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析共识,促规范丨张鹏教授解读《胃肠间质瘤全程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2021年07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武汉协和专栏二维码KV小图.png

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多样。随着对GIST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影像学、病理学及外科诊疗技术的进步,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外科手术联合靶向已成为GIST当前标准治疗模式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临床医生如何实施GIST全程化管理?由华中科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陶凯雄教授、张鹏教授倾情整理,张鹏教授倾情相授的《胃肠间质瘤全程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期待能为临床医生指引方向,一起学起来!

               
张鹏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Mayo Clinic博士后
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MDT学组副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神经内分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转化医学专业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胃肠间质瘤诊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普通外科青年学者攀登计划成员

致力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基础及微创治疗的相关工作,特别在胃癌、胃肠间质瘤、结直肠癌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的规范化及个体化治疗方面有深入研究。创建中南五省首个胃肠间质瘤专病门诊,主导十余年间武汉协和医院胃肠间质瘤的数据采集及患者随访,管理1000余例胃肠间质瘤患者。
以第一责任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以主编或副主编编写《胃肠间质瘤精准诊疗与全程化管理》及《胃肠间质瘤典型案例诊治与解析》。作为主要执笔人执笔《胃肠间质瘤全程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参与《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以及《小胃肠间质瘤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等编写。

评论
2022年01月02日
郑雪珍
泉州德诚医院 | 其他
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多样。随着对GIST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影像学、病理学及外科诊疗技术的进步,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外科手术联合靶向已成为GIST当前标准治疗模式之一。
2021年09月14日
宁医生
扎兰屯市中蒙医院 | 肿瘤内科
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多样。随着对GIST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影像学、病理学及外科诊疗技术的进步,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外科手术联合靶向已成为GIST当前标准治疗模式之一
2021年09月02日
袁素娟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 肿瘤科
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多样。随着对GIST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影像学、病理学及外科诊疗技术的进步,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外科手术联合靶向已成为GIST当前标准治疗模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