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2 ASH抢先看】一文详解MM关键临床研究——靶向BCMA的CAR-T治疗!

2022年11月17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涵盖最全面、备受瞩目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2022年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将于12月10日~13日联合线下及线上盛大召开。届时,全球数以万计的血液领域专家即将齐聚一堂,分享全球血液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研究进展。
作为第二常见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多发性骨髓瘤(MM)严重威胁着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庆幸的是,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使得临床上对于MM发生机制的认知不断加深,新药的持续问世使得MM的治疗手段愈发丰富。其中,B细胞成熟抗原(BCMA)过表达可通过多重作用促进MM的生长和增殖,在MM复发转移和耐药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MM的理想治疗靶点。
本届ASH大会公布了诸多靶向BCMA治疗MM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T)研究,【肿瘤资讯】特对相关ORAL & poster进行整理,跟随小编的脚步先睹为快吧!

微信图片_20221107094139.jpg

临床研究捷报频传

  摘要号3313:CART-Ddbcma治疗复发/难治性(R/R)MM患者的1期研究

研究背景
靶向BCMA的CAR-T治疗R/R MM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CAR – ddBCMA是一种自体抗BCMA CAR - T细胞疗法,具有靶向BCMA的独特合成结合域,并非典型的scFv方法,4-1BB共刺激域和CD3-zeta激活域。该研究是CART-ddBCMA 进行中的首次人体试验。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为一项1期、多中心、开放标签、剂量递增试验,纳入既往接受≥3个治疗方案[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PI)、免疫调节剂(IMiD)、CD38单抗]或三药难治的R/R MM患者,治疗前3~5天进行淋巴细胞清除[氟达拉滨(30 mg/m2/天)+环磷酰胺(300 mg/m2/天)],随后接受CART-ddBCMA单药输注(第0天)。CAR - T细胞剂量从100 (DL1)逐步递增至300 (DL2) × 106(+/- 20%),以进一步评估安全性、有效性、药动学和动效学。主要终点为不良事件(AEs)发生率,包括剂量限制毒性(DLT)。其他终点包括根据IMWG更新的MM应答评估标准评估的临床应答的质量和持续时间,微小残留病灶(MRD)的评估,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以及血液中CAR+细胞的量化。通过二代测序(NGS)获取MRD阴性结果。

研究结果
数据截止至2022年5月3日,37例患者[中位年龄66岁(范围:44~76)]纳入研究,33例接受CART-ddBCMA治疗,31例接受初步安全性和临床应答评估。CART-ddBCMA输注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2.1个月。27例受试者接受DL1治疗(6例剂量增加组,21例剂量拓展组,25例可评价),6例接受DL2治疗(均可评价)。CAR+细胞占CD3+T细胞总数的72% (48~87%);中位VCN为2.2拷贝/细胞(1.1~3.5);中位细胞存活率为99%(91~100%),中位细胞制造量为115,9百万细胞(470~1,626)。受试者的中位治疗线数为5(3~16)。24例(77%)患者为“三药难治性”,21例患者(68%)为“五药难治性”;12例(39%)患者肿瘤负担高且骨髓浆细胞≥50%;12例(39%)患者基线时伴髓外疾病。

28/31例(90%)患者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但只有1例(DL2)患者的CRS为3级,其他病例均≤2级。7例患者出现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症(ICANS,5例≤2级;2例3级,两个DL各1例)。通过规范的管理,所有病例均得到缓解,无后遗症。未发生肿瘤之外的细胞介导毒性,无迟发性神经毒性事件(即28天后发生),无帕金森样症状。

根据IMWG标准,全部31例(100%)可评估受试者均实现临床应答[客观缓解率(ORR),其中22例(71%)患者实现完全缓解(sCR/CR,≥CR),7例(94%)患者实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例患者实现部分缓解(PR)。应答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随着随访时间的不断延长(至12个月)观察到患者转化为CR/sCR。迄今为止,可评估MRD检测的患者中(n=22), 19例(86%)患者为MRD阴性(10-5或更低)。数据截止时,中位应答持续时间、PFS、OS尚不可评估,因为31例可评估受试者中的22例(71%)仍处于持续应答中。随访≥12个月的患者(n=16)中,8例(50%)为髓外病变(EMD),ORR为100%,≥CR率为81%(13/16),≥VGPR率为88%(14/16)。所有批次规格的CART-ddBCMA产品特性一致,没有生产失败的情况发生。

