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金陵论道,胸怀全球:周彩存教授谈中国肺癌研究的国际化征程

07月09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6月13-14日,第六届南京大学肺部肿瘤金陵会议亦在南京圆满举行。本次金陵会议汇聚了国内众多顶尖专家,共同探讨和分享了肺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前沿动态。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上海市东方医院周彩存教授,深度探讨了近期学界热议的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的核心亮点,并就中国临床研究的国际协作分享了宝贵观点。

周彩存 教授

上海市东方医院  肿瘤科  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候任主席
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转化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常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会长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EGFR-TKI耐药后线治疗策略:挑战与希望并存

周彩存教授:今年的ASCO年会上发表了众多重磅临床研究。首先,一项备受期待的关于HER3-ADC的研究最终以失败告终,其无进展生存期(PFS)仅延长两周,总生存期(OS)则无显著差异,这对该领域的研究造成了较大打击。该研究是一项未对患者进行筛选的“all-comers”研究,这一结果提示我们,未来对于HER3-ADC的研发必须转变策略,积极探索能够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以精准筛选获益人群。

其次,由中国学者主导的SACHI研究,针对MET扩增的EGFR-TKI耐药患者采用双靶向治疗,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显著提高了客观缓解率(ORR)并改善了PFS。尽管OS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该研究成功达到了其主要研究终点。SACHI研究为后续的验证性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明确提示我们,对于靶向治疗失败的患者,应常规检测MET扩增状态,并积极考虑采用MET抑制剂联合EGFR抑制剂的双靶治疗模式。

第三,一项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表明,对于使用第三代EGFR-TKI后出现缓慢进展的患者,在继续使用原靶向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安罗替尼,可以获得良好的PFS和OS。安罗替尼作为一款国产多靶点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其在这一治疗场景下的应用潜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最后,MARIPOSA-2研究的生物标志物分析数据显示,无论患者的ctDNA、TP53突变状态或MET扩增状态如何,埃万妥单抗联合化疗的方案均能使其获益。这些数据为该联合方案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关键性的循证医学支持。    

总而言之,EGFR突变领域依然是肺癌研究的热点方向。尽管今年的重大突破不多,但已展现出一些积极的苗头,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后续研究来加以验证。

驱动基因阴性NSCLC治疗:国产创新力量引领新突破

周彩存教授:在EGFR野生型NSCLC领域,我们看到了许多源自中国的创新治疗策略。例如,继去年依沃西单抗的亮眼数据之后,今年我们又关注到另一款国产PD-1/IL-2双抗融合蛋白IBI363的临床数据。该药物在3mg/kg剂量下,对肺鳞癌患者显示出优越的缓解率和PFS,但在腺癌中的表现未及预期,其确切疗效仍有待III期临床研究的最终证实。
在ADC药物方面,TROPION-Lung02研究更新了TROP2-ADC Dato-DXd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数据,并与添加了铂类化疗的三药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出良好的ORR改善和PFS延长。目前,国内正在进行两项关键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TROP2-ADC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比现有标准治疗的疗效。这两项研究的结果将为ADC药物在晚期NSCLC一线治疗中的地位和价值提供重要证据。

此外,另一项来自中国的重磅研究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在治疗EGFR突变患者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这一研究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中国肿瘤研究走向世界:机遇、责任与全球协作

周彩存教授:中国专家走向世界,既是个人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已经到了一个需要更多中国专家登上国际顶级学术舞台的时代。回想二十年前,中国专家在ASCO年会上几乎没有口头报告的机会;而今年,我们的口头报告数量已超过70项,占据了大会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一飞速的进步证明,中国在肿瘤学领域的研究实力已经今非昔比。学术的持续发展和本土创新药企的蓬勃崛起,共同推动着中国专家走向国际。

另外,我们不仅要在国际会议上发出“中国声音”,更要加强与国外同行的深度协作,携手帮助国内的优秀原研药物走向世界。肿瘤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作为肿瘤专家,我们必须具备全球视野,团结全球的顶尖专家,通过开展高质量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将中国的创新药物推向国际市场,助力中国的制药企业发展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MNC)。这不仅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历史机遇,更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只有通过更加深入的国际交流与协作,我们的学术成就和创新产品才能获得全球的广泛认可,真正造福全世界的肿瘤患者。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X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