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靶向治疗"的结果如下
董超教授
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云南省肿瘤学科医学后备人才,百名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昆明市卫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SCI 4篇。参编著作4部。主持省级课题4项,主持厅级校级课题10余项。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
社会任职:
● 中国临床肿瘤学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 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委会青委会 副主委
●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委员会 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肠外与肠内营养专委会 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多学科诊疗MDT专委会 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 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青委会 委员
● 云南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 委员
● 云南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 委员
● 云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 委员
● 云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委会 委员
● 云南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 委员
3篇文章
陈赛娟院士
医学细胞生物学专家,主要从事白血病发病机理与治疗研究。1951年5月出生于上海市。1989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赛娟参与指导了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诱导分化、凋亡治疗APL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APL靶向治疗概念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1篇文章
肿瘤时空
李明君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博士JCO肺癌专刊中文版编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精准医疗分会 委员 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肺癌分会青委会 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精准诊断与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 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精准医疗分会 常务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 常务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 常务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科普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29篇文章
刘秀峰教授
东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 副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委会秘书
国家癌症中心肝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CSCO 肝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CSCO 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 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肝癌精准治疗联盟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第四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
10篇文章
姚静教授团队
姚静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乳腺肿瘤二科。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乳腺肿瘤青年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多学科MDT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转化医学委员会常委。专业方向: 乳腺癌综合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方向: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乳腺癌耐药机制。
24篇文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科
生物治疗科致力于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即采用生物技术和生物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是当前肿瘤治疗国际发展前沿。生物治疗科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生物治疗病房。依托华西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大的检出研究平台和华西医院临床的优势,经过20余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生物治疗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临床科室现有副高以上医师7人,均有过海外留学经历,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4人。魏于全主任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物治疗科致力于生物治疗临床转化的临床工作。团队牵头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已全文发表于国际著名Nature杂志,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团队研发的肿瘤个体化细胞疫苗已在晚期肺癌病人中进行临床试验,取得明显临床疗效。现在进行扩大规模临床试验。此外还有一大批原创的免疫细胞治疗项目正在进入临床。
生物治疗具有齐备的亚专业方向。科室是四川省生物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单位,同时是生物免疫治疗专委会,靶向治疗专委会,胸部肿瘤青年医师专委会等省内学术团体主任委员单位。年承担I-IV期GCP项目10项,牵头组织或参与泌尿系肿瘤,食管癌,不明原发灶恶性肿瘤,免疫相关毒副作用处理等MDT团队10余个。每年发表SCI论文20余篇。
生物治疗科是是四川省生物治疗临床研究中心牵头单位,在省卫健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建立了四川省生物治疗临床研究网络,已经实现了四川省各大公立医院肿瘤中心的全覆盖,具有极强的学术影响力和辐射力。每年开展线上线下学术交流活动超过50场。依托学术团体专委会和华西医院多学科团队,面向省内外合作开展生物技术和生物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和基础临床转化研究,进行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多学科诊疗、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等疑难疾病的会诊和诊疗工作。
6篇文章
张国伟教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运动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泛长三角胸部肿瘤联盟非小细胞肺癌罕见靶点学组委员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河南省肺癌专委会常委
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青委秘书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青委常委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医学专委会青委常委
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肺癌专委会青委常委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
3篇文章
朱传东教授
朱传东,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市肿瘤医院)肿瘤四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16-2017)
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学会任职: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复发与转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胃肠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腹膜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联盟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联盟第一届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ihope江苏学院特聘讲者、
