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0金陵肿瘤论坛 | 精准医学时代,以化疗为基石的联合用药使患者最大获益

2020年12月0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11月28日,“2020第六届金陵肿瘤学新进展论坛”在六朝古都南京隆重召开。肿瘤学领域多位大咖亲临现场,以“新证据、新进展、新策略”为主题,分享肿瘤临床前沿技术和研究进展,探讨肿瘤诊疗未来策略,为线上线下8000多名与会者奉上了一场学术盛宴。会后,肿瘤界名家东部战区总医院秦叔逵教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琦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永胜教授和王哲海教授做客媒体采访间,就肝癌、卵巢癌、乳腺癌、肺癌诊疗热点畅述己见、共展未来。

               
秦叔逵
教授

文职一级,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主任,《临床肿瘤学杂志》主编,主任医师,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消化系统肿瘤(特别是肝胆癌)的诊断治疗和研究,系中央军委保健会诊专家。
担任国际肿瘤免疫学会(SITC)、亚洲临床肿瘤学会(ACOS)和亚洲临床肿瘤学联盟(FACO)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北京CSCO基金会副监事长,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主委和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副主委,全军医学科技委员会理事和肿瘤专科学会副主委;国家药监局血液和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和国家卫健委肿瘤规范化诊疗专家委员会成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候任理事长等。
多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共700多篇,其中SCI论文170多篇,包括Lancet、JAMA、Science和JCO等著名杂志,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85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及四等奖2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军队一等技术津贴。

               
周琦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际妇癌联盟(IGCS)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CGCS)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吴阶平基金会肿瘤学部副主任委员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宫颈癌放置协作组副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CSCO)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老年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CSCCP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重庆市医师协会肿瘤分会会长
重庆市肿瘤技术带头人

               
王永胜
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常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 常委
国家卫计委乳腺癌诊疗规范专家组 成员
GBCC国际指导专家委员会 成员

               
王哲海
主任医师,教授

山东省肿瘤医院副院长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抗肿瘤药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精准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初级医疗保健基金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老年专业委员会肺癌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协会常委
中国医师内科培训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
山东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抗癌协会肺癌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癌症中心副主任
山东省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抗肿瘤药物专业组组长
山东省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

肝癌——系统治疗研究进展迅猛,肝癌治疗迎来了新的曙光

秦叔逵教授谈到,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高发、难治的恶性肿瘤。在上个世纪,化疗几乎是治疗多种晚期肿瘤的唯一选择,但是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和基础肝病的问题,肝癌的化疗疗效一直非常差。但是我国学者紧密结合临床需求,另辟蹊径、锲而不舍,在肝癌的化疗领域坚持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比如,亚砷酸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成功,使得国家药监局于2004年批准了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的适应证,这是在世界各国中,由国家药政部门批准的第一个肝癌化疗药物,开启了化疗药物治疗肝癌的历程。此外,谈到肝癌的化疗,不得不提到著名的EACH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即釆用FOLFOX(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方案对比多柔比星系统化疗治疗晚期肝癌,该研究由秦叔逵教授和孙燕院士共同作为PI。2010年6月,EACH研究获得了预期的结果,秦叔逵教授代表研究协作组应邀登上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向全世界的肝癌学者汇报了研究数据,成为当年ASCO大会肝癌领域的最大新闻,这也是中国学者首次登上ASCO的会场,作为大会主报告,汇报了该项中国学者主导的大型国际临床研究,引起轰动。如今,除了中国之外,该研究还改写了包括日本、韩国、泰国以及美国NCCN在内的多个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使得含奥沙利铂的FOLFOX方案成为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迅速发展,为肝癌治疗带来明显的进步。肝癌的治疗疗效也已今非昔比,从分子靶向治疗单药、到免疫治疗单药,再到以免疫为主的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有关研究的进展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我们对肝癌治疗策略、格局和结果的认知。秦教授指出:时至今日,化疗在多种肿瘤,包括肝癌的治疗中仍然占据着重要位置;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三者联合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之中,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已经和正在开启肝癌治疗的新时代。

卵巢癌——化疗药物更新迭代,夯实基石治疗地位

卵巢癌早筛早诊困难,治疗后易反复复发,5年生存率低,被称为女性的“沉默杀手”。卵巢癌大多对化疗敏感,手术和化疗是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周琦教授强调,卵巢癌的治疗一定要规范,这包括初始手术的R0切除,以及化疗的足量足疗程。当前,紫杉醇联合卡铂的TC方案是卵巢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近年来,精准医学在卵巢癌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如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的贝伐珠单抗能够进一步提高高危人群的治疗效果,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的使用也显著延缓了卵巢癌复发时间。在其他瘤种发展的如火如荼的免疫治疗虽然并未在卵巢癌领域取得突破,但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或许是未来的研究方向,特别是针对铂耐药卵巢癌的治疗。

