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学术盛宴——记2022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相关热点话题[第四弹]

2022年10月1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协和医院协办的“2022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于2022年9月22日-25日以线上结合线下会议的方式盛大召开并完美落幕。
 
本次会议特邀邀诸多国内外血液肿瘤领域一线大咖进行精彩授课、点评、探讨,为相关专业的同仁间交流血液疾病临床诊疗进展、探讨热点难点、经验分享等提供平台,共助全国血液疾病诊疗水平的提升与发展。小编特精选“免疫治疗进展”专场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治疗新进展

 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贺鹏程教授的主持下,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建勇教授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治疗新进展”主题进行精彩学术分享。

李建勇教授详细介绍了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治疗演变史及免疫治疗药物,指出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治疗地位的提升以及不断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靶向治疗在整体CLL人群中的获益,化学免疫治疗地位不断下降。

与此同时,免疫治疗与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为淋巴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其中包括BTKi联合CD20单抗、BCL2i联合CD20单抗、BTKi+BCL2i联合CD20单抗、BCRi(BTKi/PI3Ki)联合化学免疫治疗、双特异性抗体/嵌合抗元受体(CAR)-T(NK)。李建勇教授认为,小分子靶向药物联合CD20单抗能否进一步改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BTKi联合FCR/FCG、BTKi+BCL2i+CD20的微小残留病灶(MRD)驱动的有限治疗是今后的方向;双特异性抗体、CAR-T是难治CLL的希望。
 
 001.jpg

李建勇教授授课

双单抗治疗淋巴瘤的临床试验新进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钱文斌教授的主持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就“双单抗治疗淋巴瘤的临床试验新进展”主题进行精彩学术汇报。

朱军教授分析了中国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情况及20年间北肿淋巴瘤患者生存率,指出淋巴瘤相关免疫靶向药物及非化疗小分子药物的广泛应用,为淋巴瘤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

随后,朱军教授详细介绍了目前已上市和开展临床试验的部分双抗类药物(如Blinatumomab、Mosunetuzu、Epcoritamab、Glofitamab、Odronextamab)的药物特征、适应症、给药方式、关键疗效及安全性数据。他强调当前淋巴瘤诊疗已进入新时代,未来应持续探索规范化诊疗新模式,推进多学科专科化发展,提倡新的药物临床试验,同时重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效价比。
 
002.jpg

朱军教授授课

CAR-T治疗全程管理专家共识

 在山东省立医院王欣教授的主持下,上海市同济医院梁爱斌教授就“CAR-T治疗全程管理专家共识”主题进行精彩学术汇报。

梁爱斌教授详细介绍了撰写《CAR-T治疗全程管理专家共识》的初衷,他强调,《CAR-T治疗全程管理专家共识》旨在建立CAR-T细胞治疗的风险分层诊疗体系和CAR-T治疗相关毒副反应管理体系;进一步将难治复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3年生存(OS)率提升至30%以上。

随后,梁爱斌教授从多学科会诊(MDT)模式在CAR-T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CAR-T治疗恶性血液病流程、患者筛选期的MDT管理、外周血单采及桥接治疗的MDT管理、CAR-T细胞输注前的预处理MDT管理、CAR-T治疗不良反应MDT管理、CAR-T细胞治疗后长期随访这七个方面详细解读了《CAR-T治疗全程管理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
 
003.jpg

梁爱斌教授授课

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治疗进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景红梅教授的主持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牛挺教授就“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治疗进展”主题进行精彩学术汇报。

牛挺教授介绍了近20年来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演变,指出免疫治疗已成为MM的治疗热点,包含CAR-T、单克隆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免疫抑制剂、双特异性抗体等在内的新兴免疫疗法为MM的治疗注入了新力量。

随后,牛挺教授分别汇报了单抗(如达雷妥尤单抗、Isatuximab)、CAR-T(Ide-cel、CT103A、Cilta-Cel、OriCAR-017、PHE885)、ADC(Belantamab mafodotin)、双抗(Teclistamab、CYT-338)类药物及单抗联合双抗(TEC/TAL+达雷妥尤单抗)治疗MM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开展情况、关键研究数据。