研究结论
包括CRS和ICANS在内的AE是可控的,在全队列中没有观察到靶向肿瘤外组织的毒性、迟发性神经毒性或帕金森样事件。持续的疗效结果令人鼓舞,ORR为100%,其中29例(94%)实现≥VGPR,22例(71%)实现CR/sCR。会议召开时,将进一步更新数据。

摘要号361:KarMMa-2队列2a:Idecabtagene Vicleucel(ide-cel)治疗一线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后早期复发的临床高风险M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背景
ASCT一线治疗后早期复发的MM患者预后较差,亟需新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治疗现状(Paiva Blood 2012; Bygrave Br J Haematol 2020)。关键2期KarMMa研究(NCT03361748)采用靶向BCMA的CAR-T细胞疗法ide-cel治疗三药难治性R/R MM患者,并带来高频、深入且持久的应答(Munshi N Engl J Med 2021)。KarMMa-2是ide-cel治疗R/RMM和临床高风险MM[定义为一线治疗后早期复发(队列2a、2b)或一线ASCT后应答不充分(2c)]的多队列、2期、多中心试验(NCT03601078)。本次报告了ide-cel治疗2a队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2a队列纳入一线治疗后出现早期复发[定义为自开始治疗(包括诱导、ASCT和含来那度胺维持)以来,<18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PD)]。淋巴细胞清除(环磷酰胺300 mg/m2+氟达拉滨30 mg/m2×3)后,患者接受idecel单药输注(150-450 ×106个CAR-T细胞)。主要疗效终点为研究者根据IMWG标准评估的CR率;次要终点包括ORR、至缓解时间(TTP)、缓解持续时间(DOR)、PFS、OS、安全性和药动学(PK);探索性终点包括通过NGS(<10-5个有核细胞)评估可溶性BCMA (sBCMA)水平和MRD阴性。分析所有接受idel -cel治疗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对可评价患者进行PK和sBCMA分析。在≥CR的可评估患者中报告MRD阴性。
研究结果
de-cel被成功制备并输入37/39例患者体内。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7岁;确诊后的中位时间为1.6年。62.2%患者的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ECOG PS)评分为0,70.3%的患者接受了MM桥接治疗(皮质类固醇、烷化剂、IMiD、PI和/或抗CD38单抗)。在研究开始时,13.5%/51.4%/5.4%的患者为R-ISS I/II/III期,32.4%患者为细胞遗传学高风险,18.9%患者经骨髓活检确定为高肿瘤负担(≥50%骨髓CD138+浆细胞),8.1%患者伴髓外疾病。绝大多数患者为IMiD(86.5%)或PI(89.2%)难治;86.5%患者为两种药物均难治。

截至数据截止至2022年3月14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1.5个月(范围2~31个月)。CRR为45.9% (95% CI:29.5~63.1), ORR为83.8% (95% CI:60.8~ 93.8)。ide-cel治疗6个月时,11/13例患者观察到MRD阴性(85%;95% CI:57.8~95.7)。12个月时,7/10 例(70%;95% CI:39.7~89.2)患者观察到MRD阴性,在这7例患者中,1例患者在治疗20.8个月时出现PD,5例患者持续MRD 阴性≥18个月,1例患者的>12个月数据不可用。中位TTR为1个月(范围0.9~2.9)。中位DOR为15.7个月(95% CI:7.62~19.81)。中位PFS为11.4个月(95% CI:5.55~19.58);中位OS未达到(表1)。

所有患者在输注ide-cel时或之后发生3-4级AE,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35例,94.6%)、贫血(17,45.9%),血小板减少(14,37.8%)。2例患者死于肺炎和假单胞菌脓毒症。30例(81.1%)患者发生2级CRS;1例(2.7%)患者发生3级CRS。8例(21.6%)患者发生1/2级神经毒性(NT);无患者发生≥3级NT(表1)。