总体来说,虽然肿瘤治疗已进入精准医学时代,但细胞毒化疗药物的化疗仍然是卵巢癌治疗的基石。而且化疗药本身的改进也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上新台阶。如紫杉醇脂质体是将难溶于水的紫杉醇包封在脂质体双分子层中,不再使用易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聚氧乙基代蓖麻油与无水乙醇混合溶媒,保留了紫杉醇的疗效,提高了紫杉醇临床使用的安全性。目前,周琦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正在牵头一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比较卵巢癌一线化疗中紫杉醇脂质体相比紫杉醇的疗效和副作用差异。周琦教授说,期待该研究为卵巢癌的化疗选择提供更多的循证支持。

乳腺癌——分子分型和多基因检测,助力新辅助治疗走向精准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手术依然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同时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也得到了积极的探索。新辅助治疗的目的和意义不仅在于降期保乳保腋窝,也具有药敏筛选作用,通过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来指导术后的辅助治疗。王永胜教授提出,新辅助治疗的适应证并非仅仅依据临床分期,而应结合肿瘤分子分型、临床分期和患者意愿个体化确定。如抗HER2治疗在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Luminal型乳腺癌,如果不是为了降期保乳就不推荐做新辅助化疗,而是应做新辅助的内分泌治疗;而对于三阴性和HER2阳性的临床Ⅱ~Ⅲ期患者,即使原发肿瘤不大也推荐首选新辅助的化疗。概括而言,新辅助化疗对于三阴性和HER2阳性患者的适应证在扩大,而对Luminal型的适应证在缩小。

目前,紫杉类化疗方案已被广泛用于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不同紫杉类药物之间新辅助治疗疗效是否有区别?2020年8月,《乳腺癌研究与治疗》杂志在线发表了王永胜教授团队的一项回顾性分析,对三种紫杉类药物——紫杉醇、多西他赛和紫杉醇脂质体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不良事件进行了对比,发现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和多西他赛相比,乳腺原发肿瘤抑制作用相似,但腋窝淋巴结缓解比例显著较高,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机会较大,化疗所致不良事件比例显著较低。故建议紫杉醇脂质体用于术前新辅助治疗患者,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淋巴结阳性患者。王永胜教授指出,紫杉醇脂质体的高效低毒与其具有淋巴网状系统的靶向性有关。

肺癌——治疗手段日渐丰富,联合应用使患者最大获益

“当前在肺癌领域,我们已经有了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药物和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这四大类药物,任何一种药物、任何一种治疗手段都不能包打天下,一种药物的出现,并不代表另一种药物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多种药物、多种治疗手段在一个大舞台上实现共同的目标,使患者最大获益。”王哲海教授譬喻生动。

王哲海教授指出,靶向和免疫治疗的发展,使肺癌治疗进入了精准医学时代,但肺癌的精准治疗其实始于化疗,如肺腺癌和肺鳞癌的敏感化疗方案并不相同,腺癌对培美曲塞敏感,鳞癌对紫杉醇和吉西他滨敏感。LIPUSU研究在晚期肺鳞癌的一线治疗中头对头比较了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疗效和安全性,发现两种方案的疗效相当,但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的安全性更优。该研究的成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对于小细胞肺癌这一治疗棘手、预后悲观的肺癌类型,近来的新药新进展也令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Lurbinectedin是一种海鞘素衍生物抗癌药物,已获美国FDA加速上市批准,用于治疗接受铂类药物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该药在中国的开发也在积极推进中,已在中国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为初始治疗失败的患者带来新方案。“希望该药成为继Impower133研究阿替利珠单抗进入小细胞肺癌治疗之后的又一大突破。”王哲海教授寄望道。

绿叶制药—— 加快优质创新药上市, 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作为连续六届金陵肿瘤论坛的承办方,绿叶制药一直将肿瘤领域作为其长期深耕聚焦的核心治疗领域之一,公司正在通过自主研发与对外合作积极开发后续产品。目前绿叶制药在肿瘤领域已有多个创新制剂和创新药在欧美市场开展注册及临床研究,多个项目进入临床后期和新药申报阶段,其中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贝伐珠单抗已完成Ⅲ期临床研究,预计明年上半年可获批上市,小细胞肺癌化疗新药Lurbinectedin也正加快推进上市。绿叶制药期待能持续助力最有影响力的临床肿瘤学术平台的搭建,也将通过提供更多优质创新药为广大医生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造福全球肿瘤患者。

责任编辑:Linda
排版编辑:duoduo

评论
2020年12月09日
李国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精准医学时代,以化疗为基石的联合用药使患者最大获益
2020年12月08日
刘硕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血液内科
学习
2020年12月08日
黄丽琼
泉州德诚医院 | 肿瘤科
写了包括日本、韩国、泰国以及美国NCCN在内的多个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使得含奥沙利铂的FOLFOX方案成为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