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2-13日,第二届食管癌紫金论坛暨食管癌多学科规范诊治继续教育学习班在丹桂飘香的南京顺利召开,会议采取“线下+线上”结合的模式进行。本次大会旨在通过食管癌近年来的治疗现状及各学科,如内科治疗,影像学、放疗等学科的发展趋势,晚期食管癌的治疗,当前食管癌免疫治疗的进展等前沿知识和成果的学习和讨论,结合与会团队MDT病例的分享与讨论交流,规范我国食管癌多学科综合治疗(MDT)诊治水平,推进我国食管癌MDT精准治疗的发展水平。
本次紫金论坛大会主席由冯继锋教授、沈琳教授、徐建明教授、张勤教授、何侠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为曹国春教授。此外,还邀请国内多位食管癌大咖参加本次学术盛宴并发表主题演讲及精彩讨论。
9月12日下午,会议盛大开幕
本次论坛及继续教授学习班以食管癌内科治疗、影像学、放射治疗学、免疫治疗毒副作用管理及MDT病例讨论为主题,在主持人江苏省肿瘤医院曹国春教授作会议介绍,大会主席江苏省肿瘤医院张勤教授、大会主席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何侠教授开场致辞后,各与会专家进行汇报、讨论、交流与学习。
目前中国食管癌已成为中国第五大新发肿瘤,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诊治水平的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有了极大改善,但仍缺乏有效的全身治疗药物。在江宁医院肿瘤中心张全安教授对本次大会第一位讲者介绍后,曹国春教授在其汇报的《食管癌内科治疗进展》中提及,食管癌是难治性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仅30%,现有治疗方式下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长期获益有限。曹国春教授还指出,中西方在食管癌诊治方面的差异,国外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的食管鳞癌治疗,应该有条件和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经验。
江苏省肿瘤医院曹国春教授
关于食管癌化疗,202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一线治疗方案推荐使用两药联合方案(两药联合方案毒副反应较三药联合低),三药联合方案可考虑用于PS评分良好,可配合定期行毒副反应评估的患者。晚期食管癌的化疗目前还没有确定的标准化疗方案。氟尿嘧啶+顺铂,紫杉醇+顺铂为目前一线化疗主流方案。
关于食管癌靶向治疗,目前晚期食管癌的靶向治疗推进比较缓慢,2020CSCO食管癌指南推荐分子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阿帕替尼、以及安罗替尼用于远处转移性食管癌的治疗。此外,国内小分子靶向药安罗替尼及阿帕替尼也得到2020 CSCO指南Ⅱ级专家推荐,用于转移性食管癌二线及以上治疗(安罗替尼仅限于食管鳞癌)。但其他靶点在晚期食管癌进展缓慢,已有多个靶向治疗研究进入围手术期治疗,但失败者居多。
对于食管癌的免疫治疗,2019年多项针对食管癌晚期二线III期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免疫治疗给食管癌晚期患者带来获益。中国ESCORT研究——卡瑞利珠单抗作为晚期二线的标准治疗获得2020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1级推荐(鳞癌,1A证据),同作为二线标准治疗的帕博利珠(CPS》10)也获得2020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1级推荐。
对于三线及以上治疗,曹国春教授推荐应用帕博利珠单抗(PD-L1阳性);针对三线及以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治疗,推荐患者应用阿帕替尼。
随后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戴春华教授简要介绍会议下一步内容,江苏省肿瘤医院钱普东教授为我们展示了在食管癌治疗中起重要决策作用的影像学进展——《食管癌影像探讨》。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戴春华教授
钱普东教授表示,目前食管癌分期复杂,如常见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关于食管癌的TNM分期:cTNM, p TNM, ypTNM,日本分期等。钱教授指出,我国非手术食管癌患者众多,上消化道气钡造影(GI)等常规检测有相应的作用,但磁共振成像(MRI)可能是比较合适的临床分期手段。
此外,通过食管癌病例的影像学示例,钱教授还为我们展示新辅助化放疗在影像学监测下的疗效反映结果。他表示,MRI可以作为治疗反应的评价手段,同时MRI的微环境检测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但MRI也有不足、不够成熟的地方,需要多科室合作来验证及提高。目前对于MRI在食管癌影像学的临床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临床数据需要时间积累、证实。
