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未来可期丨王孟昭教授: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管理与MDT协作新进展

07月09日
来源:肿瘤资讯

在南京举办的第六届南京大学肺部肿瘤金陵会议已圆满结束。这场学术盛宴吸引众多国内外肺癌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共襄盛举,他们就肺癌治疗的前沿动态及未来趋势展开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北京协和医院王孟昭教授进行专访,以飨读者。

王孟昭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肺癌中心负责人,多年从事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和支气管镜的诊断和治疗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部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成员
老年肿瘤协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Asia-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主编
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 Associate Editor编委
中国肺癌杂志编委  
国际呼吸杂志编委 
国际肿瘤杂志编委

Q1:免疫治疗已在临床上应用较长的时间,已经积累丰富的经验。针对临床实践中最常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请您分享下,目前在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管理以及MDT团队管理方面,有哪些宝贵的经验可以分享给临床专家?

王孟昭教授:免疫治疗在临床应用已久,在多瘤种等多个适应症上为患者带来诸多益处,其应用也愈发广泛,因此处理不良反应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处理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这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且不影响后续治疗;而若不良反应严重后再处理,可能引发难以逆转的严重风暴,需使用大剂量药物,增加不良反应风险。此外,还需根据不良反应的特点专科进行治疗,如以心脏病为主则心内科参与,以神经科为主则神经科参与。
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往往涉及多个科室,患者可能同时出现2至3个器官的不良反应,因此多学科协作至关重要。要组建一个优秀的免疫不良反应管理团队,涵盖各相关科室医生,这样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可迅速召集相关科室医生共同商讨,高效解决问题,减轻医生和患者的负担。

Q2:免疫治疗引起的肺炎是临床医生关注的话题,目前也有很多指南可以作为临床实践中管理肺炎的参考和依据。请结合您的临床经验分享,针对临床实践中的疑难病例,MDT团队如何协作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管理?

王孟昭教授:免疫相关性肺炎确实是免疫治疗,尤其是肺癌免疫治疗中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早在2021年,我们发表的一项涵盖中国27家医院、1905例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调查文章就显示,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肺炎尤其是免疫相关性肺炎往往是主要诱因。然而,诊断免疫相关性肺炎颇为棘手,因肺部易发感染,肺部感染与免疫相关性肺炎难以区分,且可能相互加重。同时,肺部肿瘤及放疗等因素也会影响病情。这就要求医生具备丰富经验,并借助血液检查、气管镜检查、病原血检查等多种手段才能精准辨别。

在治疗方面,找准问题根源至关重要。若为感染所致则治疗感染,若是免疫不良反应引发,则针对性治疗免疫问题。以免疫相关性肺炎为例,除激素应用外,早期联合免疫制剂和生物制剂可显著改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优化预后,减少激素用量与感染并发症。临床实践中,还需谨慎挑选适合免疫治疗的患者。对于已有严重基础性肺炎或肺功能极差的患者,若出现免疫相关性肺炎将难以治疗,这类患者早期不建议接受免疫治疗。而面对肺功能尚可的晚期肺癌患者,鉴于其预后本就不佳,生命以月计,仍应给予免疫治疗机会,但必须仔细甄别患者情况,同时肺功能、6分钟步行实验等检查在此时显得尤为关键。

Q3:目前,免疫联合化疗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案是NSCLC中常见的治疗方案。相比单药,结合您的临床经验,您认为免疫联合治疗模式在临床实践中为患者带来的切实获益有哪些?联合治疗管理的关键点有哪些?

目前,免疫单药治疗主要适用于PD-L1表达大于50%的NSCLC患者,而联合治疗则适用于更广泛的NSCLC患者。对于PD-L1高表达NSCLC患者,免疫联合化疗与免疫单药在总生存期上相近,但联合化疗能有效降低早期进展风险。针对这类NSCLC患者,若身体状况较差或化疗风险较高,优先选择免疫单药;若身体状况良好且年龄适中,推荐联合化疗以降低早期进展风险。对于PD-L1表达大于1%且低于50%的NSCLC患者,免疫联合化疗疗效优于单药治疗,只要无化疗禁忌,均建议联合治疗。即使对于PD-L1阴性NSCLC患者,免疫联合化疗也能带来更优的治疗效果,而非单纯选择化疗或免疫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联合化疗虽提高治疗效果,但也增加化疗相关不良反应。

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影响及食欲下降等。目前主要分为两种方案:非鳞癌常用培美曲塞为基础的方案,其骨髓抑制发生率较低;鳞癌则多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可能出现脱发、食欲下降及肌肉酸痛等。通过充分的前期沟通,解释治疗过程及应对措施,多数可在相应支持治疗下完成治疗。一般化疗仅需四个疗程,后续以免疫单药维持。在支持治疗方面,指南强调,对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在于营养和体力维持,而非过度忌口。

营养方面,无需忌口,应保证充足摄入以维持体重。若体重下降,表明营养不足,需积极改善。保持良好食欲至关重要,应鼓励多食,避免因过度忌口导致的营养摄入不足。体力活动同样重要,应尽量维持原有活动水平,避免因乏力或酸痛而久卧不动,以防体力下降影响食欲。建议化疗后保持日常活动量,如维持原有步行步数,以保持良好身体状态,从而更好地耐受化疗。

总结

会议期间,王孟昭教授分享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管理及MDT团队管理经验。他强调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多学科协作的必要性。针对免疫治疗引起的肺炎诊断困难,需依赖医生经验和多种检查手段。在治疗上,要找准根源,针对性治疗。对于免疫联合治疗,他认为可为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效果,但也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化疗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等,需充分沟通并提供支持治疗。营养和体力维持对预后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X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