表1.疗效和安全性情况

5.png
36例可评估患者中可见细胞扩增,与< CR的患者相比,≥CR患者的Ide-cel细胞扩增水平更高(表2)。25/37(67.6%)例患者(包括所有≥CR的患者)在ide-cel输注后2个月内清除sBCMA(范围为15.0~737.0 ng/mL,n = 36)。

表2.PK汇总

6.png
研究结论
在ASCT一线治疗后早期复发的患者中,ide-cel治疗可带来深度缓解。在> 18个月的患者中,MRD -持续存在。这些患者的CRS和NT发生率与接受ide-cel后线治疗的患者相似。这些结果支持ide-cel具有良好的临床风险获益情况,并支持其在前线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摘要号1994:全人源BCMA靶向CAR-T细胞(Zevorcabtagene Autoleucel,CT053)治疗R/R MM患者的Ⅱ期研究

研究背景
CT053是一种全人源自体抗BCMA的CAR)-T细胞,目前正在中国RRMM人群中进行一项1/2期研究,即LUMMICAR STUDY1 (NCT03975907)。LUMMICAR STUDY 1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人员评估的14例患者中,Zevor-cel耐受性良好,ORR达100%,≥VGPR率为92.9%。在此,本研究首次报道LUMMICAR STUDY1的2期关键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过≥3种治疗方案,包括至少一种IMiD和PI,无论是否暴露于抗CD38单抗。所有患者在末次治疗时均复发或者不耐受。淋巴细胞清除(氟达拉滨25mg/m2+环磷酰胺300 mg/m2每日,连续3天)后,患者接受1.5 ×108Zevor-cel(当体重超过80kg时允许1.8×108Zevor-cel)的2期推荐剂量(RP2D)。疾病应答情况由独立审查委员会(IRC)根据IMWG 2016年标准进行评估。CRS和ICANS按照ASTCT CRS共识分级系统进行分级(Lee DW et al, 2019)。MRD经二代流式细胞术检测,采用EuroFlow分析(最小灵敏度为10-5)。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患者外周血CAR拷贝。

研究结果
2020年12月1日至2022年3月2日期间,共102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接受了Zevor-cel治疗。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5岁(38~75),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4(3-15)。

24例(23.5%)患者既往接受过auto-ASCT,91例(89.2%)患者为双药难治性,23例(22.5%)患者为三药难治性。39例(38.2%)患者根据国际分期系统筛查为III期疾病,7例(6.9%)患者为EMD,46例(45.1%)患者伴高风险细胞遗传学异常,定义为del(17p)、t(4;14)、t(14;16)、t(14;20)。

数据截止至2022年3月30日,102例患者有≥1个月的安全性数据,83例患者有≥3个月的疗效随访。83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27(11~437)天,根据IRC评估的ORR(≥PR)为92.8%(95%CI:84.9~97.3),CR/sCR率为42.2%(95%CI:31.4~53.5),≥VGPR率为81.9%(95%CI:72.0~89.5)。未达到中位PFS,6个月PFS率为90.2%(95%CI:80.4~95.2)。未达到DoR,应答者在6个月时仍保持应答的概率为92.2% (95% CI:80.1~97.1)。在≥VGPR的患者中评估MRD状态。95.2%的CR/sCR患者及88.3%的≥VGPR 患者确认为MRD阴性(<10-5个有核细胞)。

92例(90.2%)患者发生CRS,其中7例(6.9%)发生3/4级事件,3或4级CRS均完全恢复。2例(2%)患者发生ICANS,均为1级,未发生≥3级神经毒性反应。经常报道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包括低丙种球蛋白血症(23.5%)和肺炎(24.5%),均可控且可逆。研究中有4例患者死亡,无1例死于TRAE。

Zevor-cel CAR拷贝达到峰值的中位时间为14天(3~22天),中位持续时间为77天(3~283天),44%(20/45)患者在输注后6个月可检测到CAR拷贝。

