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周清华教授:肺癌多学科治疗与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现状及进展

2009年02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目前肺癌治疗已经进入多学科治疗(MDT)时代,需要内科、外科、化疗科、放疗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参与,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术后辅助治疗是肺癌MDT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尤其是可手术切除的IIIa期患者,完全性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仍然是治疗的主要模式,而对于存在 EGFR敏感突变的IIIa期患者,指南推荐术后使用EGFR TKI治疗。【肿瘤资讯】诚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清华教授参加肺癌大咖访谈,分享精准医学时代EGFR突变阳性NSCLC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奥希替尼在脑转移防治方面的效果和国内肺癌多学科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周清华
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主任、肺癌研究所所长
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天津市肺癌研究所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卫生部肺癌早诊早治专家组组长
国际肺癌筛查和早诊专家组专家
国际肿瘤转移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美国NIH肺癌早诊标志物专家组专家
美国NIH- EDRN 肺癌专家组专家
《Thoracic Cancer》主编
《中国肺癌杂志》主编

EGFR突变阳性NSCLC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周清华教授:长期研究证明,对于部分EGFR突变阳性NSCLC人群,术后给予EGFR TKI辅助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既往肺癌术后辅助治疗主要是放疗和化疗,靶向治疗药物在过去主要用于晚期NSCLC一线、二线或者三线治疗。近年来研究证实,对于存在 EGFR敏感突变的IIIa期患者,靶向辅助治疗对比化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纳入更多的人群,在研究设计上更加合理,才能最终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

奥希替尼在脑转移防治方面的优势及优先推荐人群

周清华教授:由于奥希替尼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比第一代、第二代EGFR TKI强,研究表明,无论是以前用过第一代、第二代EGFR TKI的患者耐药后使用奥希替尼,还是一线使用奥希替尼,都能给脑转移患者带来生存获益,而且奥希替尼具有预防脑转移发生的作用。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脑转移患者、担忧发生脑转移的患者以及对生活质量要求高的患者,应该优先使用奥希替尼。

肺癌的MDT治疗现状及进展

周清华教授:肿瘤MDT的中国创始人是孙燕院士,在80年代提出对肿瘤包括肺癌根据患者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身体状况等,运用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有机结合,部分患者先做化疗,部分患者先做手术,部分患者先做支持治疗等,甚至后来提出根据患者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分子生物学行为进行个性化的分析以进行MDT治疗。

关于肺癌MDT,部分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原本不适用于外科治疗,通过术前化疗或者术前靶向治疗后,局部病变缩小、降期,如果无远处转移,则可以由外科医生参与进行手术治疗;使用EGFR TKI治疗的患者出现耐药后可以加用其它的药物如免疫治疗或者是抗血管生成治疗等。因此肺癌MDT需要分子生物学专家、病理专家、影像学专家、外科专家、化疗专家、放疗专家参与,一起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个体进行讨论,采取不同顺序的MDT结合,使患者获益更多,生存更长。例如,部分所谓早期肺癌患者是术前没有查到远处转移,术后才体现出来;部分患者术前诊断是Ⅰ期或者Ⅱ期,术后诊断是III期。术后辅助治疗也需要内科、放疗科、甚至免疫专家等参与,只有多学科参与,才能将现有的治疗手段充分利用起来,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个体,在不同时间给予恰当的治疗手段、恰当治疗药物,这样才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存时间,最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福音。

目前国内在肿瘤MDT上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例如广东省人民医院有肺癌中心、肺癌研究所,华西医院有肺癌中心。而且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将呼吸内科、放疗科、化疗科、胸外科、分子实验室、病理实验室、影像科等全部结合在一起,对患者进行多学科讨论,共同决定治疗方法,努力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现在有更多新药、更多治疗手段出现,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希望从事肺癌诊治工作的医生、科学家团结在一起,共同为肺癌治疗做出贡献,相信未来我国肺癌MDT会发展得更好。

相关阅读
评论
2019年07月22日
邵丽娟
其他 | 销售部
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