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胃癌质控专家委员会. 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10):997-1002.
DOI: 10.3760/cma.j.cn112152-20220803-00532
电脑端:
https://share.weiyun.com/qu2QCm3D
手机端: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胃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的第5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4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胃癌的基础研究、预防筛查及诊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使得胃癌患者的生存有了较大提升,但不同地区间的诊疗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异。201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成立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规范肿瘤诊疗行为,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推动胃癌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胃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1》等国内外权威指南,结合循证医学、临床经验,在符合科学性、普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下,起草并制定了《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具体如下。
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
1. 指标代码:GC-01-01。
2. 指标名称: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
3. 定义: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病例数占首次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病例数/∑首次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治疗前全面评估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胃癌TNM分期标准第8版。
1. 指标代码:GC-01-02。
2. 指标名称: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率。
3. 定义: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的病例数占首次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率=∑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的病例数/∑首次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治疗前全面评估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UICC/AJCC胃癌TNM分期标准第8版。
11. 说明:临床TNM分期检查包括腹部增强CT或MRI+胸部平扫CT+盆腔增强CT或MRI。
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病理学诊断率
1. 指标代码:GC-02。
2. 指标名称: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病理学诊断率。
3. 定义: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病理学诊断的病例数占首次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病理学诊断率=∑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病理学诊断的病例数/∑首次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胃癌诊治规范程度,指导首次治疗策略选择。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完整率
1. 指标代码:GC-03。
2. 指标名称: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完整率。
3. 定义: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完整的病例数占胃癌术后有病理报告的胃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完整率=∑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完整的病例数/∑胃癌术后有病理报告的胃癌患者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病理诊断报告规范,指导胃癌术后辅助治疗。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无。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11. 说明:完整的术后病理报告需要记录以下内容。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标本:①大体检查:标本类型、肿瘤部位、大体分型、大小(最大径×最小径×厚度)及数目、有无溃疡病灶或溃疡瘢痕,以及病变距各切缘的距离;②镜下检查:组织学类型及分级、Laurén分型(肠型、弥漫型、混合型或不确定型)、浸润深度(对于黏膜下层浸润癌,应测量黏膜下层浸润深度)、切缘(包括侧切缘和基底切缘)、淋巴管或血管浸润。(2)胃切除标本:①大体检查:标本类型、肿瘤部位、大体分型、大小(最大径×最小径×厚度;新辅助治疗后标本,测量瘤床的大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标本,描述溃疡、黏膜缺损区、瘢痕的大小以及有无肿瘤的残余)及数目、病变距各切缘的距离;②镜下检查:组织学类型及分级、Laurén分型(肠型、弥漫型、混合型或不确定型)、浸润深度(包括黏膜固有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浅肌层、深肌层、浆膜下层、浆膜层及周围组织或器官)、切缘(包括口侧、肛侧切缘及环周切缘)、淋巴管或血管浸润、神经侵犯、转移淋巴结数或淋巴结总数、治疗反应(术前治疗后的患者)、pTNM分期以及其他病理所见;③免疫组化染色、特殊染色或基因检测内容包括HER-2、CD340或p185免疫组化检测或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错配基因修复蛋白(MLH1、PMS2、MSH2、MSH6)免疫组化检测和(或)MSI检测,EBV原位杂交EBER检测,PD-L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pTNM分期率
1. 指标代码:GC-04。
2. 指标名称: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pTNM分期率。
3. 定义: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完成明确pT(肿瘤分期)、pN(淋巴结分期)、pM(远处转移)的病例数占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pTNM分期率=∑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完成pTNM分期的病例数/∑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准确的病理分期是指导后续治疗、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UICC/AJCC胃癌分期标准第8版。
接受内镜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后切缘阳性比例
1. 指标代码:GC-05。
2. 指标名称:接受内镜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后切缘阳性比例。
3. 定义:接受内镜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的病例数占接受内镜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接受内镜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后切缘阳性比例=∑接受内镜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的病例数/∑接受内镜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切缘是评价内镜治疗根治性的关键指标,是衡量胃癌内镜治疗规范程度的重要依据。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降低。
9. 除外患者:无。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Ⅰ~Ⅲ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术中淋巴结清扫总数≥16枚的比例
1. 指标代码:GC-06。
2. 指标名称:Ⅰ~Ⅲ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术中淋巴结清扫总数≥16枚的比例。
3. 定义:Ⅰ~Ⅲ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术中淋巴结清扫总数≥16枚的病例数占接受手术治疗的Ⅰ~Ⅲ期胃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Ⅰ~Ⅲ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术中淋巴结清扫总数≥16枚的比例=∑Ⅰ~Ⅲ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术中淋巴结清扫总数≥16枚的病例数/∑接受手术治疗的Ⅰ~Ⅲ期胃癌患者的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淋巴结清扫是胃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术后准确病理分期和达到根治性切除的重要保证,是衡量胃癌手术规范程度的重要指标。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稳定。
9. 除外患者:内镜手术治疗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治疗行手术治疗的比例
1. 指标代码:GC-07。
2. 指标名称: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治疗行手术治疗的比例。
3. 定义: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ⅣB期)患者首次治疗行手术治疗的病例数占接受首次治疗的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ⅣB期)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治疗行手术治疗的比例=∑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ⅣB期)患者首次治疗行手术治疗的病例数/∑接受首次治疗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ⅣB期)患者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转移性胃癌治疗决策合理性、治疗规范性的重要过程性指标。
7. 指标类型:过程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降低。
9. 除外患者:合并肿瘤并发症的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胃癌手术患者术前完成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的比例
1. 指标代码:GC-08。
2. 指标名称:胃癌手术患者术前完成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的比例。
3. 定义:胃癌手术患者术前完成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的病例数占胃癌手术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胃癌手术患者术前完成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的比例=∑胃癌手术患者术前完成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的病例数/∑胃癌手术患者的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患者。
