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大咖来啰】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局面

2018年08月0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期更新的的IMpower150研究和NEJ026研究显示出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靶向药物或免疫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安罗替尼作为一种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血管生成小分子TKI,最新公布单药三线治疗不同非小细胞腺癌及鳞癌的亚组数据;上述研究的成功开启了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的新篇章。【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四川省肿瘤医院姚文秀教授和李娟教授就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现状、IMpower150和NEJ026研究解读以及抗血管生成小分子TKI安罗替尼未来的研究方向经行专访。

               
姚文秀
肿瘤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肿瘤内科中心副主任兼胸部肿瘤科主任
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肿瘤医院癌痛治疗首席专家、癌痛MDT负责人

               
李娟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肿瘤医院 临床研究标准化治疗病区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委会青年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流行病学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循证医学专委会青年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委会青年委员
《中国肺癌杂志》青年编委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姚文秀教授: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都有赖于新生血管来提供营养,抗血管生成治疗因而也成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院后除了进行常规病理检查明确分型外,还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不管患者是否存在驱动基因突变,抗血管生成均为该类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举例来说,对于没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单抗已经成为该类患者的一线推荐治疗方式。

抗血管生成治疗同样推荐在二线治疗方案中应用,如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雷莫芦单抗是可以用于晚期鳞癌和腺癌患者的二线治疗。一线治疗失败后,可以在二线化疗的基础上联合雷莫芦单抗,或者另外一个抗血管生成药物尼达尼布。这两个药物在二线被推荐,但是在中国这些药物仍未上市。目前,三线非小细胞肺癌没有标准的治疗推荐,鉴于安罗替尼III期临床研究的阳性结果,安罗替尼已获批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因此,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二线、三线都有应用。另外,对于有驱动基因突变的病人,该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是TKI,仍可以考虑抗血管生成治疗,。现阶段研究数据显示,EGFR TKI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延长患者的PFS,并且提高客观缓解率,NEJ026和JO25567研究均证实了上述结论。

李娟教授: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策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的应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应用最多的是在驱动基因阴性或者状态未知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抗血管治疗策略联合一线化疗,比如说贝伐单抗联合卡铂和紫杉醇的治疗策略已经获得了很好的疗效,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PFS和OS。对于抗血管生成药物而言,在二线治疗上有雷莫芦单抗和尼达尼布。此外,在三线及三线以上的人群中,有新上市的安罗替尼可以作为治疗选择。

二,在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中,目前有研究提示,抗血管治疗联合标准的一线EGFR TKI治疗可以延长晚期驱动基因阳性患者的PFS,这也是抗血管治疗策略一个应用方向。

三,目前,抗血管治疗策略在鳞状细胞癌患者当中也有一定的应用。既往观念认为,鳞状细胞癌患者并不适用于抗血管治疗,但是安罗替尼ALTER 0303研究亚组结果显示,安罗替尼单药治疗晚期肺鳞癌患者的PFS可达到5.6个月,而且安全性可控。

IMpower150研究和NEJ026研究解读

李娟教授:抗血管生成药物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的策略之一,具有调节肿瘤微环境的机制和优势,抗血管治疗联合其它的治疗策略已经成为现阶段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IMpower150研究结果显示,抗血管生成和免疫治疗的联合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相比于传统的抗血管加化疗的二联治疗而言,抗血管加化疗加免疫的三联疗法,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PFS和OS。该研究结果提示,抗血管加化疗和免疫治疗的三联疗法,可能比二联疗法更具优势,也提示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治疗这两个治疗策略联合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姚文秀教授:NEJ026研究显示,抗血管生成联合EGFR TKI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今年的ASCO也对该研究进行了报道。治疗方案分别为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和单药厄洛替尼进行对照,旨在分析靶向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疗效。研究结果发现,对于EGFR突变的病人,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PFS,该研究结果与JO25567研究也是相一致的。

安罗替尼在单药及联合治疗研究中的前景

姚文秀教授:安罗替尼已经被CFDA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相比于安慰剂治疗,安罗替尼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PFS和OS。安罗替尼目前在三线治疗策略中应用很多,安罗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个口服新药,服用方法比较简单方便。另外,它的作用靶点相比于其它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同样是有一定优势的,比方说它的作用靶点比较全面,除了作用于VEGFR以外,可以作用于PDGFR、FGFR。此外,安罗替尼还可以作用于c-kit通路,因此它的作用靶点是比较全面的。

既往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的三线治疗并未有一个标准的治疗方案,这种病人往往会选择参加临床实验或定期观察。安罗替尼的问世,会给很多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并且安罗替尼是可以口服的,安全性较好。未来,希望安罗替尼能在二线治疗,甚至一线治疗中不能耐受化疗或其他治疗方式病人的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很多新药往往都是从三线治疗开始,然后逐渐向二线甚至一线来推广的。接下来,我们会开展《盐酸安罗替尼对比多西他赛二线治疗经含铂双药化疗治疗失败的晚期EGFR野生型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探索性临床研究》主要是评价安罗替尼在二线病人中相比标准化疗的临床疗效。在一线化疗以后疾病发生进展,我们采用标准的二线化疗与安罗替尼对比。此外,对于有基因突变的病人,一线治疗采用EGFR TKI,在耐药以后,也可以进行化疗跟安罗替尼疗效对比的研究,以评价安罗替尼二线治疗是否存在一些优势。该研究目前还在进行中,我们也对此充满了信心。

李娟教授:安罗替尼作为一个口服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确实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其服用方法简单方便,并且毒副作用较小。因此,安罗替尼在抗血管治疗联合策略里面确实可以作为很好的治疗选择。目前在联合治疗领域,未来的探索方向主要是安罗替尼与传统治疗模式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和化疗联合,比如安罗替尼联合化疗的治疗模式。另一方面,安罗替尼可以联合TKI治疗,比方说安罗替尼联合EGFR TKI和ALK TKI的治疗模式。此外,安罗替尼还可以考虑和免疫治疗联合,例如IMpower150研究这样的一个治疗模式。安罗替尼还可以考虑和放射治疗联合,这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除此以外,安罗替尼也可以尝试探索在脑转移患者中的应用,在EGFR获得性耐药的患者中的应用。随着对安罗替尼联合治疗的不断深入探索,相信未来我们会获得更多更好的研究数据。


评论
2021年03月16日
张帆
益阳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安罗替尼还可以考虑和免疫治疗联合,例如IMpower150研究这样的一个治疗模式。安罗替尼还可以考虑和放射治疗联合,这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2018年08月09日
故事再撩人也只是故事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