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祝贺】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成立,刘基巍教授当选主任委员,夏云龙教授为候任主任委员

2019年12月08日
作者:肿瘤资讯-小编
来源:肿瘤资讯

自CSCO成为国家一级学会以来,专业委员会逐渐完善,发展迅猛。今天在大连CSCO成立了第46个专业委员会-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刘基巍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夏云龙教授为候任主任委员。

WechatIMG5594.jpeg

WechatIMG5593.jpeg

本次会议在CSCO办公室刘凌主任的主持下举行了投票选举,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刘基巍教授当选主任委员,夏云龙教授为候任主任委员;褚晓源教授、黄镜教授、潘宏铭教授、潘跃银教授、束永前教授、孙涛教授、伍钢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方凤奇教授当选为秘书长;马军教授、秦叔逵教授为委员会顾问。55891575782444_.jpg

2_meitu_1.jpg肿瘤心脏病学作为国际上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近年来得到肿瘤学和心血管病学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两个主要“杀手”。肿瘤心脏病学产生的背景与近年来肿瘤和心血管学科飞速发展密不可分。首先,随着近年肿瘤诊疗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基因学指导下精准治疗的推进和实施,肿瘤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很多类型肿瘤经过治疗逐渐以一种慢性病的模式长期存在。与此同时,研究显示却有近半数肿瘤患者死亡于非肿瘤原因,心血管疾病是其主要的死因之一。其次,当前很多肿瘤治疗过程本身伴随着潜在的心血管毒性,进而可能影响众多肿瘤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第三,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提高,高龄人群在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罹患肿瘤成为多发现象,两者治疗间的相互干扰成为潜在医疗问题。第四,肿瘤学科和心血管学科的迅猛发展使得单一学科的医生很难快速掌握对方学科的治疗进步、以及其给相关疾病带来的预后变化,进而影响对某一种治疗合理性的综合判断。学科间交叉知识的掌握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显得愈发重要,相关知识的培训甚至交叉学科专科医师制度的建立显得愈加必要。肿瘤心脏病学正是在这些背景下应运而生。4.jpg肿瘤心脏病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较快。国际上有多个著名的协会相继成立,比如:北美国际心脏-肿瘤学会及加拿大心脏-肿瘤网络相继成立。在中国,肿瘤心脏病学仍处于萌芽阶段,虽然众多从事肿瘤学科的医生,包括肿瘤科、放疗科、血液科以及一些肿瘤相关的外科医生,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心血管学科近些年的进展,也掌握了众多的保护心脏免于肿瘤相关治疗所产生继发损伤的技术和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的病人仍然欠缺多学科联合的干预和保护,甚至很多肿瘤心脏病学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被严重忽视。更重要的是,我国存在大量的患者人群,巨大的需求决定了肿瘤心血管病这一交叉学科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CSCO在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的防治上,一直非常关注。早在2013年CSCO就在马军教授和秦叔逵教授的主导下出台了《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 2016年6月5日,在刘基巍和夏云龙教授等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次肿瘤心脏病学研讨会。在会议上讨论了肿瘤心脏病学的主要学科定位: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脏毒性;肿瘤合并心脏病;肿瘤与心脏病的共同危险因素与干预;心脏肿瘤(良性与恶性)。WechatIMG5590.jpeg本次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肿瘤心脏病学一个新的里程碑。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相关阅读
评论
2019年12月09日
姜育川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 肿瘤科
学习
2019年12月09日
张寰基
丹东市人民医院 | 外科
学习
2019年12月08日
魏奇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肿瘤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