研究结论
初步数据表明,Zevor-cel靶向BCMA治疗R/R MM患者,可产生深度且持久的应答,且与其他靶向BCMA的细胞治疗耐受性相似。

摘要号3357: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cilta-cel,抗BCMA CAR-T细胞治疗)治疗中国R/R MM患者的2期、开放标签研究(CARTIFAN-1):中位随访26个月

研究背景
cilta-cel是一种结合2个BCMA靶向单结构域抗体的CAR-T细胞疗法,在美国和欧盟获批用于治疗R/R MM。近年来,MM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上升或保持稳定(Liu J et al, JHO, 2019),亟需更有效的R/RMM治疗方法。最近中国获批的治疗既往经≥2线治疗RRMM患者的疗法疗效一般(ORR=31~36%;PFS=4~6个月)(San Miguel J et al, Lancet Oncol, 2013; Du J et al, Int J Hematol, 2021)。在CARTIFAN-1研究(NCT03758417)中,既往重度经治的中国R/RMM患者,单次输注cilta-cel可导致早期、深度且持久的应答(Mi J et al, JCO, 2022, in press)。中位随访18个月的初步结果显示ORR为85.4%,75%的患者达到sCR;DOR、PFS和OS均未达到。该研究报道了CARTIFAN-1的最新(中位随访时间达26.4个月)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研究方法
CARTIFAN-1是一项在全国8家中心开展的、正在进行中的2期、开放标签研究,在中国的8个地点进行,纳入既往接受过≥3线治疗(包含IMiD和PI)的成人MM患者,给予目标剂量0.75×106CAR阳性活T细胞/kg的cilta-cel单药输注。主要终点为根据IMWG标准评估的ORR,≥PR的患者比例。次要终点包括sCR、CR和VGPR率; MRD阴性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阈值为10-5);DOR、PFS、OS以及AE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研究结果
截至2022年4月19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6.4个月(最少18个月),48例接受cilta-cel的患者(中位年龄,61岁[范围,30~72岁])曾接受过既往4线治疗(范围:3~9),31%为三药暴露,19%为三药难治,98%为最后一线治疗难治。自上次数据截止(2021年7月)以来,ORR保持85.4% (95% CI:72.2~93.9),但缓解加深,79.2%患者(95% CI:65.0~89.5)实现sCR。中位DOR未达到。与IRC评估结果相一致。

表3.疗效结果

7.png
41例可评估患者中,40例(97.6%;95% CI:87.1~99.9)为MRD阴性。中位PFS和OS均为达到;24个月PFS和OS率分别为52.6% (95% CI:36.5~66.4)和74.2% (95% CI:58.8~84.5)。MRD阴性持续≥12个月患者的PFS优于总体人群。
8.png

图1. PFS结果

所有患者均发生≥1个3/4级治疗紧急事件(TEAE)。最常见的TEAE为血液学。3/4级细胞减少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97.9%)、淋巴细胞减少(91.7%)、血小板减少(54.2%)和贫血(52.1%)。CRS(97.9%)、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6.3%)、CAR-T细胞神经毒性(4.2%)和感染(85.4%)的总发生率与既往数据相一致。无帕金森症/运动和神经认知TEAE病例。共报告了12例cilta-cel输注后死亡事件(8例认为与治疗相关)。至数据截止时,36例接受cilta-cel治疗的患者仍处于研究中;16例患者无病时间≥24个月,1例患者无病时间≥36个月。

研究结论
该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达26.4个月,随着时间的推移,cilta-cel的缓解程度加深,风险—获益情况仍然良好。这些结果与CARTITUDE-1研究中观察到的结果相一致——中国R/RMM患者存在迫切的、未得到满足的临床需求。该研究提示,在当前和未来的临床研究和实践中,对接受CAR-T治疗的中国患者考虑降低风险的策略和及时的支持护理是很重要的。

摘要号3354: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 (Cilta-cel,一种靶向BCMA的CAR-T细胞治疗) 治疗首次治疗后早期复发的MM患者:CARTITUDE-2队列B的18个月随访

