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临床试验"的结果如下
周建娅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烟草病学组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分会临床伦理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青委,肿瘤标记物专委会委员;
国家药监总局新药核查专员;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访问学者。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10余篇,主参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12篇文章
张力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名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
现任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内科主任、I期病房主任、中山大学肺癌研究中心副主任、肺癌首席专家。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物评审咨询专家、国家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抗肿瘤药专业组成员、卫计委癌痛规范化治疗专家组副组长等。1996年和1998年分别赴法国IGR和美国Fox Chase肿瘤中心短期进修。2001-2002年在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进修。
主要学术任职包括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SCO常务理事、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候任主委;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肺癌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国际肺癌研究组织(IASLC)情报委员会委院。
承担了多项国家、省级科研基金项目。2016年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肺癌的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项目(2016YFC0905500)。擅长晚期肺癌和鼻咽癌的治疗和抗癌药物临床试验,主持了多项国际、国家级临床研究,并发表了多篇改变诊疗指南的成果。多次登上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欧洲肿瘤内科学年会及世界肺癌大会等做口头报告。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Lancet、Lancet Oncology、JCO、JAMA Onc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JNCI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50多篇。
145篇文章
肺癌药物资讯速递
「肺癌药物资讯速递」专栏专注于提供最新、权威的肺癌药物动态,涵盖NMPA(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批的肺癌新药信息、临床试验进展及适应症更新。同时,专栏实时追踪医保目录调整,解读肺癌药物纳入医保的政策变化,帮助患者及家属及时了解可负担的治疗选择。通过精准、专业的资讯传递,助力肺癌患者获得前沿治疗机会与政策支持。
13篇文章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基地之一,承担国家肿瘤防治重任,在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及港澳台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国家重点学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广东省癌症中心、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的依托单位。主办英文学术期刊 Cancer Communications(《癌症》杂志),多次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4年被SCI收录,目前影响因子5.627(JCR 2019),在JCR 肿瘤学分类中位于Q1区(49/244),为国内肿瘤学领军期刊。
中心以优秀的文化引才、聚才,凝聚高水平的医教研队伍,现有员工3658人(含博士后及特聘人员),其中硕士生导师254名,博士生导师166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人才10名。
中心现设有越秀、黄埔两个院区,实际开放病床数2118张(越秀院区1490张,黄埔院区628张),门、急诊量118万余人次,年住院量达13万人次,医疗业务量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医疗技术水平领先,拥有软硬件条件亚洲一流的放射治疗中心、开展多个专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1998年率先在全国推行肿瘤单病种首席专家负责制,组织制订各大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方案;近五年,逾60项来自临床一线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公认,被全球肿瘤诊疗标准与指南采用;为广大肿瘤病患提供个体化、最优质的诊疗服务。
中心是国内培养高层次肿瘤学人才的摇篮之一,为全国尤其是广东省培养了大批的优秀肿瘤专科人才,自1964年起卫生部委托开办全国肿瘤临床医学进修班,已为全国培养了5000多名肿瘤专业技术人才,其中部分人才已成长为全国各地学术带头人及骨干。主编肿瘤学国家级规划教材——《临床肿瘤学》、《肿瘤学》。中心于1990年开始探索肿瘤专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是广东省为数不多的“老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自2014年9月获批国家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来,现拥有10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为社会培育高素质、同质化优秀医学人才。
117篇文章
唐可京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药学部主任/党总支部书记、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美国范德堡 (Vanderbilt) 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UTSW) Harold C. Simmons综合癌症中心访问科学家;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 肺癌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 免疫治疗委员会常委;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胸部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 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GACT / CTONG)理事;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分会 常务委员,感染与重症专业工作组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常务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 循证医学学组委员。
1篇文章
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 2024)
ESMO Asia是一场专门关注亚洲地区多学科肿瘤学的年度大会,为参与者提供平台,分享和讨论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试验和治疗策略。该活动汇集了来自亚洲和世界各地的肿瘤学家,研究人员,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行业代表。ESMO Asia 2024将举办科学会议,涵盖与肿瘤学相关的广泛主题,包括癌症研究的进展,新的治疗方式以及对特定类型癌症管理的讨论。它的教育课程将提供深入的培训和对肿瘤学特定方面的见解,确保参与者获得他们可以在日常实践中应用的实用知识。
114篇文章
国家癌症中心/医科院肿瘤医院GCP中心
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特设,面向全国临床科研工作者开放的临床科研共享学习平台,致力于提升中国临床科研从业人员的科研能力、开拓全球视野。
189篇文章
湖南省肿瘤医院淋巴瘤血液内科
湖南省肿瘤医院淋巴瘤血液内科作为湖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湖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湖南省淋巴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淋巴瘤精准诊疗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县级医院肿瘤规范化诊疗同质化培训基地、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科普教育示范基地、CSCO抗淋巴瘤联盟全程管理示范单位,是省内规模最大的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中心,全院每年收治新发患者1000余例。