牛挺教授强调,单克隆抗体是MM的重要治疗方法,并且正在成为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的新的标准治疗。达雷妥尤单抗作为首个应用于临床的CD38单抗,在一线治疗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疗效。双特异性抗体、CAR-T、ADC等治疗MM的临床研究也从后线越来越靠前,将改变MM治疗的末来。
在当前正在开展的临床研究中,BCMA是目前最热的治疗靶点(双抗、CAR-T、ADC治疗均以其为靶点);靶向GPRC5D的双抗、CAR-T同样表现出有前景的疗效和安全性;双抗、ADC可与标准治疗DARA等联合,进一步提高疗效。
牛挺教授认为,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尽早开启免疫治疗,同时靶向免疫微环境,实现MM精准治疗。未来应持续探索免疫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不同靶点的单抗联合双抗治疗,以及双靶点/多靶点CAR-T在MM的应用。此外,防止肿瘤逃逸是精准靶向治疗肿瘤的关键。
 004.jpg

牛挺教授授课

CAR-T治疗恶性血液病回顾与展望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季石教授的主持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韩为东教授就“CAR-T治疗恶性血液病回顾与展望”主题进行精彩学术汇报。
韩为东教授回顾了CAR-T治疗的发展史,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团队自2012年至今开展的CAR-T相关工作,高度评价了CAR-T细胞治疗为肿瘤治疗所带来的革命性改变。
随后,韩为东教授详细介绍了①CAR-T药物结构的发展史;②CAR-T治疗探索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事件;③目前中国细胞治疗运行的结构性模式;④中国CAR-T临床研究开展情况;⑤CAR-T疗法的主要靶点及相应的获批药物;⑥CAR-T治疗的经典研究及亮眼结果;⑦国内研究学者为提升CAR-T治疗MM疗效所做出的努力;⑧AML领域的CAR-T临床研究开展情况;⑨CAR-T疗法在T细胞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情况;⑩CAR-T疗法单药及联合BTKi在CLL中的应用等CAR-T相关热点内容。
 
005.jpg

韩为东教授授课

CD30+淋巴瘤的特征及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昭教授的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程澍教授就“CD30+淋巴瘤的特征及治疗”主题进行精彩学术汇报。
程澍教授详细介绍了CD30+淋巴瘤的生物学特征,指出CD30在多种淋巴瘤[如弥漫大B淋巴瘤(DLBCL)、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等]中均有表达,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9-2020年间接诊的CD30+淋巴瘤患者特征相一致。提及CD30+淋巴瘤的治疗现状,她指出CD30靶向药物经历了Ber-H2、MDX-060、SGN-30、XmAb2513、BV(SGN-35)的演变过程。当前,BV已广泛应用于CD30+淋巴瘤的临床治疗,程澍教授从多维度详细解读了BV的作用机制。

随后,程澍教授详细介绍了霍奇金淋瘤(HL)、PTCL、DLBCL的CD30表达特征,并着重解读了BV用于HL、PTCL一线及后线治疗的作用机制、应用场景及关键研究数据,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使用BV的真实世界应用经验。此外,她强调,靶向CD30的CAR-T药物在DLBCL的治疗中也展现出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程澍教授总结道:“CD30在HL和ALCL中广泛表达,在T-NHL和DLBCL的表达模式复杂多样,因此可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治疗靶点。相关临床研究已经证实,BV治疗HL和ALCL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在其他淋巴瘤类型中的疗效不尽相同。目前正在进行的BV联合其他药物(化疗、免疫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多项试验正在积极进行中,有望指导未来的治疗决策。”
 

程澍教授授课 

是否感觉收获良多又意犹未尽?
关注血液肿瘤资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责任编辑:Luna  
排版编辑:Luna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评论
2022年10月12日
何洋
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 | 肿瘤内科
免疫治疗与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为淋巴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其中包括BTKi联合CD20单抗、BCL2i联合CD20单抗、BTKi+BCL2i联合CD20单抗、BCRi(BTKi/PI3Ki)联合化学免疫治疗、双特异性抗体/嵌合抗元受体(CAR)-T(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