收、释放炎性因子,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部微环境,导致患者不仅会产生骨痛等症状,还会导致骨折、高钙血症等继发反应。

双膦酸盐及RANKL抑制剂作用机制不同,因卡膦酸二钠安全性佳可为优选 

王燕教授:目前针对骨转移的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双膦酸盐与RANK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体)抑制剂,其根本作用都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RANKL抑制剂相当于外源性OPG,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前体来阻滞信号通路;双膦酸盐则通过阻断甲羟戊酸途径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同时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由于双膦酸盐可以沉积在破骨细胞表面,可以达到更长效的疗效。
 
双膦酸盐类药物研发历经了数个阶段,由单膦酸盐到双膦酸盐,再到最新的第三代因卡膦酸盐,药物的迭代中,除疗效提高外,研究者还在致力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虽然双膦酸盐在抑制骨痛和减少SREs的疗效方面已经比一代单膦酸盐有较大提高,但初次使用中仍可能出现发热、炎性因子释放等不良反应,还具有一定的肾脏毒性。而第三代因卡膦酸盐在结构中引入了具有抗炎活性的秋水仙碱母环,使得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发热不良反应明显减少,肾毒性下降。更重要的是,因卡膦酸盐能够明显降低膦酸盐类药物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下颌骨坏死的发生率。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壮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