科室相关专家在领域内执着探索,被邀参与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制定,多次参与国内淋巴瘤、骨髓瘤的重大新药临床试验,不断加强与国内顶尖中心的交流与合作,同时院内每周都会开展淋巴瘤、骨髓瘤多学科会诊讨论疑难病例,定期组织召开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淋巴瘤、骨髓瘤专家来湘授课交流,积极在省内推广淋巴瘤、骨髓瘤的规范诊治,做了大量坚实的工作,极大的提高了我省淋巴瘤、骨髓瘤的诊治水平,在临床、科研方面均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在患者服务方面,科室委派专人做患者全程管理,让出院后的患者可以随时咨询病情及及时应对并发症。科室坚持每月开展2场患者健康教育科普活动,并定期开展义诊活动,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34篇文章
杨衿记教授
杨衿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肿瘤医院 肺内一科主任。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肺部肿瘤慢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肺癌分会主任委员。曾留学丹麦和美国,主要研修临床肿瘤学与早期临床试验。
主攻肺癌精准治疗与转化医学。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慢病重大项目子课题和2项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研究方向:双驱动基因肺癌、肺癌c-Met分子信号转导通路、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原发与继发耐药、I.O.治疗的精准化。以第一/共一/通信作者在Cell Reports Medicine、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Annals of Oncology、the 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和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多篇。主持获得广东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次。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次、省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各3/2次 。
2015年度首届“羊城好医生”。2018年度“广东好医生”。2019年度“国之名医·优秀风范”。2022年度“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医学先锋专家。2022年肺癌研究领域全国专家学术影响力排名第31;在综合性学科领域论文数全国排名前1%。
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2023年“优秀公益科普医师”。
主编《怒放的生命:100个活过5年晚期肺癌患者抗癌记》。《钻石突变,十年磨一剑:ALK或ROS1阳性晚期肺癌患者10年生存录》。
29篇文章
杨农教授
湖南省肿瘤医院 肺胃肠肿瘤内科主任、肿瘤内科教研室主任
湖南“225”工程医学学科带头人
中南大学、南华大学肿瘤学导师
承担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一项
国家药监总局新药审评专家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联盟青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主要研究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及免疫治疗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委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委员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27篇文章
秦叔逵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副院长,全军肿瘤中心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CSCO基金会主席等
95篇文章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
世界肺癌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Lung Cancer, WCLC)是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年度会议。它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致力于肺癌和其他胸部恶性肿瘤的多学科肿瘤学会议。
每届WCLC都会吸引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数千名专业人士参会,这些人员包括医学、外科、放射肿瘤科医生,以及护士、基础科学家、病理学家、放射学家、肺科医生、统计学家、患者研究倡导者、患者及其护理人员等。会议为全球的肿瘤学专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大家共同探讨肺癌和其他胸部恶性肿瘤在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最前沿进展和研究成果。在WCLC上,会发布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最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基础研究的突破等信息,对推动肺癌领域的学术发展和临床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51篇文章
吴炅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副院长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
1993年与1998年分别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原上海医科大学) 医学学士学位和肿瘤学博士学位
曾于2004年赴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整形外科进修一期乳房重建手术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
25篇文章
王静教授 湖南省肿瘤医院
王静,女,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早期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妇科肿瘤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公派留学法国巴黎十二大学医学院,伦敦大学医学院及美国UC戴维斯高级访问学者。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二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十三五“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建设项目”主要参与者。近5年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单IF15.3。
擅长领域: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免疫靶向精准治疗,手术、化放疗,最新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
社会兼职:
CSCO理事及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秘书长,湖南省医学会及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女医师协会副会长。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1.卵巢癌侵袭转移及耐药机制研究
2.卵巢癌PARP抑制剂耐药特性与机制研究
3.妇科恶性肿瘤新药临床研究
44篇文章
2024ASCO Breakthrough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将于今年8月在日本横滨举办学会在美国以外最重要的科学和教育活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突破峰会(ASCO Breakthrough)。这一特别活动旨在激发全球肿瘤界的新思路和新合作,特别关注亚太地区癌症治疗的机遇和挑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与日本临床肿瘤学会、日本肿瘤内科学会共同主办此次会议,并得到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等亚太地区多家肿瘤学会的支持。
ASCO Breakthrough将聚焦与中国肿瘤学专业人士相关的前沿癌症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并重点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当今的临床实践中。大会议程丰富,涵盖广泛主题,为全球和中国的肿瘤学专业人士提供真知灼见,包括临床试验、发展性疗法、人工智能、组学和多家疾病研究中心的真实世界证据。
31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