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伴寡转移致癌驱动基因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及相关进展

08月1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靶向治疗取得了众多新进展。然而寡转移NSCLC,特别是携带致癌驱动基因NSCLC的治疗,临床上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关于致癌驱动基因寡转移NSCLC的大多数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也有一些重要的前瞻性研究和现有指南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数据。

寡转移NSCLC的治疗和管理

ASTRO/ESTRO临床实践指南建议,在考虑确定性局部治疗之前,应至少进行三个月的最佳全身治疗(包括针对转移性疾病的靶向治疗),以评估疗效和治疗耐受性。系统疗法通过评估初始治疗期间患者完全缓解或进展的情况,以确保寡转移疾病局部治疗的资格。EORTC-ESTRO OligoCare联盟建议,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在不降低放射剂量的情况下,可以联合应用EGFR或ALK抑制剂与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指南建议将局部消融治疗(LAT)与全身治疗联合使用,用于治疗携带致癌基因同时伴寡转移的NSCLC。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建议将局部治疗与EGFR或ALK抑制剂联合应用。目前正在进行的多项研究涉及到携带致癌驱动基因的寡转移NSCLC患者,未来有望提供更多研究证据。

寡转移NSCLC的基因变异和肿瘤间异质性

基因变异状态:寡转移NSCLC中可靶向突变的研究数据相对较少,但既往已有研究探索了与寡转移NSCLC相关的基因变异情况。共突变应与其他疾病状态联系起来考虑,可切除或局部晚期NSCLC患者较寡转移患者的肿瘤负荷更小,多转移NSCLC患者的疾病负荷较大;比较早期或局部晚期、寡转移和多转移NSCLC的基因变异,对于理解疾病进展和治疗意义至关重要。近期有研究为寡转移疾病的共突变状态提供了新数据。

原发肿瘤中发现的基因变异包括EGFR、KRAS、CDK4、NRAS、EGFR、ERBB2、PIK3CA以及EML4-ALK等。另有研究发现,寡转移患者中ERBB2、ALK、MLL4、PIK3CB和TOP2A的突变频率显著低于多转移患者。寡转移患者的高频基因突变包括TP53、EGFR以及CDKN2A和KRAS等其他基因,这些基因与p53、RTK/RAS、PI3K-Akt和细胞周期调控等关键通路有关。

肿瘤间异质性:寡转移NSCLC涉及多个肿瘤部位,可以观察到原发性肿瘤和转移部位之间基因变异的差异,这种肿瘤间异质性可能会影响了寡转移NSCLC的有效治疗。肿瘤间异质性以转移部位的额外基因变异为标志,是寡转移NSCLC和同时或异时性脑转移患者OS较差的独立预测因素。有研究检测了初治寡转移、伴脑转移肺癌患者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的基因变异。原发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突变包括EGFR和TP53,脑转移显示出相似的特征,但略有不同,比如EGFR和TP53共突变的发生率略高。未来还需要开展规模足够大的分子标志物研究,以确定特定基因变异是否会影响寡转移NSCLC患者的疗效。

结语

伴寡转移且携带致癌驱动基因NSCLC的治疗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最佳治疗策略仍未达成共识。全身联合局部治疗的积极策略有望改善此类患者的临床疗效,但还需要更多研究进一步提供循证依据。深入探索寡转移NSCLC的基因变异特征和肿瘤间异质性机制,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Jeong Uk Lim, Ae Lee Jang, Jayoung Lee, et al. Impacts of co-mutations in oligometastatic and oligoprogress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EGFR/ALK mutations—a narrative re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25;14(5):1848-1861 | https://dx.doi.org/10.21037/tlcr-2024-1121

审批编号:CN-163074 有效期至:2025-10-08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Gar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