研究背景
在多队列、2期CARTITUDE-2 (NCT04133636)研究的队列B中,cilta-cel治疗早期复发(ASCT后≤12个月或开始初始抗骨髓瘤治疗后≤12个月)M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正在评估中。开始初始治疗后1年内便进展是一种不良预后因素,这类患者的OS<2年,且患有功能性高风险疾病,存在着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该研究最新了临床结果和细胞因子分析。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以下符合入组标准的MM患者:接受既往1线治疗(IMiD和PI)、早期疾病进展(ASCT后≤12个月;未接受ASCT的患者开始抗骨髓瘤治疗后≤12个月),既往未接受过CAR-T/抗BCMA治疗。允许在单采后、CAR-T细胞输注前进行桥接治疗。淋巴细胞清除后给予cilta-cel单药输注(目标剂量0.75×106CAR-活T细胞/kg)。评估疗效及安全性。主要终点为MRD阴性(经二代测序检测,10-5)。实施管理策略以降低运动/神经认知治疗紧急不良事件(MNTs)/帕金森症的风险。药代动力学、CAR-T细胞表型和细胞因子谱也在研究中。

研究结果
截至2022年6月1日,19例患者[中位年龄58岁(范围44~67岁);男性74%;16%为细胞遗传学高风险,63.2%为细胞遗传学标准风险,21.1%情况未知]接受cila-cel治疗,16例患者仍在研究中。中位随访时间为17.8个月(范围5.2~26.3)。79%患者既往接受过ASCT。ORR为100%,其中100%实现≥VGPR,90%实现≥CR。
9.png

图2.缓解情况

首次应答和最佳应答的中位时间分别为0.95个月(范围0.9~9.7)和5.1个月(范围0.9~11.8)。在MRD可评估的患者中(n= 15), 14例(93%)在研究期间达到MRD10-5阴性。中位DOR未达到,12个月无事件率为84%。12个月PFS率为90%。

最常见的TEAE是血液学[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90%);淋巴细胞减少(42%);血小板减少症(26%);白细胞减少症(26%)]。从cilta-cel输注到CRS发生的中位时间为8天(范围5~11),16例(84.2%)患者发生CRS(4级,n=1)。所有患者的CRS均得到缓解。1例患者发生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1级),1例患者发生运动和神经认知TEAE /帕金森症(3级)(既往报道)。3例患者在第158、417和451天因疾病进展而死亡。cilta-cel输注后,白细胞介素(IL)-6、干扰素γ、IL- 2Rα和IL-10的水平升高,并在7-14天达到峰值,与CRS发生时间相一致,并在输注后2-3个月内恢复到基线水平。

研究结论
在该类功能性高风险患者人群中,所有患者在接受前线标准护理治疗后一年内复发(包括79%ASCT),90%患者输注cilta-cel 1年后仍无进展。该研究的随访时间长达18个月,结果显示R/R MM患者对cilta-cel应答持久且程度不断加深并维持PFS率。因此,对于存在严重未满足需求的人群而言,该研究代表着潜在的重大进展。

真实世界研究再添新证

摘要号4659:Idecabtagene Vicleucel(ide-cel,一种CAR-T疗法)治疗肾功能不全(RI)的R/R MM患者:真实世界研究

研究背景
Ide-cel是一种靶向BCMA的自体CAR-T细胞疗法,被批准用于治疗R/R MM。然而, RI患者却被排除在karMMa临床试验之外。RI在MM患者中的比例相当高,目前尚不清楚CAR-T疗法在这类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评估了经ide-cel标准护理方案治疗的RI患者的真实世界结局。

研究方法
RI定义为CAR-T治疗时肌酐清除率(CrCl) < 50 ml/min。若CrCl < 30 ml/min或正在透析,则被定义为严重RI。根据机构指南进行淋巴细胞清除化疗的剂量和毒性分级/管理,基于IMWG应答标准进行应答分级。

研究结果
该研究队列共纳入来自11家医疗中心的211例接受ide-cel治疗的患者,其中28例(13%)患者在接受CAR-T治疗时已发生RI(CrCl < 50 ml/min)。其中11例(39%)患者发生严重RI(包括1例透析患者)。有无RI患者的基线特征如表4所示:RI患者年龄较大(69 vs 63岁,P=0.003),且更多为女性(68% vs 35%,P=0.001)。RI患者白蛋白较低,β-2-微球蛋白(B2M)较高且修正为ISS 3期疾病的可能性更高,主要受高B2M水平驱动。RI患者 vs. 非RI患者的中位既往治疗线分别为8 vs 6。82%的RI患者氟达拉滨在剂量减少,其中61%患者剂量减少>20%。RI患者 vs. 非RI患者的CAR-T细胞输注剂量无差异(中位数:416 vs 4.08亿)。

