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杨衿记教授:“温度”、“扶贫”、“科研”,打造升级版的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

2015年01月0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广东省首届肿瘤精准诊治论坛于2018年12月15日在广州举办,广东省各大医院、各大瘤种的资深学者及中青年专家集聚一堂共话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黑色素瘤和头颈部肿瘤等最新诊疗进展。【肿瘤资讯】特邀大会主席杨衿记教授就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成立的背景及未来规划做了详细介绍。

专家介绍

               
杨衿记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肿瘤学博士,内科肿瘤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肿瘤中心肺一科主任
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协会(CSCO)理事
曾留学丹麦和美国,主要研修临床肿瘤学早期临床试验。

精准医疗时代下的传承与创新

群英汇聚,打造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

杨衿记教授:广东省医师协会十几年前即成立了肿瘤科医师分会,吸纳了大量多学科医生的参与,如内科、外科、放射治疗科等。当前,肿瘤学在专业方向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精准医学的发展更多地体现在内科治疗方面。因此,在广东省医师协会的领导下,我们重新规划了肿瘤学的分会组织,包括肿瘤外科医师分会,放疗科医师分会,以及本次成立的肿瘤内科医师分会。该分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以及常委几乎全是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以上级别的专业人才。

1.jpg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

不忘初心,坚持做好协会的传统任务

杨衿记教授:我们会继续秉承协会的传统并努力完成三大基本任务:医师维权、继续教育和推进基层医院的规范化诊疗。同时,我们要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并推动科研成果指导临床实践。

勇于创新:“精准诊治、患者福利”

杨衿记教授:肿瘤患者的精准治疗(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比较昂贵。如果选择的病人不合适,会浪费很多医疗卫生资源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精准诊治的理念就是要通过基因检测来精准地选择患者,让患者从真正的精准诊疗中获益。我们的口号是“精准诊治、患者福利”。肿瘤内科医师分会就此有三大方面的工作部署:

第一,做有温度的医生

肿瘤内科医生面对的患者多数为 中晚期或者晚期,罹患肿瘤性疾病对患者本人和家庭来说本身就是一个灾难,需要我们肿瘤科医生与患者和家属做好沟通工作,体现医学人文关怀。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我们需要给患者以人文关怀,通过良好的沟通使患者和家属更快的接受现实并积极配合治疗,尽可能帮助患者将晚期疾病变成慢性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这样,也能够更好地获得广大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从而主动预防医疗纠纷和医患之间误解的发生。因此,这也是一个预防性的、更为主动积极的维权措施。

第二、做好精准“扶贫”

精准的医疗卫生扶贫并非拿钱给患者,而是用我们精湛的技术、专业的理念以及规范化的诊断治疗来帮助基层医院改善和提升肿瘤诊疗水准,从而让更多的患者能够接受先进的、规范化的精准医学诊疗服务。除了传统的讲课、培训之外,我们还会开展义诊、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专科培训,真正做到技术上的“精准扶贫”,有效帮助基层医生提高自身诊疗水平。

第三,积极鼓励科研探索

我们提倡有条件、有兴趣的专家和医院,结合当前医疗实践中存在的诊疗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或探索。通过多中心合作,开展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相关研究。再将取得的临床研究成果,积极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WechatIMG8.jpeg

杨衿记教授做大会发言

抓好落实,让“温度”、“扶贫”、“科研”高效落地

搭建立体化媒体平台,传递人文医学与医患和谐沟通的正能量

杨衿记教授: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用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这三样最基本的工具来治疗疾病。其中,语言在医患沟通的作用尤为重要。在实践中,我们要善于借助立体化的媒体平台,分享我们身边发生的抗击肿瘤的故事、医患和谐沟通的案例及医学人文关怀,让医学人文照亮和温暖每一个肿瘤患者和患者家庭。

贴近基层、全面部署,共享优质专家资源

杨衿记教授:关于精准“扶贫”,分会的布局非常清晰:粤东、粤西和粤北这些相对落后的地区,都安排有副主任委员或常委来兼顾地区的均衡性;组织县、市级医院肿瘤科医生参加培训学习和学术讨论;广州大本营也会派专家到相对落后地区开展现场的精准医疗扶贫。充分协调肿瘤内科医师分会的专家资源,使得基层医院有机会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肿瘤领域的最新进展、先进治疗理念以及国内外的规范化诊治指南,将精准扶贫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

集中资源做科研,积极推动学科发展

杨衿记教授:我们鼓励有能力的、有影响力的专家牵头开展临床研究,吸引有兴趣、有条件、患者多的医院参与其中。定期公布和交流临床研究信息,以更好地推动临床研究进展、促进学科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