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第三期|2021年8月】健康中国2030—消化肿瘤“天问计划”

2021年08月2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8月31日(周二)晚,健康中国2030——天问计划第三期顺利举办,本期会议聚焦EB病毒感染胃癌的发展,探讨其临床诊治与未来可能,内容丰富、前沿,值得关注!

2、沈琳(主席).jpg

沈琳 教授

会议在大会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殷切致辞中拉开序幕。随后,领域中青年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钟茜教授“EBV感染的分子机制”为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雨沛教授以“ EBV感染鼻咽癌的免疫治疗”为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彭智教授“EBV阳性胃癌的诊治及研究进展”为题作引导发言。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倾情担任会议主持。

特邀嘉宾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邱妙珍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魏嘉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畅教授作为讨论嘉宾针对EB感染胃癌的治疗展开积极探讨,深化会议主题,落地临床实践。

EBV感染的分子机制

3、钟茜(讲者).jpg

钟茜 教授

钟茜教授介绍,EBV是第一个被鉴定的人类肿瘤病毒,与之相关的肿瘤类型包括B细胞淋巴瘤、上皮肿瘤(如鼻咽癌和胃癌)等。钟茜教授从EBV感染模型的建立、EBV感染上皮细胞的机制、高致瘤性EBV亚型和EBV感染相关的致癌机制四个方面一一分解EBV感染机制的分子机制。最后,钟茜教授指出,希望通过对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可促成EBV疫苗和中和型抗体研发以阻断EBV感染,研发针对EBV激活的下游通路等的靶向治疗药物来干预EBV致癌通路。

EBV感染鼻咽癌的免疫治疗

4、陈雨沛(讲者).jpg

陈雨沛 教授

中国华南地区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陈雨沛教授指出,鼻咽癌的治疗依靠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成为鼻咽癌治疗探索的热门方向。他结合相关临床研究分享了经治复发/转移、初治复发/转移、局晚期鼻咽癌的免疫治疗进展。他指出,免疫治疗用于经治的复发/转移鼻咽癌已经开展了多项临床研究,抗肿瘤活性良好,已被纳入指南推荐,但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较少;在未经治复发/转移鼻咽癌中免疫治疗联合GP疗效优于GP,有望成为新的一线治疗新标准;局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仍以放疗为核心,免疫治疗在局晚期鼻咽癌中的应用存在多种模式,目前有多项相关研究在持续探索中。

EBV阳性胃癌的诊治及研究进展

5、彭智(讲者).jpg

彭智 教授

彭智教授从EBV阳性胃癌的免疫治疗、生物学特征、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具体内容包括:①EBV病原学及发病机制;②EBV阳性胃癌的临床特征,如淋巴细胞浸润、PD-L1高表达、基因组高度甲基化;③EBV阳性胃癌对化疗的临床反应与文献报道不一致;④晚期EBV阳性胃癌对免疫治疗应答相对较好,但仍存在治疗无效人群。他强调,EBV阳性胃癌仍需从分子机制到临床研究的继续探索,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

讨论与小结

222.png

张小田 教授

张小田教授主持下,三位特邀讨论嘉宾与讲者针对EBV感染患者的治疗实践、研究探索等内容展开讨论。

6、邱妙珍(讨论嘉宾).jpg

邱妙珍 教授

邱妙珍教授指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对EBV感染胃癌关注较多,目前已积累了超过200例的EBV阳性胃癌病例。结合临床经验发现,胃癌人群的EBV阳性率并不高,但中国胃癌发病人群多,因此对于相关研究探索还是充满信心。总体而言,EBV阳性胃癌患者的预后较EBV阴性患者更优。初步探索显示,免疫单药治疗对EBV阳性患者的有效率并不高。免疫联合方案(如联合抗CTLA-4单抗、抗血管生成药物、化疗等)成为此类患者的未来探索。

钟茜教授指出,EBV感染胃癌的基因组甲基化较为显著,去甲基化可能成为EBV感染胃癌的药物研发的一个可能方向。

7、魏嘉(讨论嘉宾).jpg

魏嘉 教授

魏嘉教授指出,EBV感染胃癌具有PD-L1高表达和淋巴浸润显著的临床特征,基于此,过继细胞疗法成为探索方向。通过基因编辑手段敲减PD-1基因的T细胞输注治疗在EBV阳性患者中显示出初步疗效。

8、王畅(讨论嘉宾).jpg

王畅 教授

王畅教授结合临床研究的初步经验指出,相较免疫单药治疗,双免治疗对于EBV阳性胃癌的疗效有更优的趋势。此外,EBV阳性胃癌的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的富集也可能是未来探索方向之一。

123.png

全体参会嘉宾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沈琳教授进行会议总结,她强调了跨学科的临床经验和科研经验交流及善于借鉴跨学科经验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Yoly
排版编辑:杨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