在接下来的“大咖面对面”讨论中,江苏省肿瘤医院郭仁宏教授作为主持人,与江苏省肿瘤医院董珉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江伟教授、淮安第一人民医院于伟勇教授就食管癌淋巴结术前评估的方法,精准分期的必要性,MDT治疗的重要性;当前食管癌内科治疗现状,食管癌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去化疗”治疗理念下,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联合未来的发展发表自己的精彩见解。
茶歇后,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柏会明教授开场介绍,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朱向帜教授为我们报告了《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朱向帜教授
朱向帜教授表示,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CSCO指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定义为,食管肿瘤局部已侵犯食管外膜(T3)或已侵及邻近器官(T4),又或是已有局部淋巴结转移(N+),且无远处转移。 食管癌是体细胞突变率高,免疫原性强的肿瘤,PD-1/PD-L1通路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ESCC)患者,放化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毒性可控。对于不可切除局晚期食管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得到了NCCN/CSCO指南推荐;目前,TENERGY 研究和NCT04054518研究均有鳞癌患者入组,相信研究结果对于未来食管鳞癌的治疗也会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接下来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陈平教授对朱向帜教授汇报内容稍作点评后,随即请出江苏省人民医院朱陵君教授为与会人员带来《居安思危,重视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从临床实践到全程管理》。
江苏省人民医院朱陵君教授
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肿瘤免疫治疗成为一种创新的治疗手段。无论是单药或联合应用,均可大幅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但与此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不断困扰着临床医生及患者,目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常见不良反应的毒性谱为:免疫相关皮肤毒性、内分泌疾病、肝脏毒性、胃肠道毒性、肺炎。联合用药治疗可能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发生率及致死率增加,发生时间提早。
对于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全程管理,陈平教授指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作用机制不同,导致AE谱不同;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安全性明显优于化疗;免疫联合较单药治疗irAE发生率及致死率增加,发生时间提早;对于irAE的发生,早期预防、诊断和适当管理是关键。
在“大咖面对面”讨论中,江苏省肿瘤医院黄新恩教授作为主持人,与江苏省肿瘤医院陈颖波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于韶荣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周兆飞教授就食管癌免疫治疗相关的免疫毒性和监测和管理;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治疗方式的选择;免疫联合化放疗方案中,化疗方案的选择和剂量的把握方面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在12号议程最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人民医院蒋建中教授主持了以刘德林教授为代表的江苏省肿瘤医院团队展示的“食管癌MDT讨论(一)”。
当天会议最后,贾辉教授、俞心念教授和钱婷教授分别对两个MDT团队病例探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同时两个团队成员也对几位教授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
9月13日上午,会议精彩继续
13日上午,大会执行主席曹国春教授简要介绍后,大会主席江苏省肿瘤医院冯继锋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徐建明教授和江苏省肿瘤医院张勤教授致辞,表达了对本次会议的期待。随后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周国仁教授的主持下,本次会议步入主题。首先由沈琳教授汇报《中国食管癌治疗现状及发展趋势》。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
沈琳教授表示,全球近50%食管癌患者来自中国,但中国食管癌发病基因谱与国外人群不同,甚至中国不同区域食管癌基因谱的分布也并不完全相同。目前在中国,食管癌仍是难治性肿瘤,现有治疗手段少,药物可及性低。因患者间临床特征差异大,合并症多发,因此临床医生需更多关注患者个体差异及肿瘤自身异质性,同时也应关注患者的体力营养及心理状况。