6. 设置理由:胃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65%~85%,在所有肿瘤类型中比例最高。营养风险筛查及评估是指导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胃癌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措施。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无。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11. 说明: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参照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G-SGA)或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标准。
胃癌患者放疗记录规范率
1. 指标代码:GC-09。
2. 指标名称:胃癌患者放疗记录规范率。
3. 定义:记录了放疗技术、靶区定义及放疗剂量的胃癌人次数占接受放疗的胃癌人次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胃癌患者放疗记录规范率=∑记录了放疗技术、靶区定义及放疗剂量的胃癌患者人次数/∑接受放疗的胃癌患者人次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体现放疗规范化,也是评估患者再放疗可能性及放疗并发症的重要参考指标。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无。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采用指南规范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的比例
1. 指标代码:GC-10。
2. 指标名称: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采用指南规范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的比例。
3. 定义: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ⅣB期)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采用指南规范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的病例数占接受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ⅣB期)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采用指南规范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的比例=∑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ⅣB期)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采用指南规范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的病例数/∑接受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ⅣB期)患者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胃癌患者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选择的规范性。
7. 指标类型:过程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1》。
11. 说明:指南规范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为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类(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或替吉奥)、顺铂+氟尿嘧啶类(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或替吉奥)、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氟尿嘧啶类(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或替吉奥)、多西他赛+顺铂或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或替吉奥、曲妥珠单抗联合上述化疗方案、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或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
胃癌患者放疗或抗肿瘤药物治疗后疗效评价比例
1. 指标代码:GC-11。
2. 指标名称:胃癌患者放疗或抗肿瘤药物治疗后疗效评价比例。
3. 定义:胃癌患者接受放疗或抗肿瘤药物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后完成疗效评价的人次数占接受放疗或抗肿瘤药物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胃癌患者人次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胃癌放疗或抗肿瘤药物治疗后疗效评价比例=∑胃癌患者接受放疗或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完成疗效评价的人次数/∑接受放疗或抗肿瘤药物治疗的胃癌患者人次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医院评估治疗的规范性,是评价放疗和药物治疗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无。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11. 说明:疗效评价参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1.1版。
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影像学评估报告规范率
1. 指标代码:GC-12。
2. 指标名称: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影像学评估报告规范率。
3. 定义: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影像学评估报告规范的病例数占首次治疗前有影像学评估报告的胃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影像学评估报告规范率=∑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影像学评估报告规范的病例数/∑首次治疗前有影像学评估报告的胃癌患者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影像诊断报告规范,指导胃癌分期,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已手术切除病灶患者、治疗后复发或转移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11. 说明:规范的影像检查报告需要记录的内容:(1)原发胃癌部位、厚度或范围及侵犯深度;(2)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
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前病理生物标志物诊断率
1. 指标代码:GC-13。
2. 指标名称: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前病理生物标志物诊断率。
3. 定义: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ⅣB期)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前完成病理生物标志物诊断的病例数占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ⅣB期)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前病理生物标志物诊断率=∑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ⅣB期)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前完成病理生物标志物诊断的病例数/∑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ⅣB期)患者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胃癌诊治规范程度,指导首次治疗策略选择。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1》。
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30 d内重返手术室率
1. 指标代码:GC-QC-01。
2. 指标名称: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30 d内重返手术室率。
3. 定义: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30 d内重返手术室接受治疗的人次数占胃癌手术患者人次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30 d内重返手术室率=∑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30 d内重返手术室的人次数/∑胃癌手术患者的人次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患者。
6. 设置理由:手术治疗后30 d内重返手术室率是衡量手术质量及患者安全的重要指标。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稳定。
9. 除外患者:首次手术过程中死亡的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三级医院等级评审(2020年版)》。
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30 d内非计划重返住院率
1. 指标代码:GC-QC-02。
2. 指标名称: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30 d内非计划重返住院率。
3. 定义: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30 d内非计划重返住院接受治疗的人次数占胃癌手术患者人次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30 d内非计划重返住院率=∑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30 d内非计划重返住院的人次数/∑胃癌手术患者的人次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患者。
6. 设置理由:手术治疗后30 d内非计划重返住院率是衡量手术质量及患者安全的重要指标。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稳定。
9. 除外患者:首次手术过程中死亡的患者、重返住院行计划性辅助治疗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三级医院等级评审(2020年版)》。
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后5年生存率
1. 指标代码:GC-QC-03。
2. 指标名称: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后5年生存率。
3. 定义:胃癌住院患者于首次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
4. 计算公式:采用生存分析计算。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医疗机构治疗胃癌患者的长期疗效,是质量控制重要的指标之一。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生存率提高。
9. 除外患者:无。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本文为提前在线版本,如有不一致之处,以正式发表版本为准。出版日为每月23日,网站和数据库更新有时间差。
附件链接易失效,欢迎正式出版后下载全文:
1. 机构用户IP: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www.yiigle.com/)右上角IP登录,正常检索/查看/下载即可
2. 个人帐号:绑定中华医学期刊机构用户后,直接登录本刊官网(http://www.chinjoncol.com/)检索/查看/下载全文(通过万方、知网检索也将跳转至本刊官网)
3. 年卡或单期购买用户:详询中华医学期刊网会员服务
4. 纸质版期刊订阅:中国邮政网上营业厅(https://11185.cn/)检索“中华肿瘤杂志”在线订购,或到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7。需提前预定。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看,文中内容仅代表中华肿瘤杂志立场与观点,不代表肿瘤资讯平台意见,且肿瘤资讯并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若有任何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