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王洁教授:肺癌缓慢进展患者方案更换的时机选择

2017年05月16日
整理:刘婧(放瘤娃)
来源:肿瘤资讯
在今年CSCO第五届中原肺癌论坛现场,肿瘤资讯有幸采访到了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王洁教授,她主要就如何通过动态外周血EGFR基因检测来监测靶向药耐药,以及缓慢进展患者的治疗方案更换时机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学习。

肿瘤资讯:王洁教授,您好,我们知道您在肺癌的液体活检和靶向耐药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想请教您如何通过动态监测外周血EGFR基因检测来观察病人对靶向药物耐药?相关流程如何开展?

王洁教授:这些年对肿瘤的异质性研究比较多,无论是在基线或出现耐药的情况下,携带驱动基因EGFR突变的患者,其实都存在着异质性。我们最近的一项研究也提示,在基线状态下,有10-20%左右的患者,并非纯的EGFR突变。在TKI药物治疗进展以后,耐药的机制就更为复杂,有更多的多重突变或者旁路的激活。因此,在耐药后只取一个部位的肿瘤组织去做活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与血浆检测相比,其异质性较难全面反映。血浆中的DNA来自各个肿瘤部位,包括原发灶、转移灶的游离DNA,所以,血浆检测可能更好的反映肿瘤的全貌。在临床中还有一个问题,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做重复活检。在不能拿到重复活检样本的情况下,做血液检测和监测是非常有用的。在欧美等国家已经提出在没有组织样本时,可以用血液去做初筛,如果初筛是阳性,则不需要进一步检测,直接用药,如果显示阴性则还是需要二次活检。欧美国家的这一流程,可以证明血液检测在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肿瘤资讯:2016年CSCO肺癌指南将靶向药使用后出现进展分为局部进展、缓慢进展和快速进展三个类型,对于缓慢进展的患者,我们如何巧妙的掌握更改治疗方案的时机?比如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靶向药后肺部病灶稳定,但骨转移病灶出现了微小的进展,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更改治疗方案?

王洁教授:在前些年,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提到了临床进展的模式,并且指出还要通过不同的进展模式来选择治疗方案。那时AZD9291等药物还没有上市,对耐药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刻,所以适合选择全抑制剂来应对各种模式的进展。那么,当原发灶或转移灶仅出现微小进展时,是否应该给予干预?目前,三代药物即将上市,其特异性针对T790M,我个人认为针对缓慢进展的患者,我们应该积极地监测T790M的改变。当T790M出现阳性时,传统的做法是依旧进行TKI+局部治疗,这是一种临床的选择,然而,我们应该探索的是若针对突变的T790M治疗,是否会获得比TKI+局部治疗更长的生存时间?最近美国一位教授已经开始启动了相关研究,即根据不同的临床进展模式来选择治疗方案,或者根据血液中T790M的改变去选择治疗方案。这个研究结果出来后,也许可以回答我们这个问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过去的传统治疗模式,在今天已经不再适用,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思路当中,不论是缓慢进展还是快速进展,我们都应该探索其背后的机制。我们目前不论是组织、基因或者血液的检测平台已经发展的非常好,希望在未来,我们不是以临床这种很粗放的管理模式,而是以遗传学的背景来选择患者的治疗方案。不同的耐药基因,处理方式不同,可能会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时间。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宋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