南京预防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南京医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
承担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重点项目等课题/人才项目10项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中华论文14篇(单篇IF最高22),参编医学专著3部
获江苏省和南京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共4项
4篇文章
陈刚教授
陈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科研处常务副处长。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常务委员兼秘书。
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长期从事卵巢癌小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相关因素的基础和转化研究;近年来从事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相关研究;近5年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包括Annal Int Med, JEM,Adv Sci, Nature Comm, J Hema Oncol, Cancer Res, Oncogene;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湖北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研究获奖:中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1)。
9篇文章
浙一血液骨髓移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骨髓移植中心历史悠久,集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发展。学科由我国著名血液病学家郁知非教授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而后在林茂芳教授的带领下,学科迅速发展。我院于2000年正式成立血液骨髓移植中心,现有四个综合血液科病区及庆春余杭两个骨髓移植病区。2020年12月,浙大一院总部一期在余杭开辟全新的血液病房和移植病区,联合庆春院区总计达66个无菌层流室,是国内最大的血液病诊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免疫治疗中心之一。
学科带头人为黄河教授;科室副主任为蔡真教授(兼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心主任)、魏国庆主任医师、施继敏主任医师、罗依主任医师、何静松主任医师。黄河教授,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学家、浙江省特级专家、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所长、作为负责人承担973计划1项、863计划1项,以项目第一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等奖2项。
学科紧密依托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在单细胞分析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代谢及干细胞表观遗传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学科具备国际化视野,建立了临床和基础全程结合的平台。在与国际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测技术同步的基础上进行疾病精准诊断和临床预后分期,应用新的化疗方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等对各类恶性血液疾病进行完整与根治性治疗,临床疗效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学科目前是全省血液病的龙头单位,是全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培训基地,2011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22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上,浙大一院血液病学全国第六,牢牢稳居国家队顶尖行列。
8篇文章
毕锋教授专栏
毕锋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内科主 任
信号转导及分子靶向治疗研究室主 任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内科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卫健委肿瘤内科首席专家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8篇文章
武汉协和肿瘤中心头颈肿瘤科
武汉协和肿瘤肿瘤中心头颈肿瘤亚专科致力于头颈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肿瘤的临床诊疗、教学及科研工作。科室与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口腔科、眼科、神经外科、病理科、影像科、PET中心及康复科建立多学科合作团队,对于复杂的专科肿瘤患者,常规开展多学科讨论评估,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特征,制定出科学和“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肿瘤治疗效果,减轻治疗相关毒性反应。目前拥有2个病区,共104张床位。头颈肿瘤亚专科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逐步形成完备的人才梯队,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5名、中级职称5名。90%以上医生拥有博士学位,一半以上的医生有欧美留学经历。
头颈肿瘤亚专科自2013年以来,已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北省重大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以及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30项,累计研究经费超过3000万元。为推动本专业临床工作进步,积极参与完成多项国际和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并积极开展转化研究,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Lancet Oncology》、《ACS Nano》、《Clinical Cancer Research》、《Radiotherapy Oncology》、《ncogene》、《Cancer Letters》和《Head Neck》等国际知名专业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同时,科室高度重视先进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更新,率先在中部地区开展头颈肿瘤调强放射治疗、旋转容积调强放疗和射波刀治疗。目前正积极推动质子放射治疗技术在头颈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头颈肿瘤科参与了多项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国家级诊疗指南的制定。头颈肿瘤亚专科紧跟国际头颈肿瘤综合治疗最新进展,积极推进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先进治疗手段的临床应用,头颈肿瘤综合治疗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3篇文章
仲佳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内科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肿瘤学博士
北京市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青年专家委员会秘书
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入选北京市青年人才骨干项目,北京市青苗计划,培育计划等。
CSCO 35 under 35优秀选手
医师报第七届医学家年会“十大医学新锐”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项目评审专家,Frontier Oncology, Thoracic Cancer 等杂志审稿人。
致力于肺癌靶向治疗个体化研究,在JTO、Ebiomedicine、Lung Cancer等杂志发表SCI论文数篇。
4篇文章
曹丹教授专栏
曹 丹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主任
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肾脏病学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委会委员
CSCO胰腺癌/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委员
四川省肿瘤学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促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SCI杂志编委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基金、华西医院1.3.5重大项目。
13篇文章
奇遇说HCC之旅
十几年来,靶向治疗一直是肝癌系统治疗的主要手段。近两年,免疫治疗在肝癌领域的发展风生水起,从二线到一线,从单药到联合,探索不断,成果频出。良医汇-肿瘤资讯特设“奇遇说”专栏,邀请国内肝癌领域顶级大咖,全视角解读肝癌免疫治疗最新进展,探讨肝癌免疫治疗应用中的问题和困惑,展望肝癌免疫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89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