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喜报频传!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团队在肺癌靶向治疗和肿瘤微环境研究领域取得新成果

2019年02月2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团队利用EGFR-L858R和EGFR-19DEL/T790M突变的转基因小鼠模型,探索了第一代EGFR-TKI 吉非替尼和第三代EGFR-TKI 奥西替尼对EGFR突变肿瘤微环境的塑型作用。这项研究日前发表在国际抗癌联盟(UICC)官方期刊《国际癌症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2017年影响因子7.360)上。

               
周彩存
主任医师、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
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
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
CSCO 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主委
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分会主委
上海抗癌协会肺癌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专委会主委
上海市领军人才、重中之重学科带头人
国际肺癌研究联合会(IASLC)教育委员会委员
国际肺癌研究联合会(IASLC)控烟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

222-1.jpg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问世极大改善了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然而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耐药。因此,对耐药后新型治疗策略的探索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尽管以PD-1 / 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其对EGFR突变NSCLC患者的疗效欠佳。为探讨PD-1 / PD-L1抑制剂治疗EGFR突变NSCLC疗效不佳的微环境机制,周彩存教授团队开展了此项研究,为后续联合治疗、EGFR-TKI耐药后治疗新策略的选择提供新思路。

       在成功建立的EGFR突变转基因小鼠肺癌模型中,研究人员发现:尽管在EGFR-TKI治疗的早期,肿瘤微环境中出现更多的CD8+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浸润,并消除调节性T细胞(Treg)和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向产生免疫抑制作用的M2型极化,但这些变化几乎是暂时性的,在TKI治疗的后期用药组和对照组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1550818679(1).png

       随后,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肿瘤微环境中另一种极为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细胞,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 MDSC)在TKI治疗后显著增多,并且这种变化贯穿整个治疗观察期。考虑到MDSC对抗肿瘤CD8+T细胞的强烈抑制作用,研究人员猜测:MDSC在EGFR-TKI处理后的肿瘤微环境中的持续累积可能是导致PD-1/PD-L1抑制剂疗效不佳的“元凶”之一。未来,基于靶向MDSC治疗的探索将有望开发出针对EGFR突变NSCLC的新型免疫治疗药物或联合治疗策略。222-2.jpg

       本项研究系统性的分析了EGFR-TKI治疗后肿瘤微环境产生的动态变化,这些变化也部分解释了PD-1/PD-L1抑制剂在经治EGFR突变患者疗效不佳的潜在原因。尤为重要的是,本项研究为日后的免疫联合治疗新策略提供了依据。免疫的联合治疗不能盲目进行,更应考虑合理的用药时间和联用方案,使肿瘤微环境被驯化成更有利于抗肿瘤的免疫状态。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周彩存教授为该文章通讯作者,肿瘤科贾怡君博士、蒋涛博士,肺癌免疫实验室李雪飞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等课题的支持。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Z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