2015年后,我国食管癌的相关临床研究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尤其是免疫治疗的出现,为中国食管癌治疗现状的改善带来新的契机。未来在参与全球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时,我们应注意分层或分区域进行,希望能有更多适合中国患者需求的药物/治疗手段使中国食管癌患者更多获益。
其次,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陈小飞教授为我们介绍了第二位讲者——江苏省人民医院束永前教授,束教授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为我们深入浅出的讲述《食管癌免疫治疗:鲜花和荆棘与共》。
江苏省人民医院束永前教授
束永前教授表示,由于食管癌肿瘤突变负荷(TMB)和PD-L1表达相对较高,因此食管癌非常适于应用免疫治疗。鉴于当前多项突破性研究,如ATTRACTION-3研究、KEYNOTE-181(亚洲数据)研究、ESCORT研究等,食管癌二线免疫治疗已成为标准治疗。目前食管癌一线免疫治疗获得重大突破,这让食管癌临床医师看到更多希望。但鲜花与荆棘共存,免疫相关严重AE在食管癌相关临床试验常见,因此临床医师应关注食管AE,预估风险,同时对于免疫治疗超进展情况也应给予足够重视。
接下来,曹国春教授再次作为主持人,为我们介绍第三位讲者徐建明教授的讲题《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进展》。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徐建明教授
徐建明教授在束教授汇报的内容上为我们进一步展示食管癌二线标准治疗相关研究的设计理念与统计学方法上的差异,同时对免疫治疗单药预测疗效表示,单药的有效率(10%~20%)有限,患者、肿瘤特征、PD-L1等标志物有一定预测作用。此外还可关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外周血TCR等用于指导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未来PD-1/PD-L1单抗 联合化疗有可能成为一线的标准治疗,其耐药后的后线治疗是近期探索方向。
在“大咖面对面”讨论中,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超教授作为主持人,与海安市人民医院刘地发教授、南京鼓楼医院肿瘤中心任伟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孙岩教授就食管癌地域分布的差异性、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免疫治疗副作用管理、超进展现象的解决及未来免疫治疗的发展方向探讨并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热烈讨论之后,江苏省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对本次食管癌多学科规范诊治继续教育学习班的注册参与事宜进行说明,并对下一位讲者蚌埠医学第一附属医院江浩教授进行介绍,江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免疫靶向时代:食管癌放疗新思考》。
蚌埠医学第一附属医院江浩教授
江浩教授对当前食管癌“放疗+”的应用发表自己的专业、独到见地。一、放疗+靶向治疗的应用,目前放疗与小分子TKI联合基本被否定,与多靶点靶向药物联合情况也不容乐观,与抗血管生物药物的联合值得探讨,如与阿帕替尼联合;二、放疗+免疫治疗的应用,江教授通过多个文献阐述了食管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应用时机与方式,并对局部够晚食管癌的同步化放疗(CRT)联合免疫治疗的未来发展表示极大的信心。同时,江教授也对当前放疗+免疫治疗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随后,江苏省肿瘤医院袁方良教授对最后一位讲者进行介绍,并请江苏省肿瘤医院刘德林教授为线上及线下人员进行主题汇报《食管癌免疫新辅助治疗现状》。
江苏省肿瘤医院刘德林教授
刘德林教授从四个方面为我们展示新辅助治疗在食管癌治疗模式上的疗效。一、新辅助放疗,目前循证依据不足,相关指南无推荐;二、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可提高病人R0切除率及远期生存率。新辅助化疗优势在腺癌中更加显著,在食管鳞癌中尚缺乏高循证级别证据;三、新辅助放化疗,术前放化疗并手术可延长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总生存,目前新辅助放化疗已被2020CSCO纳入1A类证据进行推荐;四、免疫新辅助探索。
在本次后方最后的“大咖面对面”环节,泰州市人民医院黄俊星教授与江苏省肿瘤医院许建华教授、徐州市中心医院袁媛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彭伟教授对食管癌免疫新辅助治疗,如免疫联合化疗现状,目前新辅助治疗存在的问题,新辅助放化疗的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思考。
大会最后,沈琳教授、徐建明教授和张勤教授总结发言,对与会专家及线上同仁表示感谢,同时对下一届食管癌紫金论坛寄予厚望与祝福。
排版编辑: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