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专家访谈】张海梁教授:靶向药物仍是晚期肾癌药物治疗的基石,基因检测助力肾癌精准诊疗

2021年12月1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1年12月10~11日,第十一届上海泌尿肿瘤国际论坛暨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CACA-GU)2021年会隆重召开。中外学者云集,针对泌尿肿瘤的前沿进展和规范诊疗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和交流。

【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张海梁教授,就肾癌的精准治疗和辅助治疗热点话题进行专访。

 

               
张海梁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微创学组副组长
上海抗癌协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遗传肿瘤协作组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委员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中文版泌尿分册编委

靶向药物仍是晚期肾癌药物治疗的基石

张海梁教授:在中国,第一个进入肾癌治疗领域的靶向药物是索拉非尼,该药自2006年进入中国肾癌的治疗,迄今已有15年。这15年间,我们确实看到靶向药物使中国晚期肾癌患者的总生存明显改善,5年生存率从不足15%提升至25%左右,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24~30个月,客观缓解率(OR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也有延长。

当前,免疫治疗的出现使患者总体生存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靶向和免疫治疗的人群分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对于按照国际转移性肾癌数据库联盟(IMDC)危险分级评估为低危的患者,可以用靶向单药治疗,总体疗效不输双免疫治疗,也不输靶向联合免疫治疗;对于中高危人群,靶向治疗药物仍然是重要的组合成分之一,这部分人群单用免疫治疗的总体疗效也不会很好,但靶向联合免疫有非常好的协同作用,从现有的临床研究数据中看到了1+1>2的效果,PFS和ORR均较靶向单药翻倍,OS数据还不成熟,但有延长趋势。

总之,靶向治疗仍然是晚期肾癌药物治疗的基石,在低危患者中是单药使用,在中高危患者中是作为组合药物之一使用。

基因检测助力肾癌诊断与精准治疗

张海梁教授:肾癌基因检测的意义我相信今后会越来越重要。目前,肾癌基因检测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诊断少见类型的肾癌。越来越多的少见类型肾癌要靠基因检测来实现最终的确诊,尤其是有Xp11.2易位/TFE3或TFEB基因融合的这一类肾癌,一定要靠基因检测进行特定融合位点的分析才能确诊。目前WHO的分类中已有越来越多的新的肾癌亚型被区分出来,未来会有更多新的肾癌亚型被公布。

第二,诊断遗传性肾癌。遗传性肾癌包括很多小的亚型,包括VHL综合征、BHD综合征、TSC相关肾癌、FH基因相关肾癌(HLRCC)等,这些也要靠基因诊断来明确胚系的突变,才能够确诊遗传性肾癌。遗传性肾癌往往集中于年轻患者,因此对于小于45岁甚至是小于40岁的患者,应该推荐其做基因检测,以明确是否是遗传性肾癌。

第三,为精准治疗做准备。基因检测是精准治疗的基础,某些生物标志物如PBRM1突变与免疫治疗的疗效有相关性。而且肾癌的免疫分型也要靠基因检测来判断,并根据分型选择合适的治疗:如果是血管新生为主的肾癌,用靶向治疗的效果就很好;如果是免疫原性高的肾癌,用免疫治疗效果的会比较好。这是未来实现肾癌个体化治疗的前提。

聚焦前沿

预防性辅助治疗已有两项研究取得阳性结果

张海梁教授:局部高危的肾癌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机会很高,因此非常需要做预防性的辅助治疗来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目前为止,有两项临床试验报道了阳性结果。

第一项是S-TRAC研究,以舒尼替尼作为局部高危的、或者说是极高危患者的辅助治疗,时长为1年,结果发现无病生存时间(DFS)延长,但OS未获益。

第二项是KEYNOTE-564研究,以帕博利珠单抗作为辅助治疗,也是为期1年,用于局部高危且寡转移灶已被切除达到无瘤状态的患者,DFS也得到延长,OS数据尚未成熟,但有延长的趋势。

这两项研究是目前仅有的辅助治疗获得阳性结果的研究。目前为止,辅助治疗的用药时长在临床研究中都是为期1年,这是否是一个最适合的时长?尚无其他研究加以验证。目前,临床上能够推荐的辅助治疗药物就是舒尼替尼或帕博利珠单抗,为期1年,在这1年之中要做到密切的随访。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安诺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安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