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刘宝瑞教授:金陵会议洞见肺癌前沿,肿瘤疫苗能否重塑未来?

07月09日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肺癌治疗领域不断取得显著的进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外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得到持续的完善和优化。为了深入探讨肺癌领域治疗的最新进展,加强国内外肺癌治疗的交流与合作,第六届南京大学肺部肿瘤金陵会议已于2025年6月13-14日在南京盛大召开。【肿瘤资讯】特邀此次大会主席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刘宝瑞教授,聚焦会议成果与肺癌前沿,深入解读肿瘤疫苗最新进展。

刘宝瑞 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临床肿瘤研究所所长
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肿瘤免疫治疗中心主任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副主编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字副主编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奖获得者   江苏省突贡专家
南京大学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
临床重点:转移性肿瘤个体化靶向免疫与微创治疗
科研方向:恶性肿瘤个体化与靶向免疫治疗新技术
主持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等国家省市课题

第六届南京大学肺部肿瘤金陵会议——聚焦前沿与务实

Q1. 近年来肺部肿瘤的诊疗模式正逐渐向多学科协作、精准化与个体化治疗方向深度发展。南京大学肺部肿瘤金陵会议已连续举办六届,您认为本届会议在设置及内容层面呈现哪些独特之处?

刘宝瑞教授:本次第六届南京大学肺部肿瘤金陵会议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前沿性,二是务实性。前沿性体现在会议全面涵盖近一年来肺癌领域的各项前沿成果与进展,为与会者带来肺癌诊疗领域的最新资讯与动态。而务实性则着重聚焦临床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例如药物组合策略的优化、多学科综合诊疗的临床实践,以及免疫药物相关毒副作用的精准识别与及时处理等,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诊疗参考。

2025 ASCO大会肺癌治疗领域热点研究与新进展

Q2. 2025 ASCO大会已经圆满落幕,肿瘤领域涌现诸多备受瞩目的成果。请您分享一下此次大会中您着重关注的亮点或热点研究。

刘宝瑞教授:2025 ASCO大会中肺癌相关内容较为丰富,国内诸多媒体也有所呈现。在肺癌免疫治疗领域,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亮点:其一,新的治疗策略不断涌现,肺癌早期及后续治疗相关研究结果相继公布,为我们的治疗思路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和启发。其二,多项大型临床研究结果公布,为临床实践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指导方向,有助于规范和优化临床诊疗。

对于热点研究,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与双特异性抗体(双抗)药物备受瞩目。首先是ADC药物。理论上讲,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当存在明确的治疗靶点时,总会有一部分患者从中获益。然而事实表明,即使靶点匹配,患者治疗后的客观有效率也仅为20%-30%,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疗效并不理想。这提示我们,尽管ADC类药物备受关注,但该领域仍然面临着技术瓶颈亟待突破。

双抗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对肿瘤具有靶向性,另一方面又能靶向免疫细胞。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拉近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的距离,从而发挥免疫抗肿瘤的作用。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这一方式展现了显著优势。例如,对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针对小细胞肺癌较为知名的靶点——DLL3的双抗药物治疗后可以观察到显著的疗效,这无疑是该领域取得的一大进步。

总体上,这些治疗理念在过去几年中已有所涉及,而今年的大会则更多地呈现了早期或中期临床试验数据的解读,这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新的治疗手段和技术。

肿瘤疫苗前沿趋势与临床应用的深度洞察

Q3. 近年来,肿瘤疫苗日益成为肿瘤治疗与预防领域的焦点,在这一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上,您有哪些看法?

刘宝瑞教授:我们从出生起便按计划接种各类预防细菌或病毒的疫苗。肿瘤疫苗这一话题已存在近100年,人们期待借此预防或治疗肿瘤。近十年,肿瘤疫苗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在治疗肿瘤方面,发挥了抗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之所以有此进展,核心在于人们对免疫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基因测序技术的普及,这使传统概念的肿瘤疫苗焕发出新的活力。

近3-5年,肿瘤疫苗领域文献大量涌现,成为国内外学术会议热议焦点。在本次会议上,我分享了关于疫苗进展的一些明确认知。

其一,肿瘤疫苗已不再是遥不可及,国内外均有众多临床试验开展。南京鼓楼医院肿瘤中心于大约七年前便开展了针对消化道肿瘤的疫苗的临床研究,旨在预防肿瘤复发。多年研究发现,其对部分患者预防复发具有肯定的作用,相关数据及系列论文均已发表。

其二,在肺癌领域,目前已有在国外七个国家开展的肿瘤mRNA疫苗临床试验,主要用于肺癌治疗,期待积累经验后能有积极成果公布。近几年,顶级期刊Cell杂志报道的个体化新抗原肿瘤疫苗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疫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用时,能引发肿瘤患者特异性免疫反应,且对于这部分患者的预后也有进一步提升。

除肺癌外,结直肠癌、胰腺癌以及胃癌等肿瘤疫苗相关研究和学术交流也在不断开展。总体上,疫苗未来极有可能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众多单位正积极开展相关临床研究与观察。

展望未来,肿瘤疫苗有望在以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预防复发,对于部分发现较晚、手术切除后接受规范辅助化疗的肿瘤患者,疫苗或可延迟复发。二是联合其他免疫治疗手段时可发挥更佳效果,如疫苗与PD-1抗体、或与CTLA-4及PD-1抗体等组合,我们的临床试验和国外文献均显示,此类组合疗法可产生1+1>2的效果。

尽管疫苗是“古老”的治疗概念,但如今已成为新的治疗手段。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积极成果呈现,有望减少肿瘤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同时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学术界也将持续努力,共同推动肿瘤治疗取得更好成效。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ill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