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专家访谈】钱文斌教授:展望CAR-T细胞治疗——“更放心、更高效、更通用”|第八届中法血液学高峰论坛

2021年10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1年10月8-10日,第八届中法血液学高峰论坛在武汉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法国骨髓移植和细胞治疗协会、巴黎圣安东尼医院承办。会议期间,【肿瘤资讯】围绕CAR-T细胞治疗的现状和最新进展特邀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钱文斌教授,详情如下:

 

               
钱文斌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血液学会 淋巴细胞疾病学组、感染学组委员
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常务理事
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侯任主委
浙江省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副会长
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淋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lin Cancer Res、Leukemia、J Hematol & Oncol、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 Therapy和Cancer Communication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SCI论文60余篇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面上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和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
作为负责人或主要成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近10项

CAR-T细胞治疗:希望与挑战并存

钱文斌教授:CAR-T细胞治疗为血液肿瘤,尤其是B细胞淋巴瘤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B细胞淋巴瘤患者常规化疗疗效差,中位生存期不足1年,应用CAR-T细胞治疗B细胞淋巴瘤,以阿基仑塞注射液(奕凯达)为例,患者完全缓解率达50%以上,4年总生存率达44%。

但CAR-T细胞治疗仍有其局限性,一是治疗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且部分患者完全缓解后出现疾病复发的现象亟待解决;二是CAR-T细胞治疗在其它血液系统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瘤、T细胞淋巴瘤等恶性程度较高的疾病中应用较局限;三是CAR-T细胞治疗相关副作用,如10%~30%患者治疗后会出现较严重的细胞因子风暴及神经系统毒性等,也需要更优化的CAR-T细胞结构和更规范的治疗管理进行改善。

“日新月异”:创新型CAR-T研究突飞猛进

钱文斌教授:目前国内外CAR-T细胞治疗研究进展迅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CAR-T细胞治疗新靶点的涌现,如用于B细胞淋巴瘤治疗的CAR-T细胞新靶点CD22、CD20,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靶点SLAMF7、CD38,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新靶点CD70等。我院团队近期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靶向CD70的CAR-T细胞治疗B细胞淋巴瘤,体外及动物实验中具有优异的抗肿瘤活性,且能够克服CD19抗原丢失导致的CD19靶向CAR-T细胞治疗脱靶耐药。

二是干预肿瘤微环境对CAR-T细胞治疗的影响,如肿瘤细胞免疫检查点PD-1/PD-L1的高表达可导致CAR-T细胞功能减退,我院团队应用表达PD-1/CD28嵌合开关受体的CD19 CAR-T细胞治疗B细胞淋巴瘤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相关成果今年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发表。此外,第四代CAR-T细胞在原有结构中加入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基因,或PD-1的干扰RNA等,可增强CAR-T细胞疗效,目前我院将第四代CAR-T细胞用于39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的ⅠB期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完全缓解率达56.41%,中位PFS为13个月,高于目前第二代CAR-T细胞的疗效。

三是通用型CAR-T的研究。目前商业化的CAR-T细胞产品是应用自体细胞改造的CAR-T细胞,成本比较高,通用型CAR-T细胞产品未来可能以更优的价格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产品。

“物美价廉”:“更放心、更高效、更通用”的CAR-T细胞产品

钱文斌教授:一方面,目前国内外团队正在进行通用型CAR-T细胞产品的研究,国家十四五计划的干细胞专项提出了iPSC诱导的免疫细胞产品的研究,期待未来能为更多的肿瘤患者以更低廉的价格提供免疫治疗的产品。

另一方面是对CAR-T细胞治疗相关副作用的全程管理,我院与上海同济医院梁爱斌教授团队、北京301医院韩为东教授团队对全球84个临床试验中2500多例患者CAR-T细胞治疗相关副作用进行荟萃分析发现,尽管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及细胞因子风暴等不良反应,CAR-T细胞治疗相关死亡率小于1%。早期发现CAR-T细胞相关副作用,早期处理、积极治疗,可使患者有良好的临床转归。此外国内相关治疗专家共识的发表,也为提高CAR-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了指导。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Daisy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10月19日
梁留峰
叶县人民医院 | 消化内科
CAR-T细胞治疗为血液肿瘤,尤其是B细胞淋巴瘤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B细胞淋巴瘤患者常规化疗疗效差,中位生存期不足1年,应用CAR-T细胞治疗B细胞淋巴瘤,以阿基仑塞注射液(奕凯达)为例,患者完全缓解率达50%以上,4年总生存率达44%。
2021年10月18日
董鑫
徐州市中医院 | 肿瘤科
CAR-T细胞治疗为血液肿瘤,尤其是B细胞淋巴瘤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2021年10月18日
张歌
广东祈福医院 | 肿瘤内科
CAR-T细胞治疗为血液肿瘤,尤其是B细胞淋巴瘤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