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16 ESMO Asia 】张绪超教授:NGS与肿瘤个体化治疗

2016年12月20日



屏幕快照 2016-12-20 下午5.52.43.png肿瘤资讯:今年4月,首部《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CAGC)二代测序技术临床应用共识》出台,作为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CAGC)秘书长,请您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目前中国NGS的需求和发展现状? 

张绪超教授:当代肿瘤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精准医学时代,我们需要这些精准的分析技术来帮助明确诊断和分型,在此基础上给病人恰当的药物治疗,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精准。

CAGC(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也有相应的计划,已经制定了CAGC的临床NGS检测共识(《二代测序技术应用于临床肿瘤精准诊治的共识》),这将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推动。接下来,我们会在NGS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分子分型、临床试验以及多个药物试验来寻找更多的精准方案,造福患者。无疑新的技术,特别是NGS技术将发挥重要的关键性作用。

肿瘤资讯:ESMO-ASIA大会上有很多全面基因组测序分析(CGP)的报告,您如何理解全面基因组测序分析(CGP)? 它与常规分子诊断方法有何不同之处?

张绪超教授:全面基因组测序分析技术实际上叫做Comprehensive Genomic Profiling,实际上就是基于NGS下一代测序技术的一种通量的分析技术。

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可以一次性分析全部变异,包括序列的突变、缺失和插入、基因重排和拷贝数的变异这四种主要的分子遗传学变异。而回顾以前,如果要检测这四种变异,通常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这样相对会增加很多时间和成本。CGP作为一种one size fits all的技术,理论上能够探测到所有的变异,一次性分析所有的变异类型, 还包括一些常规方法没有包含的罕见变异,具有很好的优势。第二,CGP更省时。假如把单个基因连续进行分析,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在同样的时间条件下,CGP可以很快检测所有的基因类型。

NGS产生的数据特点是数字化的,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数字式的结果,这对于临床解释非常重要,其应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当今的精准肿瘤学的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中,需要把NGS做得更规范,需要充分发挥NGS的优势来帮助选择病人,进行恰当的临床用药选择或新药物临床试验,这是NGS的最佳应用方向。

肿瘤资讯:那么什么是验证性数据?您如何看待这些验证性数据对临床应用的重要性以及CGP应用的未来?

张绪超教授:技术方法在临床的验证尤其重要,因为一个好的技术如果能在临床上给病人带来好处,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好技术。NGS不是一个简单的生化或者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方法,它是一个多步骤、涉及多种分析和流程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需要在每个环节都加以质控,这样才能保证其产生的结果是准确的。正是因为NGS这种系统的复杂性,所以更需要验证性数据。

验证性数据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技术本身是经过验证的,灵敏度、特异度很好;第二,在临床标本中的验证,能够把病人进行准确分类,在临床标本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也很好;第三,临床的有用性验证,也就是说当临床病人使用后,确实能通过这种方法将病人进行准确分型,给予恰当用药,使其有生存获益,这是金标准。所以说,能给病人带来好处是另外一个层次的验证。如果一个NGS的方法通过这三种验证的话,那么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目前来看,具有行业高质量标准的一个技术公司就是美国的Foundation Medicine Inc.,简称FMI。特别它在技术方面的文章已经发表在Nature杂志,说明其四类分子变异类型充分的通过了技术上的验证。也就是说,对于这四类不同的变异类型,它通过一定的实验室技术验证,发现其灵敏度和特异度都非常高,这是把NGS推到临床应用时的第一个阶段的验证,即技术验证,一定要过关。在CAGC的框架下,希望合作的所有公司都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这是我们要非常强调的一个验证。

肿瘤资讯:请问您如何看待全面基因组测序分析(CGP)与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关系?

张绪超教授:当代的肿瘤医学已经进入了精准医学时代,精准医学要求精准诊断先行,只有诊断很明确,才能采用恰当的精准方案,也只有诊断技术上使用了恰当的方案,当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产生耐药的时候,我们再准确地进行耐药分析和寻找对策,这样才能使患者的生存大大延长,也就是精准的全程管理。

精准的诊断是第一步,这是当今精准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做到诊断的准确和精准,需要有技术上的验证。技术的质量、数据产生的结果能够在解释上得到保证,这是第一步,需要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够保证精准肿瘤学的全程都是准确的。


相关阅读