表4.患者基线特征

10.png
 
RI vs. 非RI的患者的CRS发生率分别为89% vs. 84%(P=0.7),其中≥2级CRS发生率分别为14% vs. 20%(P=0.6);观察到神经毒性的患者分别占21% vs 19%(P=0.7)。与非RI患者相比,RI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中位数13天vs 9天,P=0.05),ICU住院率相似(14% vs 7%,P=0.3)。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3% vs. 32%,P=0.2。治疗1个月时,任何≥3级血小板减少在RI患者中更为常见(86% vs 55%,P=0.001),包括≥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54% vs 33%,P=0.04)和≥3级血小板减少(75% vs 41%,P<0.001)。CAR-T输注后90天,两组患者> 3级细胞减少无差异。大多数患者经CAR-T治疗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在基线和第30天数据配对的患者中,治疗至第30天,CrCl 30-49ml /min的患者没有恶化到CrCl< 30ml/min。在10例CrCl < 30 ml/min的患者中,3例患者的CrCl改善到30-49 ml/min,而7例患者无明显变化。观察到2例患者(均为基线CrCl >50ml/min)在CAR-T输注后出现透析新需求;1例患者在CAR-T输注后1周出现危重度/重度CRS,另1例患者在CAR-T输注后8个月因复发和危重症接受挽救性治疗。截至上次随访,34例患者死亡,其中8例死于CAR-T相关毒性,包括感染(1例有RI,7例无RI,P=0.9)。

对189例患者进行应答评估。RI患者 vs. 非RI患者的ORR分别为96% vs. 83%,P=0.045。两组患者的CR率(58% vs 65%,P=0.1)和VGPR率(77% vs 65%,P=0.2)相似。中位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PFS分别为6.5个月和8.1个月,P=0.6。
11.png

图3.PFS结果

在综合RI、年龄、细胞遗传学和既往靶向BCMA治疗的多变量分析中,RI不是PFS的独立预测因子(HR 1.4,95% CI:0.7~2.7,P=0.4),而高风险疾病、既往BCMA治疗和年龄< 65岁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研究结论
这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支持ide-cel CAR-T细胞治疗合并RI的R/R MM患者的可行性。尽管RI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更有可能出现短期高级别细胞减少,但RI患者的CRS、神经毒性和非复发死亡率与非RI患者具有可比性。重要的是,RI患者的缓解率和PFS与非RI患者有相似的获益。

参考文献

1. Matthew Frigault, et al. Phase 1 Study of CART-Ddbcma for the Treatment of Subjects with Relapsed an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2022 ASH. Abstr #3313
2.     Saad Usmani, et al. KarMMa-2 Cohort 2a: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decabtagene Vicleucel in Clinical High-Risk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with Early Relapse after Frontline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2022 ASH. Abstr #361
3.     Wenming Chen, et al. Phase Ⅱ Study of Fully Human BCMA-Targeting CAR-T Cells (Zevorcabtagene Autoleucel)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2022 ASH. Abstr #1994
4.     Jian-Qing Mi, et al. Phase 2, Open-Label Study of 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 an Anti-BCMA CAR-T Cell Therap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CARTIFAN-1): 26-Month Median Follow-up. 2022 ASH. Abstr #3357
5.     Niels WCJ Van De Donk, et al. 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 (Cilta-cel), a BCMA-Directed CAR-T Cel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MM) and Early Relapse after Initial Therapy: CARTITUDE-2 Cohort B 18-Month Follow-up. 2022ASH. Abstr #3354

6.Surbhi Sidana, et al. Idecabtagene Vicleucel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 for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with Renal Insufficiency: Real World Experience. 2022 ASH. Abstr #4659


责任编辑:Luna
排版编辑:Lun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